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一、能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小组竞赛的音乐活动中,进一步了解汉族民歌概念。
二、能在体验、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所听汉族民歌的感受和见解,积极参与讨论汉族民歌各色彩区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三、能根据汉族民歌的语言、音乐特点等听辨部分民歌所属色彩区。能积极、大方地参与《龙船调》的演唱。
教学重点:欣赏各地区的汉族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判断汉族民歌所属色彩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对比
教学准备: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这几天,在办公室跟刘老师学了一首她家乡的民歌,老师给大家唱几句,你们猜猜刘老师的家乡在哪?
师唱:《思情鬼歌》。(板书)
这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醴陵民歌,极具地方特色,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
民歌的概念
过渡语:初中时我们对民歌已经有所了解。课前交给了大家一个学习任务,收集各地的汉族民歌,参与“我是民歌王”的音乐活动。我们来看看活动规则:
音乐活动1——“我是民歌王”。
活动规则是:
所说必须是汉族民歌;
先唱其中1—2句,再说出曲名,得1分;全体组员一起表演的再得1分;
分组轮流说,活动共进行两轮;
五秒钟答不上来的不得分,不能重复前面的曲名。
2.民歌的概念:
师:刚才大家演唱的曲目中有的是民歌,但有的是创作歌曲,到底什么是民歌呢?(生答)
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见课件:出示谱例,《浏阳河》与《茉莉花》。关注作曲家这一栏。)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其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附:《东方红》(晋西北民歌),旋律原自《芝麻油》: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见想死个人,呼儿咳吆,哎呀我的三哥哥。1938年音乐家安波等人填入新词。《骑白马》:骑白马,挎洋枪,三哥吃了八路军的粮,有心回家看姑娘,呼儿咳吆,打日本我顾不上。1944年延安鲁艺秧歌队又填入新词。就是现在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我们一起来唱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吆,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三、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1.音乐活动2——一起来唱唱《茉莉花》(广东民歌)
过渡语:民歌的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生答)它分为哪三章?(生答)其中的《国风》就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500多年,当时北方的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我国的民歌流传很广泛,接下来,我们还是一起来唱唱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民歌——《茉莉花》。
唱后问题: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板书12356)
师: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我国很多汉族民歌都是用的五声调式。我们常说的五音不全,这五个音就是:宫商角徵羽。
这首歌曲旋律的进行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唱唱曲谱吧。
一起唱曲谱。(前面部分)
这首歌曲流行于什么地区?(生答)
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钱仁康在《乐歌考源》和《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中对《茉莉花》的源流进行了考证,他的结论是英国人Hittner在乾隆年间记录的,从歌词的音节拼读来推测,可能是从广州记录这首民歌的。
2.聆听《茉莉花》(河北民歌)
过渡语:其实我国的《茉莉花》有许多版本,市音乐教研员程方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好一朵茉莉花》,对《茉莉花》的源流,各种版本的《茉莉花》的音乐特点都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登陆“株洲市教育科研网”查看。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河北的《茉莉花》。与广东的《茉莉花》对比,选择相应的词语,完成表格内容。
词语:旋律平稳、旋律起伏大、音域宽、 音域窄、一字一音、 拖腔多
《茉莉花》(广东民歌) 《茉莉花》(河北民歌)
旋律平稳、音域窄、一字一音 旋律起伏大、音域宽、拖腔多
师:如果用艳丽、清新来对应这两首《茉莉花》,你认为是:(生答)河北——艳丽;广东——清新。
3.色彩区形成的原因:
师:这两首《茉莉花》的风格各不相同,这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组研讨后答。
师小结:(见课件。民歌的风格特点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4.介绍各色彩区
过渡语:我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千姿百态。为了使人更好地了解汉族不同地区民歌音调的特色,民歌与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专家将我国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划分为八个区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色彩,称为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5.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学生:八个色彩区。(见课件: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彩区。)
(1)西北色彩区
圪梁梁(信天游、西北色彩区)
旋律有什么特点?(生答)
老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代表。旋律的特点是双四度的进行:5—1—2—5;2—5—1—6—5。因此它的旋律高亢悠长,起伏较大,而且节奏自由:
(2)湘鄂色彩区
洗菜心(湖南小调)
为什么像湖南的花鼓戏?(生答)
老师小结:花鼓戏的许多唱腔是在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民歌的旋律是与生活语言紧密结合的。比如说:你到哪里去?35315,吃饭去。165,所以我们湖南民歌旋律的骨干音是6—1—3—5。
(3)东北色彩区
瞧情郎(辽宁小调)
这首歌曲语言有什么特点?
老师小结:儿化音的运用,(大跳;诙谐幽默的风格;体现了东北人豪爽、大方、幽默的性格特点。)
这是哪个地区的呢?东北,与东北二人转相似。(与地方曲艺的联系)
(4)江浙色彩区:唱唱《茉莉花》(江苏民歌)
西南色彩区:唱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闽粤台色彩区:听《丢丢铜仔》
老师总结:西北、华北、东北是北方的,西南、江浙、闽粤台是南方的,湘鄂、江淮是过渡区。从整个色彩区来看,南方的民歌又与北方的民歌有较大区别。南方的民歌旋律婉转、流畅,表达感情细腻、抒情。而北方的民歌更爽朗、高亢,感情表达也较直白。
6.听辨汉族民歌的色彩区的方法
过渡语:如果让我们听一首民歌,我们怎样去分辨它所属的色彩区呢?
生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听辨语言、音乐特点等去判断其色彩区。
7.听辨民歌的色彩区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来一个抢答赛,请聆听下列汉族民歌,判断其所属色彩区。
活动规则:直接起立回答,最先抢答对一题的加1分。
歌曲:
(1)《铜钱歌》(湖南民歌)
(2)《走西口》(陕北民歌)
(3)《采茶舞曲》(浙江民歌)
(4)《天黑黑》(闽南民歌)
(5)《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四、一起来表演
过渡语: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宝贵的财富,不仅中国人喜欢唱、喜欢听,在国外也深受欢迎。我们的民歌皇后宋祖英就把一首湖北民歌《龙船调》带到了悉尼、唱响了维也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精彩的表演。
1.欣赏宋祖英的《龙船调》。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和体验一下这首歌曲。请大家看学案中的曲谱。
分男女两个方阵坐。
2.全班同学按曲谱要求,分男、女声演唱。
3.站起表演。
五、在学生表演中下课。
板书设计:《思情鬼歌》
五声调式:12356宫商角徵羽
陕北信天游:双四度的进行;
湖南小调:骨干音6135,
东北:儿化音(共33张PPT)
欢迎走进音乐课堂
丰富多彩的 汉族民歌
活动规则:
*所说必须是汉族民歌;
*先说出曲名,再唱其中1~2句,得1分;全体组员一起表演的再得1分;
*分组轮流说,活动共进行2轮;
*五秒钟答不上来的不得分;不能重复前面的曲名。
音乐活动1 ——我是民歌王
民 歌 集体创作 篇幅短小 口耳流传
一起来唱唱
《茉莉花》
音乐活动2
歌词
音乐
钱仁康:《乐歌考源》
《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河北民歌)
(广东民歌)
比一比
《茉莉花》(广东民歌) 《茉莉花》(河北民歌)
请选择词语: 旋律平稳、旋律起伏大、音域宽、 音域窄、 一字一音、 拖腔多、
旋律平稳、 音域窄、 一字一音、
旋律起伏大、音域宽、 拖腔多、
清新
艳丽
歌词
音乐
探究
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地理环境
语言特点
文化传统
生活习俗等
西北
色彩区
东北
色彩区
江浙
色彩区
西南
色彩区
闽粤台区
华北
色彩区
江淮
色彩区
湘鄂
色彩区
西北色彩区
代表作:《圪梁梁》、《赶牲灵》、《三十里铺》等
高原山区 气候、土地条件差人民生活相对困苦西北方言
山西、甘肃、宁夏和陕西大部分,部分青海、内蒙、河南地区
录像
湘鄂
色彩区
古代楚地,丘陵
长江中游南岸、鱼米之乡
湘方言
湖南、湖北大部分、广西东北角几个县
代表作:《洗菜心》、《乡里妹子进城来》 、《马桑树儿搭灯台》等。
歌词
东北平原、 东北方言 属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城镇繁荣
代表作: 《瞧情郎》
河北、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大部分、豫东北和苏北徐州地区
东北
色彩区
歌词
江浙色彩区
代表作:《茉莉花》、《无锡景》等。
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
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渔米之乡
古代吴、越国之地
方言为吴语
云、贵、川和陕南广西西部等
西南色彩区
高原、山地、但气候环境好,森林茂密,雨量充足 西南方言
代表作:《太阳出来喜洋洋》、 《康定情歌》、 《小河淌水》等。
闽粤台区
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省
沿海、山地、经济发达,气候环境好,雨量充足 闽粤方言
代表作:《丢丢铜仔》
江浙
色彩区
西南
色彩区
闽粤台区
西北
色彩区
东北
色彩区
华北
色彩区
江淮
色彩区
湘鄂
色彩区
八大色彩区
听辨汉族民歌色彩区的方法
语言
音乐特点:旋律的进行等
听辨
判断民歌所属色彩区。
音乐活动3
抢答题
请聆听下列汉族民歌,判断其所属色彩区。
规则:直接起立回答,最先抢答对一题的加1分。
湘鄂色彩区
东北色彩区
西北色彩区
江浙色彩区
闽粤台色彩区
铜钱歌
采茶舞曲
沂蒙山小调
走西口
天黑黑
歌 曲
色彩区
《龙船调》(湖北民歌)
维也纳金色音乐厅
欣赏与表演
录像
音乐活动4
龙船调(湖北民歌)
(女)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 妹娃我要拜年哪呵喂 金哪叶儿索 (男)银哪叶儿索 (女)羊鹊叫那哈 捎着莺鸽 (男)啊捎着莺鸽 (女)妹娃要过河 是那个来推我吗
(男)我来推你嘛 (女)捎公你把舵搬哪 妹娃我上了船 (合)啊哟喂座 啊哟喂座 将阿妹推过河哟呵喂
谢 谢 指 导
株洲市十三中 李卉
铜 钱 歌
打起鼓呃敲呀么敲起锣, 听我那个唱起铜钱歌, 有钱那个能使鬼呀推磨, 无钱那个有理没处说。 铜钱不爱我呃,它爱的呀是哪个?它爱的呀张少年呀、李老爷呀 嗦那梅梅子朗当习嗦啊习嗦啊, 还有那财主婆哇。
湖南民歌
湘鄂色彩区
采茶舞曲
溪水清清溪水长, 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 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的喜洋洋, 采茶采的心花放. 插秧插的匀又快, 采的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呀, 敢与老天争春光, 争呀么争春光.
浙江民歌 江浙色彩区
《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山东民歌 东北色彩区
《走西口》
哥哥了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双手拉着了情郎哥哥的手呀,
送出了就大门口。
陕北民歌 西北色彩区
天黑黑,欲落雨, 阿公仔举锄头要掘芋 掘啊掘,掘啊掘, 掘着一尾旋留鼓(泥鳅), 伊呀嘿都真正趣味
闽南民歌
闽粤台色彩区
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送给别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洗菜心
奴在绣房中绣花绫哪,
忽听得我的妈妈娘叫奴一声,
她叫妹子洗菜心哪,
索得儿一子郎当郎得儿索,
她叫妹子洗菜心哪。……
湖南民歌
《瞧情郎》
梳啊洗呀啊打呀啊扮 戴上花呀嗯咳哎哎呦 情郎哥捎信 让我去瞧他呀 倒叫我呀没有啥拿呀 嗯咳哎哎呦
买了一对鸡 买了一对鸭 葫芦岛的螃蟹 辽河的虾呀 捎带两个大西瓜呀 嗯咳哎哎呦
辽宁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