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选修4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 选修4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23 09: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组织建设
化学 ·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状态 (18张)
温故知新
20℃时,将一块质量为40 g 的NaCl晶体投入到100 g 水中,充分搅拌,至固体不再溶解为止,静置。
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发现NaCl晶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但NaCl晶体的形状在不断发生改变,为什么?
宏观表象 微观速率解释
溶解
结晶
饱和
V溶解 >V结晶
V溶解 V溶解 =V结晶
交流讨论
总结感悟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V正: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V逆: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生成物浓度的减少
在同一条件下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同时又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用 表示。
1、可逆反应
NH3+H2O
NH3·H2O
总结感悟
2、可逆反应的特点:
(1)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2)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3)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
2H2O 2H2↑+O2↑,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吗?
1.对于某一反应:2A(g)+B(g) 2C(g),
化学平衡建立的图像可表示为如图所示,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若v(正)表示A的消耗速率,v(逆)则表示C的生成速率 (  )
(2)若v(正)表示A的消耗速率,v(逆)则表示B的生成速率 (  )
(3)若v(正)表示C的生成速率,v(逆)则表示A的生成速率 (  )
×
×

习题导学
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04 mol/L<c1<0.14 mol/L
A C
习题导学
1、定义
二、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注意
前提(适用范围):可逆反应
内在本质:v(正)= v(逆) ≠0
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总结感悟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入0.01molCO和0.01molH2O(g),发生反应 :
CO+H2O CO2+H2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时间
速率
化学平衡
总结感悟
动态平衡有哪些特征?
1、正逆过程都在同时进行 —— “逆”
2、v(正)≠0,v(逆)≠0 ——“动”
3、v(正)= v(逆)—— “等”
4、外界条件不发生变化,体系组分不发生变化 —— “定”
5、外界条件变化,平衡将改变 —— “变”
交流讨论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A
习题导学
4、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
A(g)+3B(g) 2C(g)+2D(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D
习题导学
①速率:v正=v逆
直接
如何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改变
(x+y≠z)
间接

以xA(g)+yB(g) zC(g)为例,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交流讨论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气)+3B(气) 2C(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
C、单位时间生成B的速率,与生成C的速率相等 (数值)
D、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C
AD
当堂巩固
6、在500℃、钒触媒的作用下,某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 + O2 2SO3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标志是 ( )
A、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B、SO2的生成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C、SO2的消耗速率等于O2消耗速率的2倍
D、SO3的生成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的 2倍
BD
当堂巩固
7、下列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A C
当堂巩固
8、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 A(s)+3B(g) 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B C
当堂巩固
2、两种判断:
①速率是否相等:v正=v逆(同种物质表示)
②数据是否改变:各组分浓度、体积分数、分压等是否改变,混合气体总mol、总压、平均分子量或气体密度是否改变。
1、五大特点:逆、等、动、定、变
课时总结
一、可逆反应判断及特点:
1、相同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2、反应物转化率不能达到100%,即平衡时反应物不为0,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状态
二、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