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歌

文档属性

名称 多彩的民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08-28 11: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昌邑市第一中学
学习目标
1、感受西北民歌,南方民歌,中原民歌,认识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风格。
2.通过领略各地民歌,能正确区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的不同。
3、分析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和联系。
一 高亢的西北腔
【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陕北民歌】脚夫调
讨论: 这两首歌曲表达怎样的感情?它们属于民歌按体裁分的哪一类呢?形成西北地区音乐高亢风格的原因有哪些?
《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词的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性。其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 伏、舒展自由,显得大气磅礴。是一首青海“花儿”。
《脚夫调》
体现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与西北人民的性格、生活、历史、地域等有关。
山歌: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旋律高亢辽阔 ,起伏较大。山歌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叫法,如青海“花儿”,陕北“信天游”,内蒙古“爬山调”,山西“山曲”等等。
二 醇厚的中原韵
沂蒙山小调
春风裁剪万千花,花艳香闻百姓家,
家有后园思赏月,月羞何敢对奇葩。
王大娘钉缸
问题: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歌词:
挑子一担响叮当,呀儿呦依个呀呦,呀儿呦呀儿呦依个呀儿呦,
担上挑子走四方,呀儿呦咿呀儿呦,呀儿呦呀儿呦依个呀儿呦。
河南民歌
此歌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它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流行在河南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富有亲切感。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和风俗活动称为“里巷之曲。”
欣赏了中原地区的两首民歌,请同学们判断:它们属于民歌按体裁分的哪一类?
三 南方民歌
《弥渡山歌》
歌曲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风格?
这是一首云南弥渡山歌,它的音乐风格是婉转秀丽,飘逸细腻的,和北方山歌的高亢嘹亮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澧水船夫号子》
仔细聆听,判断该歌曲向我们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它属于民歌体裁中的中的哪一类?
该乐曲曲调生动体现了船夫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劳动过程,展现了澧水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
属于民歌中的号子,号子是指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带呼号性的歌曲,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多采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
四 拓展欣赏《好汉歌》 你认为《好汉歌》与刚才欣赏过的哪首民歌的旋律相似?
分析:《由赵季平作曲,它的创作素材就来源于《王大娘钉缸》。我们现在的很多创作歌曲的素材就来源于民歌.
类别 创作歌曲 民歌
创作者 专业音乐工作者 人民群众
创作方式 根据作曲技法创作 口头创作
体现特征 作者的个性特征 鲜明的民族地方特征
传承方式 记谱法 人民群众口头相传
变异性 歌词旋律固定不变 长期流传中不断加工
五、分组讨论:民歌与创作歌曲有什么区别?
民歌的定义: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生产,社会实践中集体创作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
课堂总结:
民歌按地域分类
西北民歌
南方民歌
中原民歌
民歌按体裁分类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课后作业
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深入感知、体验、理解区域民歌的特点,并对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进行了认识,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课下收集民歌、更多的了解民歌音乐文化。
谢谢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