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乡》教案
(7年级上册)
执教者:博兴乐安实验学校
鲍莉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念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二声部的合唱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的情感,并能准确的演唱附点音符。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音乐,对比不同音乐情绪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两段音乐,并说一说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形象?
2.播放《乡间的小路》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形象?
生:轻快地、活泼地 表现了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高兴心情。
3.播放《思乡曲》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形象?
生:抒情的,忧伤地 表现思念家乡的情感。
3.播放《乡间的小路》
思考: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形象?
生:轻快地、活泼地 表现了走在乡间小路上的高兴心情。
小结: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音乐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在这个充满音乐的世界里,需要我们全体同学用心的感受最美的音乐。
4.通过旋律表现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师:现在我们全体同学来当演员,来扮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唱着歌非常高兴的心情。用上面的旋律来表现应该怎样表现?
生:唱 (伴奏,引导学生表现旋律)
师:这里有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的游子,他非常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祖国,如果请你们用上面这条旋律来表现,应该是怎样的?
生:唱 (伴奏,引导学生表现旋律)
师:和前面的旋律对比,是什么发生了变化,表现出海外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小结:通过上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力度、速度、音量的变化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可见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师:海外游子还唱了另外两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5.听一听,这两乐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师:这两乐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思念的家乡的情感。
师:这两乐句,它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没有 有
师: 和 在音乐中是力度记号, 是中弱 是中强
师: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情感呢?
生:由于力度及音量的变化。
6.对比不同之处
师:请同学们唱第一句,老师唱第二句
师:有什么不同之处?
(注:由教师唱旋律,引导学生辨别旋律)
生:有高音点及力度的不同
师:我们把不同之处来唱一唱。
师:把一句连起来,唱一唱
(注:引导学生高位置演唱)
生:唱
小结:这些旋律都是选自歌曲《念故乡》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曲《念故乡》
二.新课教学
1.播放《念故乡》
2.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抒情、思念的、忧伤的
师:想一想,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
的情绪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
(教师从力度、音色、速度、旋律线上引导学生)
师:力度怎样?
师:从力度的强弱上表现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师:整首音乐的音色给你怎样的感觉?(好听吗?)
生:好听
师:音乐的旋律线是怎样的?(教师边唱,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抒情的旋律线,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连贯性)
3.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按照你们刚才说的,力度的强弱、旋律线的连贯性、忧伤的情绪来演唱旋律,用你最好听的歌声来表现音乐。
师:从谱面上我们观察到还有哪些符号?
生: 强 弱 由弱到强 由强到弱
(教师唱 由弱到强的旋律和 由强到弱让学生对比,让他们真正的感受到他的变化)
师:整首音乐正因为有这些记号,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4.完整演唱旋律
师:我们怎样演唱中来表现这些力度记号的作用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引导,一起来完整的演唱整首旋律。(教师示范一两句)
5.教师范唱一遍歌词,引导学生唱第二遍
师:想听听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怎样写的吗?当你听完第一遍的时候请同学们来演唱第二遍。
6.简介作者
师:你知道这首歌曲是谁写的吗?
师:作曲家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以北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他就非常喜欢听自己故乡的民歌。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得到很多大学授予给他的荣誉,还被美国的朋友邀请到美国担任音乐学院的院长。在天清清,风凉凉的时候,引起了阵阵乡愁,想起故乡的人,常常难以忘返。他感到很孤单,非常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与自己的朋友,欢聚一堂,同享从前的快乐。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创作了歌曲《念故乡》
师:象这样动人的故事,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演唱?
生:忧伤、思念家乡的情感
7.师生合唱
师: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心声,一起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8.分组演唱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念故乡》,相信同学们都被此曲深深的感染,愿歌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中,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