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0单元 总复习(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10单元 总复习(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2 11:18:55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3课时 克和千克、图形的运动
第10单元 总复习
学习目标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基本现象。
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几种秤?
克与千克
1枚2分硬币约重1克。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1克有多重
大约重1克的物品还有:1枚校徽,1粒钮扣,2粒黄豆……
克与千克
1千克有多重?
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千克。
1000枚
大约1000克
1千克=1000克
克与千克
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
×
图形的运动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图形的运动
有的数字也是轴对称图形。
0 1 2 3 4 5 6 7 8 9
0
8
图形的运动
有的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
A C D F G M Q T
D
A
C
M
T
图形的运动
汉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







……
图形的运动
说一说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平移
旋转
平移
平移
旋转
旋转
图形的运动
涂出 平移后的图形。
图形的运动
在剪的过程中,有轴对称图形吗?
图形的运动
在这些活动中,你能找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图形的运动
基础练习
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50( ) 4( ) 450 ( ) 100 ( )

千克


基础练习
说出三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30
35
65
基础练习
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蓝色。
条数
颜色
红色
没涂色
1
4
蓝色
4
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复习了克与千克、图形的运动,对这几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共12张PPT)
第4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第10单元 总复习
学习目标
1.深化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知道改用什么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答难题。
每人找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卡片。

乌龟

卡片动物有:老虎,小狗,小白兔,乌龟
要求:每人找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卡片。
数据收集与整理
统计时用的方法
方法(1): 正 正
方法(2): ●●●●●●●●●●
方法(3):
方法(4):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说一说:各种统计方法有什么不同
比一比:哪种统计方法最简单
数据收集与整理
统计时用的方法
答:“正”字共有五笔构成,
每有一人选一个动物的名称
就在相应的卡片下面写“正”
字的一个笔画,一共有多少笔
画就有多少人喜欢。
数据收集与整理
最喜欢的动物。
有谁知道为什么写“正”字呢?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一 正
数据收集与整理
最喜欢的动物。
“正”的笔画数目转换成数字形式如下:
8 10 16 5
数据收集与整理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跳绳 舞蹈 乒乓球 踢毽 其他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正

基础练习
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活动 跳绳 舞蹈 乒乓球 踢毽 其他
人数
(1)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本校应多准备哪种体育器材?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0
14
15
25
9
本校应多准备毽子和跳绳。
基础练习
(1)喜欢( )的人最少。
(2)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游泳的( )人。
跳绳
根据表格完成下面的问题。
体育项目 跑步 跳绳 游泳
喜欢的人数
少4
12-8=4(人)
答: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游泳的少4人。
12
8
10
基础练习
复习了数据收集与整理,更加清楚的了解整理与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共24张PPT)
第2课时 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0单元 总复习
学习目标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1.让学生在回顾中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4×4÷8=
72-4×8=
30÷5+29=
7×(35-30)=
48-28+32=
(17+11)÷7=
2
40
4
35
52
35
16
32
28
6
20
5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混合运算
4×6÷8=
3
24
72-5×8=
32
40
(25+17)÷7=
6
42
30÷5+29=
35
6
28-18+32=
42
10
7×(26-20)=
42
6
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混合运算
18+27÷9 4×8-3
(18+27 )÷9 4×(8-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1
3
45
=5
32
=29
5
=20
小结:在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混合运算
26个
19个
(26+19)÷5
=45÷5
=9(个)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5. 解答正确吗?
4. 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3.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平均每个筐里装几个桃子?
混合运算
8×3-10
=24-10
=14(瓶)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
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5. 解答正确吗?
4. 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
3. 说一说你的想法。
混合运算
还剩多少瓶?
我们小组拿走10瓶。
估一估有多少个气球。
你是怎样估的?
我先找一个
标准,再看
有几个这样
的标准。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
你会表示其他的
数吗?
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的数吗?
我用算盘来表示九千九百九十九。
我用阿拉伯数字写2700。
二千七百 九千九百九十九
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
六千零五 二千八百零六
万以内数的认识
读作:
写作:
3 7 4 5
2 0 8 0
6 0 0 9
三千七百四十五
二千零八十
六千零九
万以内数的认识
要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数字,就在那一位上写0。
高位读起,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说一说这三个数的组成。
3745
2080
6009
3746 3747 3748 3749 3750
2081 2082 2083 2084 2085
6010 6011 6012 6013 6014
在下面各数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
7200
7900
8500
9000
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
在 里填上“>”或“<”。
456 4003
2056 1803




2056 2065
9999 10000
万以内数的认识
480本故事书
646本科技书
520本连环画
连环画比故事书多,比科技书少!
万以内数的认识
=49+25
=74
=7×8
=56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68-19+25 42÷6×8
算一算,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基础练习
=64-8
=56
=53+27
=80
64-56÷7 53+3×9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
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一算,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基础练习
=81-16
=65
=54÷9
=6
81-(40-24) (18+36)÷9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算一算,说一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基础练习
6000+2000=
6200
8000
6000+200=
5900-5000=
900
5900-500=
5400
计算下面各题,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基础练习
6000
80
4000
300
8
请你填一填。
基础练习
算一算、连一连。
基础练习
(1)妈妈买一台电视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了多少钱?
800+4000=4800(元)
2980元
800元
答:妈妈买一台电视和一台洗衣机一共花了4800元。
4000元
请你算一算。
基础练习
(2)你能估计一下妈妈要买一台电脑和一台电视
大约要花多少钱吗?
我是这样想的:一台电脑2980元大约是3000元。
3000+800=3800(元)
答:妈妈大约要花3800元。
2980元
800元
4000元
请你算一算。
基础练习
进一步复习了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加深了对这些数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共16张PPT)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2.能更熟练的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表内除法
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我是一个一个分的,分完后每盘放5个。
方法一:
表内除法
5
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个。
5
方法二:
我先每盘放2个,再每盘放3个,分完后每盘放的就是5个。
表内除法
20个玉米,每袋装4个,可以装( )袋。
5
表内除法
20÷4=5
20 ÷ 5= 4
我是这样想的:把20个气球平均分成4份,每份5个。
我是这样想的:20个气球,每份5个,可以分成4份。
…商
…除数
…被除数
表内除法
11朵花,每人分5朵,可以分给( )人,还剩( )朵。
11÷5=2(人)……1(朵)
5
2
1 0
1
…被除数
除数…
…商
…5乘2的积
…余数
余数表示按要求分完后剩下的花朵数。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 1
有余数的除法
二、巩固练习
5
35
36
7
1
36是被除数,7是除数,
5是商,35是7乘5的积,
1是余数。
72除以8表示把
72平均分成8份,
每份是9。我想的是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
基础练习
想:(六)七四十二
想:五(七)三十五
我是这样想7乘几的,
积小于43又最接近43。
×7<43 38> ×5
7
6
我是这样想5乘几的,
积小于38又最接近38。
说一说方框里最大能填几。
基础练习
三、能力提高
24÷4=6(个)
24个娃娃,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 )个。
4个盒子,每盒装6个娃娃,6×4=24(个),正确。
6
基础练习
24个娃娃,装在5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 )个,
还剩( )个。
24÷5=4(个)……4(个)
4
4
基础练习
我知道了:有8个碗、14根筷子;问题是“这些碗和筷子可以给几位客人用”。
我是这样想的:先算筷子够几人用,14÷2=7(位),7<8,所以可以给7位客人。
可以给几位客人?
基础练习
这些袜子的质量都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我知道5双袜子20元,3双袜子15元,一双袜子6元,2双袜子10元。
我是这样想的:
20÷5=4(元),每双4元;
15÷3=5(元),每双5元;
10÷2=5(元),每双5元;
4<5<6,所以买20元5双的袜子最划算。
基础练习
复习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更深入的了解了除法的魅力,熟练的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