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我们的好朋友

文档属性

名称 竖笛-我们的好朋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16 21: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竖 笛
—— 我们的好朋友
执教对象:农村小学 二年一期学生
教 材:湘版教材加自组内容
学情说明:
这堂课是今年暑假我在湖北省长阳县鱼坪镇中心小学支教中的第一堂课,学生是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的土家山村里的八、九岁的孩子,由于师资的严重缺乏和主管部门的不够重视,学生的音乐课形同虚设,在我与他们接触中孩子们能齐唱的歌曲只有一两首,而且唱的不准确,学生的表现有些机械和木讷,介于这种实情,我给孩子们设计的是最本色的一堂竖笛教学音乐课,为的是给当地非专业教师一个示范,也给孩子们以丰富的音乐享受。
教学设计前的思考:
农村小学大多数没有专职音乐教师,那么,非专业教师在短期培训后,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竖笛器乐教学。我设计的这份教案也适合非专业教师授课。本人旨意在给农村教师以鼓励和借鉴,只要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育,那么即算只有一支廉价的“小小竖笛”,同样也可以给农村孩子以音乐的享受和音乐兴趣的激发。
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认识竖笛,2、了解竖笛持握的姿势及吹奏的气息要求3、能吹出do rei两个音来,并能吹出简单乐曲《好兄弟》
教学目标:
在把玩中认识竖笛,并能了解竖笛的结构及演奏姿势。
在游戏中初步掌握竖笛吹奏的气息要求。
能比较准确的吹、唱出 do rei两个音,并能吹奏简单乐曲《好兄弟》
教学重点:
认识竖笛,了解吹奏的气息要求及 do rei 的指法
教学难点:
吹奏时手指的抬、按与吐气的配合
教学准备:
竖笛 黑板 粉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用竖笛激情范奏《大长今》 ,《浏阳河》
师问:
1、好听吗?你熟悉这两首乐曲吗?
2、大家见过这是什么吗?谁来试试(学生按孔 老师吹奏)
意图:以激情的示范,让学生感受到竖笛吹奏出的音乐的美,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对美妙音乐的憧憬和对老师的崇拜,同时对竖笛这件乐器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过渡语: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件乐器叫竖笛,也许是因为竖着吹,所以得名为竖笛,横着吹的大家见过吗?咱们土家族肯定有的,对,叫横笛,也就是竹笛。接下来,我们将要和竖笛好好认识认识,交成伙伴,并运用它吹出好听的乐曲来。(板书 竖笛 )
认识竖笛 掌握基本的吹奏方法
玩一玩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竖笛,并巡视学生玩耍竖笛的情况。
意图:好奇心只有在孩子们们亲手把玩,试着吹一吹中才能得到一些初步的满足,同时在玩耍中又将有新的好奇和欲望的产生,因此器乐教学要做到收放自如,既让学生在好奇心产生的第一时间内得到一些满足,又要让他们在自如的玩耍中产生强烈的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摆一摆
(教师观察到学生把玩到一定的时候有想学习的强烈欲望时,立马组织学生安静下来,并把观察到的个别吹奏姿势有些像模像样的学生请上台来展示,以达到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目的。)
a.点生展示 教师随机点评 并以简短的儿歌强调演奏的姿势
b.教师自编的演奏姿势要诀:
头正 身直 肩放松
左手上 右手下 拇指小指两边托
3、练一练
游戏 “小指头找家”
认识123456指 并在老师的指挥下做做手指的灵活练习
意图:7 8岁的儿童手指的灵活性不够,在握住竖笛的同时,再自如的抬按手指需要一定的练习,每次吹奏之前做做手指找家的游戏,能让孩子们在兴致勃勃的游戏状态下解决了竖笛吹奏的技能。避免了机械化的指法训练。
4.吹一吹
a.“吹灰”的游戏 感受气息的平稳和绵长 (不吹竖笛 只体会气息的感觉)
b. 单音练习 教师示范一个“1” 学生模仿 找感觉 不停的在老师的示范中辨听自己吹奏的声音
意图:好的乐手应有一双灵敏的耳朵,竖笛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听的习惯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辨能力及音乐审美能力的养成。
c. 唱 吹结合
教师用柯达依手势让学生了解“do”
填上节奏唱一唱
1=f 1 1 1 1 1 11 11 1 11 11 11 1 1---
意图: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熟练的视唱后,再用竖笛吹一吹,相应的降低了吹奏的难度,为学生兴趣的持久保持扫清了障碍。
二、学会吹奏“do rei 两个音 并能演奏简单乐曲《好兄弟》
教师引导学生在“1”的基础上,自由的找找“2”的指法
意图: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新课程倡导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教师给与学生的只是一把开启知识和智慧的钥匙,那么学生在拿到这片钥匙后要亲自动手去尝试才能获取到知识的宝藏享受到探究的成功和快乐。)
展示学生探究成果
点生来吹奏 也可以师生合作 学生负责指法 老师吹奏
意图:充分享受师生合作的快乐,及自我探究的喜悦
游戏 小猫钓鱼
小猫在一座小岛上钓鱼,河里有五条(1 2 2 2 1)鱼在游来游去。老师点到哪条鱼,你们就迅速把这条鱼相对应的音吹响。谁吹对的音多,谁就是钓鱼的行家。
每次教师都可以给出一种节奏型,如:1(do)-2(re)-1(do)钓到一条鱼;1-222-1钓到一串小鱼等。
意图: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凡主动地去用脑用手的,兴趣十足去探求知识的;凡多次经过主动地接触的,曾经有成功喜悦的;凡经过激烈争辩的;凡通过活动而得到知识的……乐趣最高、思想最集中、印象最深、记忆最牢、回味最大。因此,竖笛教学中通过设计大量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找知识,自己充实知识,把知识量扩大。久而久之,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了音乐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这个游戏就很好的解决音的衔接的指法问题,为下面的简单乐曲吹奏做好了铺垫。
学习吹奏《好兄弟》
唱一唱
教师用柯达依手势提示 学生一节奏视唱
无声吹奏
教师演唱曲子 学生握笛做相应的指法 不发音
学生口唱曲子 手做相应的指法 不吹奏
试奏
教师示范指导,不按节奏,让学生在辨听中吹奏各音。
教师指挥学生按节奏放慢速度的齐奏
多形式的巩固练习
分组接奏
师生接奏
教师伴奏 学生齐奏 等
四、拓展持趣 结课
师:好伙伴之间会经常问好的,老师想用竖笛来试试,请大家和我合作啊!
师运用滑奏技巧 演奏 :“你好!” 学生回答
师奏:“大家好” “你快乐吗?” 学生依次回答
师小结:同学们,今天你们和小小的竖笛成了好伙伴,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你能运用它演绎出更多的美妙音乐来。
意图:低年级学生在持续的吹奏后,耳朵和头部都会有些疲倦,教师在结课时,用这种演奏对话,无疑是给学生打了一剂兴奋剂,试想,课后,学生会在老师的暗示下,用手中的小小竖笛制造出大大的惊喜来。兴趣的不断巩固将是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所必须的催化剂。
2009年7月22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