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小 雨 点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学会唱《小小雨点》这首歌。
2、过程与方法: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现《小小雨点》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能根据歌曲节拍感,自编身势动作;能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律动和舞蹈等音乐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歌曲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小小雨点》这首歌。
教学难点:能创编二拍子身势节奏,并随着歌声用自己创编的身势伴唱。
三、教具准备
钢琴、收录机、磁带、小沙锤、大小沙瓶若干、CAI课件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前小憩:(灯片)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步入爱的梦境吧!圆圆的月亮,正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冲我们微笑呢!
师:(灯片)恩,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小朋友们快快从梦中苏醒过来!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可爱的精灵——(灯片:课题)小小雨点。
小雨点可喜欢交朋友啦!咦?它们现在跑到谁家里去了呢 那些小伙伴们又是怎样欢迎它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有音乐的课件)
2、师:小雨点去了哪里?小伙伴们是怎样欢迎它的?
(师:花儿乐得绽开了笑脸,它们张开漂亮的嘴去亲吻小雨点;嫩绿的苗儿也很高兴,它们抖擞着精神,比赛似的纷纷伸长脖子去迎接小雨点的到来。)
[设计意图:为了让本课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雨点等拟人化,设计了它去小花家、禾苗家做客的情景。]
(二)、歌曲教学
1、朗读歌词
师: (切换灯片)船儿一般绿油油的叶子载着我们小朋友的话,在空中轻轻地飘荡,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学唱旋律
(1)、师:恩,大家读得真好。小雨点听了,也高兴地唱起歌来,让我们随着歌声,轻轻地做做动作吧!(课件)
(2)、师:小雨点的歌好听吗? 你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快、活泼)从歌曲中,你能知道小雨点落下来是什么声音吗?(沙沙)
(师暗自重轻摇小沙锤,对比启示学生,小雨点的声音不能重,要轻快、跳跃的。)
(3)、师:小花、小苗和小雨点交上了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小雨点交个朋友啊?好,我们一起向其中的两个小队发信号吧!(切换灯片)一小队:11 12 3 — (“沙”、手势、轻快地);二小队: 11 33 1—(“沙”、手势、轻快地)(灯片)来,我们再来向它们发发信号。
(4)、师:(灯片)小雨点越聚越多,它们手牵着手,排起了漂亮的队伍。让我们高兴地、轻轻地呼唤它们的名字吧!(情绪快乐、声音轻快)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一连串按照不同音高手牵手排着队的音符形象,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们的音高问题。]
(5)、师:原来,小雨点的名字还可以编成动听的旋律呢!让我们随着琴声,再来唱一唱吧!
(6)、师:小雨点听了我们的呼唤,非常地感动。听,它们请来的小乐队在为我们伴奏呢!(灯片)(一段)
3、学唱歌词
师:如果我们把小雨点的名字换上歌词,就成了歌曲《小小雨点》了。接下来,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最先学会唱。
(1)、师:教唱、纠错。
(2)、师:下面老师和大家来玩一玩歌曲演唱的接龙游戏。(一、二段师生接唱顺序进行调换)
(3)、歌曲声音的进一步训练:很好,不过唱的时候我们要想象自己的声音也好像小雨点一样,在花从中跳舞,声音要轻快、跳跃、有弹性。
(4)、合伴奏演唱。(身势动作)
(5)、师:小朋友真聪明,学得真快!(切换灯片)
(三)、创编二拍子声势节奏
1、师:刚才老师教大家边唱边做了两个动作,其中第一个动作发出的声音要强于第二个动作。此外,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两个动作吗?
2、师:请大家用你们刚才自编的动作为歌曲伴唱吧!(灯片:歌曲旋律伴奏)
3、师:小朋友的表现真出色!
(四)、课堂小憩
师:(灯片)窗外的小雨正看着大家呢!细细的雨丝,藏着非常好闻的果香味。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坐下来,喝着饮料,听听音乐吧!(灯片)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课堂小憩,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喝着饮料”,使学生既享受了音乐,又增添了乐趣。]
(五)、综合表演:
师:看!晶莹的小雨点唤来了更多的朋友!虎头虎脑的小沙锤、胖墩墩的大沙瓶也忍不住要轻轻地哼上两句了。(师示范,教授)(灯片)请XX、XX、XX和我一起带着小沙锤它们唱歌,其余小朋友在下面学着做动作(师示范教几次,合着歌曲哼唱伴奏演示一段)
热热闹闹的聚会就要开始了,让我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吧!(灯片)
(六)、课堂小结、下课:
师:活泼美丽的小雨点希望把它的美带到世间更多的地方。你们想想,它还会和谁交上朋友呢?请大家回去以后把小雨点和它的朋友画下来,涂上漂亮的颜色。下次课,我们要评出最棒的小画家。好,小朋友再见!
六、教学后记:
我知道精美的图画、动听的声音能很好地打动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尽量结合教材将课件制作得漂亮一些。我创设了一个黎明的情景,让学生有一种新的一天开始的感觉,让他们眼前一亮。而且我还将“雨点”的形象渗入到音符教学当中。
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习,我在教学生朗读歌词时加入了律动,并且制作了一些有关奖励的动画;我设计小雨点手牵着手的旋律线条,让学生用呼唤小雨点的名字来识谱,使学生不致于因为唱曲谱而为难。
让学生自主创编二拍子声势动作,增强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对学生的思维起了一个发散性的作用。
如果教唱时一条旋律不过长,再多设计一些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的课堂游戏,那么课堂气氛将更活跃。
200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