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9.那个星期天》(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 《9.那个星期天》(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2 08:3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教学课件
那个星期天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史铁生
新课导入
好朋友答应周末和你一起去动物园,却迟迟等不到他的到来,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史铁生期盼的星期天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本课的生词;
2.读懂课文,体会这一天“我”心情的变化;
3.理解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细致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作家、散文家。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piāo miǎo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








liànɡ



chóu chànɡ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









整体感知—— 理解词语
明媚:
吓唬:
急遽:
依偎:
缥缈:
(景物)鲜明可爱。
使害怕,恐吓。
急速。
亲热的靠着,紧挨着。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并完成以下任务。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初探
文章记叙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
整体感知 ——层次划分
那个星期天

开篇点题,那个星期天记载着“我”的第一次盼望。(1)
写“我”在母亲一次次爽约下,希望逐渐落空的心理变化过程。(2-6)
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7)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春天的早晨——下午——黄昏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阅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段的作用。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阅读第二部分,完成小任务。
“我”盼望着出门玩耍,我的愿望实现了么?
没有
深入探究——想象画面
请你圈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
“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
“母亲买完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
“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深入探究——想象画面
请你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这不会错。……都不会错”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的凉下去沉郁下去”
深入探究——情感解剖
试着结合前面的部分,总结“我”的心理变化。
兴奋期待
耐心等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深入探究——感悟写法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越来越缥缈”
环境描写
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那声音无休无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深入探究——感悟写法
怎么理解光线“漫长而急遽”?
漫长,时间长。急遽,虽然等待时间很漫长,但是“我”却并不希望黑夜降临,希望白天能更长一点。体现出“我”执着盼望的心情。
深入探究——感悟写法
人物心情变化:期盼——愉快——等待——执着——焦急——失望——绝望

相对应的时间变化:阳光明媚——暗下去——消逝
双线索并行
深入探究——写作特色
⑴运用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⑵文章首尾呼应,行文自然。
⑶双线索并行,条理清晰。
本文通过记叙“我”期待母亲带我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表现了“我”期待已久而又失望的心理过程,也表现了母亲操持家务的辛劳。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母亲
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拓展延伸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史铁生《我与地坛》
那个星期天
板书设计
时间变化
心情变化
阳光明媚
暗下去
消逝
兴奋期待
耐心等待
焦急无奈
失望委屈


“我”懂事
母亲辛劳
布置作业
你是否有和小男孩一样的经历呢?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当时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