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 第一册 大气球飞呀飞 林微燕
课题 大气球飞呀飞 类别 造型·表现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与技能:学习表现圆形物体,进一步了解大小物体的对比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欣赏、实物展示,范画展示等方法,学生能够对大气球结构形状有个大致了解,能够初步表现气球的大小远近对比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想象力,体验自由表现,大胆创新的乐趣。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圆形、表现圆形的大气球画出各种形状的大气球
教学难点 画出大气球的“大”和“飞得高”的感觉。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小气球实物,范画
学生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时间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问:小朋友们,想不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呀?(想)问: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飞上天空呢? :坐飞机……揭题:看来同学们都有飞上天空的梦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大气球来感受蓝天的美丽!——大气球飞呀飞 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分
二、讲授新课:1、大:(出示小氢气球实物)让小朋友们说说为什么老师的气球不能带老师飞上天空小结:因为气球太小了,所以啊想把老师带上天空,我们的气球一定要非常大。2、形状:让小朋友说说都见过哪些形状的气球并让学生欣赏种形状的大气球,再让学生欣赏各种形状的大气球。 3、结构:看了这么多大气球后让小朋友来总结一下,大气球一般都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结:对了,大气球由三个部分组成,球体,吊篮,还有加热器(同学们都知道,热的空气会往上冒,所以把大气球里的空气加热了,它就能飞了)4、高:设问“我们坐上大气球越飞越高的时候,天空下的景像会有什么变化啊?”(会越变越小…….)出示两幅画,让学生了解到用对比法把大气球“飞得高”的感觉画出来小结:没错,想要大气球飞得高,就把地面上的东西画低一些,小一些就可以了。5、场景:播放大气球旅行的动画效果(音乐),有目的性的让学生感受一次坐上大气球的奇妙之旅。 让小朋友们回答出刚才都看到了哪些景色。提醒他们可以把看到的景色画出来。 1、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大气球的大小概念,结构。2、通过欣赏各种形状的大气球,培养学生们的想像力,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3、通过对两幅范画的比较让学生了解到用对比的方法画出大气球飞得高的感觉4、通过播放大气球的动画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启发学生们的思维。 10分
三、范作欣赏、探究表现:让小朋友们欣赏学生作品,并探究怎样才能把大气球画得大,飞得高,并要画怎样的场景。发表自己的创意:让小朋友们说说自己想画怎样的大气球和怎样的场景。(从气球大小,数量,装饰,景色等方面引导) 结合学生作业的欣赏,使学生了解表现“大”和“高”的能力。使学生们的思维再一次被打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4分
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画一只或多只大气球在天空飞翔。 画的大,飞的高!大气球要画的漂亮! 画出你看到的景物。(师巡回指导) 学生创作,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0分
五、作品展示,交流评价:1、请部分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2、教师小结,进行课外延伸。 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点评,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