大嘴巴——《大嘴巴精灵》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小学美术
2、年级: 二年级上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湖南美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活动一
5、学时数: 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大嘴巴”手偶的制作方法。综合运用已学的折、粘、装饰等手工基本方法,发挥想象,制作一个造型鲜明独特、制作精美生动、富有创造力的“大嘴巴”手控纸偶造型。
能力目标:丰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形象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珍惜世间万物、热爱生活、创造世界的美好情感。养成耐心细致、整洁卫生的习惯和集体协作能力。
2、内容分析:
本课的美术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堂以折纸、剪贴、装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制作课。取材于深受儿童喜爱的传统自制玩具——“东、南、西、北”。其折法和和折纸“东、南、西、北”的折法完全相同,加上进一步粘合,就成了“大嘴巴”的基本形,再通过剪、贴和添画的方法突出具体的形象特征。做好的“大嘴巴”套在手上一张一合,动态夸张、传神,十分有趣。是一堂能激发学生美术活动热情和创造能力的课例。
3、学情分析:
本课从儿童熟悉的自制玩具入手,通过折纸、剪贴、装饰等方法创设出生动的“大嘴巴”手控纸偶造型,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深受孩子们喜爱,学生大都能轻松、愉快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大嘴巴”手偶造型的设计方法。本课造型的基础——“大嘴巴”折法,是在学生已知经验“东南西北”折法的基础上的粘合,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而经过两年的学习,折纸、剪贴、装饰等基本手工制作方法也为学生熟知,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造型独特鲜明、富有创造力的“大嘴巴”手偶造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设计思路:
分析教材,我没有局限于从剪贴、装饰等基本手工制作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造型。我认为这样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学生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审美水平、动手能力的依赖性强,学生作品偶然创造性较大,往往造型简单,创造潜力未能充分挖掘。我挖掘教材创造性因素,从加强纸偶造型的创造性入手,我抓住小学生的烂漫童贞的心理特点,赋予了每个手动纸偶与生命,将课题改为“大嘴巴精灵”。告诉学生世间万物都有守护的精灵,我们今天就要为万物设计一些造型奇特的“大嘴巴精灵”。这样世间万物成为了学生造型的形象素材和和创造源泉。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我将“大嘴巴精灵”手控纸偶造型方法归纳为两步:1、折纸粘贴“大嘴巴”造型。2、剪贴塑造“小精灵”形象。
我考虑折纸粘贴“大嘴巴”造型环节是原有知识、经验架构的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摸索折纸粘贴技巧、规律,提高动手能力。
针对剪贴塑造“小精灵”形象环节,我从取材范畴、造型设计、制作技巧三方面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设计出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的 “大嘴巴精灵”造型。
教学程序基本如下:【激趣探索】--【折纸粘贴】--【剪贴塑造】--【评价交流】。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激趣探索2分钟 今天请来了一位朋友。老师手控“大嘴巴国王”。放配音:邀请学生带上自己创造的“大嘴巴精灵”参加选秀会。今天每组小朋友的桌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我们一起找找。(每组准备一个“大嘴巴”手控纸偶范作)今天有这么多的大嘴巴精灵来帮我们,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分组讨论一下“大嘴巴精灵”是如何制作儿成的?3、老师小结并板书(大嘴巴)——(小精灵)折纸粘贴 ——剪贴塑造 兴趣高涨。明确学习任务。小组观察、讨论“大嘴巴”制作步骤和方法。学生归纳:“大嘴巴精灵”由“东南西北”折纸粘合成“大嘴巴”,再剪贴、装饰而成。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明确教学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期创造思维引导埋下伏笔。通过“找一找”的活动方式将每位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让学生近距离、多角度仔细观察“大嘴巴”手控纸偶范作。小组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大嘴巴”制作步骤和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老师精美的范作让学生惊叹不已,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创造的欲望。
折纸粘贴“大嘴巴”5分钟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完成“东南西北” 折纸,请各组投票选出一位折得最好的学生。并说说为什么选他?2、老师想请教如何才能折得工整?3、为什么有的学生很仔细,角也对准了中心点,但线靠不拢,角不尖?4、课件演示 “东南西北”变“大嘴巴”的 步骤。强调粘贴要领:位置正确,胶不要涂得太多,保持整洁。5、小组协作调整“东南西北”,并把它粘合成“大嘴巴,老师巡回指导。 1、学生展示自己课前自制“东、南、西、北”,小组自主选出折得最工整,角最尖的作品。2、学生探讨交流折得工整的经验:角对中心点(对折两次找到中心点),边线相靠,角要尖。3、分析发现,问题原因:纸张方形不正。4、了解粘贴要求和方法。5、各组折得最好的学生为组长,并担任“小老师”指导其他同学调整自己的“东南西北”。然后小组完成粘合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自学折纸的经验和教训。突破折纸难点:如何折工整?要领:1、方形要正,2、角对中心点,边线相靠,角要尖。折纸技巧引导环节老师设问要巧妙,预设要充分。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提问角度。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小老师”帮带的学习形式,能帮助学困生解决折纸难点,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提高教学效率,确保作品精致。
剪贴塑造“小精灵”11分钟 取材范畴引导:1) 课件演示,欣赏不同造型的大嘴巴精灵。猜猜他们是谁?2)同学们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小精灵?老师总结:世间万物和想象中的形象都能成为造型素材。造型设计引导:1)课件演示: “大嘴巴之王”是设计步骤。边引导学生创造思维。设计脸型除了剪的方法变换大嘴巴的脸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添加五官、身体……如果让你设计你还可以添加什么?添加花纹、服饰、配饰……你认为“大嘴巴之王”还可添加什么?2)课件演示形态各异的大嘴巴精灵。猜猜它们是谁?引导抓住造型特点。3)四位上台设计狐狸和花朵造型。其他学生欣赏各式五官造型。(课件演示)4)讲评学生黑板上添画的造型设计。3、制作技巧课件提示两个剪贴小窍门,老师边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a、(剪一变二)眼睛、花纹等可以设计成不对称式和对称式,有什么办法可以快捷的剪出对称式眼睛。b、(变废为宝)老师这里有各种剪剩碎纸,它们激发了老师的设计灵感,老师将它们拼摆、修剪、再加工能够创造出各种造型,真可谓是变废为宝。4、设计任务1)老师总结设计要领。2)提出作业要求: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制作精美。(两人合作或独立完成)3)巡回指导学生制作。 1、学生构思取材1)欣赏课件,根据范例造型特点判断它们的身份。2)学生谈创作构思,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创造构思2、探讨造型设计方法。1)学习造型步骤和方法,启发创造思维。设计脸型学生归纳方法(脸型制作方法:剪、折、画)添加五官、身体……学生发散思维:(可添加:五官、四肢、角、舌头、牙齿、毛发、胡子、翅膀……)C)添加花纹、服饰、配饰……(可添加皇冠、权杖、耳环……)观察、讨论如何设计造型。2)欣赏形态各异的大嘴巴精灵。认识应设计特征鲜明的“大嘴巴精灵”3)四位上台以狐狸和花朵为创作原型造型设计“大嘴巴精灵”。其他学生欣赏各式五官造型。4)评价四位同学添画作业,认识设计要特征鲜明。3、学习剪贴制作技巧。a、(剪一变二) 思考回答:对折后剪出对称形。b、(变废为宝) 了解“变废为宝”的实用价值。4、完成制作任务 设计剪贴制作一个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的“大嘴巴精灵”。 两人合作或独立完成。 为引导学生设计出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制作精美的 “大嘴巴精灵”造型。我从取材范畴、造型设计、制作技巧三方面加以引导。构思取材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谈设想,如:猴子、树……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归类:动物、植物……拓宽学生取材范畴,引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最后老师总结:世间万物和想象中的形象都能成为造型素材。造型设计引导,通过课件、实物示范直观演示,确保学生的创造思维建立在形象造型的基础上。造型设计步骤和方法没有局限于教师的传授,每个步骤都有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思维,逐步帮学生建立起形象的造型设计构思。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老师请四位上台设计狐狸和花朵造型。通过学习反馈、评价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造型特点。同时老师还进行了制作技巧的指导。教给学生两种实用价值极强的剪贴小窍门: a.剪一变二,b.变废为宝。
评价交流 1、要求组内投票方式推选最佳作品。2、召开“大嘴巴选秀会”,组织PK赛,推选出最佳选手和作品。3、教师总结 1、互相欣赏各自的“大嘴巴精灵”,小组进行“大嘴巴选秀会”初选。采用投票的方式推选出小组最佳作品。2、召开“大嘴巴选秀会”,各组人气最旺选手上台参加PK赛,推介自己,集体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巧妙构思奖”、“鲜明造型奖”、“制作精美奖”。 作品评价环节通过“大嘴巴选秀会”的形式,巧妙的将互评、自评,集体评价、师评结合起来。“最佳设计奖”、“巧妙构思奖”、“鲜明造型奖”、“制作精美奖”的设立将作业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呈现出来。为学生评价提供了依据。与课堂导入首尾呼应,为这堂课营造了完整的教学情境。
四、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创造性开发”教育理念。学生激情高涨、思维发散、巧妙运用折纸、剪贴、装饰等造型方法,创造出了造型独特鲜明、富有创造力的“大嘴巴”手偶造型。创造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创设童话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活动。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富于创造力。我将整堂课以制作大嘴巴参加“大嘴巴选秀会”为线索,创设了一个童话情境。从课堂导入——“大嘴巴国王”邀请大家参加“大嘴巴选秀会”,到课内学习——“大嘴巴精灵来帮忙”、“猜猜我是谁?”,最后评价活动——“大嘴巴选秀会”。不仅使学生兴趣高涨、激情四溢;而且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想象、设计“大嘴巴卡通形象”时想象丰富,富有童真、童趣;同时将作品评价形式(学生互评、自评、师评)寓于童话中,使整个课堂首尾呼应活了起来。
二、巧妙设问引导,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大嘴巴折法和孩子们幼儿园学习的“东南西北”的折法是相同,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折,课内如统一学习折法,会使已掌握的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率,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让学生课前自学大嘴巴折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课内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折纸技巧:如何折工整。让有经验的学生向大家介绍经验,学生探讨交流解决折纸难点。然后让各组“小老师”帮带的学习形式,帮带学困生解决了制作精致的折纸难点。培养了学生集体协作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个环节我课前预设充分,设问巧妙。如:我估计学生很难一次总结出折工整需要方形方正,所以我设计了第二次提问“为什么有的学生很仔细,角也对准了中心点,但线靠不拢,角不尖?”。同时根据学生课堂反馈,我即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问题。如:在二次提问的基础上,学生还未总结出折工整需要方形方正的情况下,我拿出一张方形不标准程度明显的纸张进行现场折纸演示,让学生直观发现问题。解决了教学难点。
三、突破造型难点,点燃学生创造火花。
针对教学难点大嘴巴造型表现环节,本课我没有局限于教参要求 :运用剪贴、装饰的方法来造型。单纯从剪贴、装饰的角度引导学生造型,而将造型重点放在创造力的开发和形象特征塑造,引导学生设计出想象丰富、角色鲜明、造型生动、制作精美 “大嘴巴精灵”造型。
“观察、思维、运用”是创造活动的三要素,三要素的整体把握是《折纸粘贴大嘴巴》一课成功的关键。由于“大嘴巴精灵”的巧妙定位,为学生造型取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知识积累成为了学生创造活动取之不竭的源泉。
为启发学生创造思维,我从取材范畴、造型设计两方面加以引导。构思取材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谈设想,如:猴子、树……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归类:动物、植物……拓宽学生取材范畴,引导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最后老师总结:世间万物和想象中的形象都能成为造型素材。
造型设计引导,通过课件、实物示范直观演示,确保学生的创造思维建立在形象造型的基础上。造型设计步骤和方法没有局限于教师的传授,每个步骤都有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思维,逐步帮学生建立起形象的造型设计构思。
针对创造活动“运用”要素,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毛病,我有针对的进行了制作技巧的指导。教给学生两种实用价值极强的剪贴小窍门: a.剪一变二,b.变废为宝。
由于整体把握创造活动的三要素,充分挖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所以学生制作的“大嘴巴精灵”造型夸张大胆、想象丰富、不拘一格。
反思教学设计中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饱和,在40分钟课时量内完成教学任务,需要学生平时课堂教学训练有素、积极配合。但我认为教学以学生收获为本,现在美术教学大多两节连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时间。(共24张PPT)
折 纸 粘 贴
一、设计脸型
二、添加五官 、躯干等
三、添加花纹、服饰、配饰 等
设 计 剪 贴
大嘴巴小精灵
我是大嘴巴动物小精灵。我叫兔兔
我是大嘴巴动物小精灵牛牛 。
我是大嘴巴人物小精灵。我叫铛铛。
我是植物精灵——小葵花,小朋友你们看出来了吗?
小朋友们你见过这么美的大嘴巴树叶精灵吗?
我是大嘴巴火焰小精灵。我属于自然现象类小精灵。
我是大嘴巴怪物 精灵。大家叫我将军王。
我是大嘴巴怪物小精灵飞飞 。
大嘴巴小精灵
剪贴小法宝:
大嘴巴造型要求:
1、想像丰富
2、角色鲜明
3、造型生动
4、制作精美
CPO
F
00。0
k
器A
△
All
c
你
∠
少
a
(23
c
e
不
0
0
Q
△
A
Meet Dows
湘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
折纸粘贴火嘴巴
长沙市芙蓉区东晖小学
邮编:41000
执教教师:赵青
电话:1375100135
田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