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课件(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4 升华与凝华 课件(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4 15:1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课堂讲解2课时流程升华
凝华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知1-导1知识点升华冬天的雪人会越来越小衣箱中的樟脑球越来越小知1-讲问 题冬天的雪人越来越小是什么原因?
樟脑丸越来越小是什么原因?雪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樟脑丸直接由固体变成了气体。知1-讲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定义知1-讲1. 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升华有制冷作用。
2. 生产中常用升华现象获得低温,来贮藏食物或实
施人工降雨。知1-讲常见的升华现象: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知1-讲常见的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自然消失:
是樟脑丸升华了飞机播洒干冰降雨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简称知1-讲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1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  )
A.汽化    B.凝固    
C.升华    D.熔化【例1 】 D【错解】A知1-讲 错选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升华的概念,将其与汽化相
混淆。气温持续在-10 ℃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
变小,这是因为固态的冰直接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的
结果,这是冰的升华现象。【错解分析】知1-讲 识别物态变化可以运用初末态分析法。升华是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中间没有经过液
态过程。不要将升华与汽化相混淆,汽化是由液态
变成气态的过程,这两种现象的初始状态不同。知1-练 (中考·新疆)寒冬,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中考·德州)妈妈为欢芯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欢芯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填物态
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出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12知2-导2知识点凝华窗玻璃上的冰花知2-讲问 题1. “雪”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2. “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
变成什么状态?
1. “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冰晶;气态变成
固态。
2. “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冰
晶;气态变成固态。知2-讲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定义知2-讲1. 凝华时需要对外放热。
2. 常见的凝华现象有: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雪;
冰箱内的霜;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
规律:当高温气体遇到极冷物体时,凝华生成物
会在高温气体一侧。知2-讲冰棒外面的白霜是空气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中水蒸气凝华了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知2-讲[贵阳]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  )
A.凝华  B.升华  
C.液化  D.汽化【例2】 A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解析】知2-讲常见的凝华现象:
①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这是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②从冰柜中取出的冰棍包装纸上常有许多白色晶粒,它是
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棍凝华成的小冰粒。
③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冰花”,是教室内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到冷玻璃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侧形成的等。知2-练1(中考·漳州)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洗手间里的固态清新剂逐渐变小
B.冰箱里的水蒸气结成霜
C.发烧的病人身上擦酒精,降低体温
D.寒冬,池塘的水面结冰 (中考·重庆)如图所示的热现象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知2-练2 知3-导3知识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气态液态固态凝华放热升华凝固放热吸热吸热汽化液化放热熔化吸热知3-讲1.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拓展:利用初末态分析法分析六种物态变化,要正
确认识发生物态变化时初状态与末状态。
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知3-讲[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的水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例3】 A中现象属于凝固,是放热过程;
B中现象属于汽化,是吸热过程;
C中现象属于液化,是放热过程;
D中现象属于凝华,是放热过程。【解析】B知3-讲(1)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过程,首先要弄
清所给现象中的物态变化,然后判断吸、放热情况。
(2)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情况,可以用图表示。知3-练1(中考·南京)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中考·黄冈)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知3-练2 凝固熔化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固态气态现象及应用现象及应用物态变化过程
中的吸热过程物态变化过程
中的放热过程1.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2.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
3. 物态变化与吸放热的关系图: 下列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过程?
(1)从冰柜中取出冰棍,常会看到冰棍冒“白气”。
(2)冬天,能看到呼出的“白气”。
(3)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4)寒冷冬夜,玻璃上常会结层冰花。
(5)屋顶瓦上结了一层霜。
(6)早晨有浓雾。
(7)滴在玻璃表面的水消失了。1(来自教材)人工降雨常通过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来实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______ ,从固体变成气体,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来自教材)3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如图)。请从
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来自教材)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减少地方病的发生,国家盐业部门推行食用加碘盐。炒菜时,不宜将碘盐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4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升华吸热
C.干冰液化放热 D.干冰凝华放热5 (中考·成都)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6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