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五 第一节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习题讲解(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五 第一节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习题讲解(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08: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习题讲解
------提高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
人民版必修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四条航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能力目标:提升材料类习题的审题能力和问答题的作答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理解客观上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
题号 答案 正答率 | A | B | C | D |
--------------------------------------------------------------------------------------------------------------
A:1 C 48.6% | 34.3% 24 | 17.1% 12 | 48.6% * 34 | 0.0% 0 |
2 A 68.6% | 68.6% * 48 | 15.7% 11 | 5.7% 4 | 8.6% 6 |
3 C 34.3% | 28.6% 20 | 27.1% 19 | 34.3% * 24 | 8.6% 6 |
4 B 88.6% | 0.0% 0 | 88.6% * 62 | 7.1% 5 | 4.3% 3 |
5 B 91.4% | 5.7% 4 | 91.4% * 64 | 0.0% 0 | 2.9% 2 |
6 C 50.0% | 20.0% 14 | 22.9% 16 | 50.0% * 35 | 7.1% 5 |
7 D 40.0% | 11.4% 8 | 21.4% 15 | 27.1% 19 | 40.0% * 28 |
8 A 17.1% | 17.1% * 12 | 47.1% 33 | 27.1% 19 | 8.6% 6 |
9 B 20.0% | 21.4% 15 | 20.0% * 14 | 10.0% 7 | 48.6% 34 |
10 C 77.1% | 7.1% 5 | 14.3% 10 | 77.1% * 54 | 1.4% 1 |
11 B 70.0% | 1.4% 1 | 70.0% * 49 | 20.0% 14 | 8.6% 6 |
12 C 47.1% | 8.6% 6 | 10.0% 7 | 47.1% * 33 | 34.3% 24 |
13 B 94.3% | 2.9% 2 | 94.3% * 66 | 1.4% 1 | 1.4% 1 |
14 A 80.0% | 80.0% * 56 | 2.9% 2 | 8.6% 6 | 8.6% 6 |
15 B 64.3% | 14.3% 10 | 64.3% * 45 | 11.4% 8 | 10.0% 7 |
16 A 87.1% | 87.1% * 61 | 1.4% 1 | 1.4% 1 | 10.0% 7 |
17 B 74.3% | 1.4% 1 | 74.3% * 52 | 21.4% 15 | 2.9% 2 |
18 A 98.6% | 98.6% * 69 | 0.0% 0 | 1.4% 1 | 0.0% 0 |
19 D 37.1% | 5.7% 4 | 27.1% 19 | 14.3% 10 | 37.1% * 26 |
20 A 75.7% | 75.7% * 53 | 5.7% 4 | 12.9% 9 | 5.7% 4 |
21 B 35.7% | 35.7% 25 | 35.7% * 25 | 17.1% 12 | 7.1% 5 |
22 A 58.6% | 58.6% * 41 | 11.4% 8 | 17.1% 12 | 12.9% 9 |
23 A 98.6% | 98.6% * 69 | 0.0% 0 | 0.0% 0 | 0.0% 0 |
24 B 41.4% | 15.7% 11 | 41.4% * 29 | 41.4% 29 | 1.4% 1 |
25 A 25.7% | 25.7% * 18 | 24.3% 17 | 20.0% 14 | 28.6%
技巧总结---审题

审题定位强调一个“准”字。要在以下几方面要下功夫:
(1)审定提示语,即解答方式词
(2)审定答项语,即所要回答的情况、经过、内容、原因、结局等。
(3)审定主干语,即题目的中心
(4)审定限定语,即时间、空间、数量、角度、频率、程度等方面的限制词
(5)大题审赋分
小组讨论
要求:
1、找准关键词:即限定语、主干语,重新审视答案
2、重新审视答案,找出做错原因
3、时间3分钟

1.C 3.C 7.D 8.A 9.B 12.C 19.D 21.B 25.A
1.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B.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C.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D. 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c
3.“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约四倍……(在这场运动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还有缴纳定额货币地租的富裕佃农。”材料所述的这场运动( )
A. 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B. 使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C. 引起了欧洲阶级关系的变动
D. 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7.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B. 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C. 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D. 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
D
8.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
A.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 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 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A
9.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B.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C. 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D. 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B
12.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c
19. 哥伦布与麦哲伦航海活动的共同点是( )
① 他们都得到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② 他们都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③ 他们都相信地圆学说向西航行
④ 他们都横渡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D
21.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B
25.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斤胡椒不到3 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 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 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 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 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A
行文作答过程中,我们应该按照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第9、第10条能力要求,即“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以体现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此外,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
技巧总结---作答
【材料一】 “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哥伦布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结合哥伦布生活的时代,分析与这种动机相关的其他社会背景。8分
目的:获取黄金。 背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传统的商路受阻;地圆学说的流行;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至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很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分
①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
②促进了世界物产(文明)的交流和传播
(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③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人类走向整体世界
影响:
①美洲开始沦为欧洲殖民地;
②促进了世界物产(文明)的交流和传播(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③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人类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④人类走向整体世界。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分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分
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亚非拉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附属地位(或者亚非拉给世界市场提供原料、资金和市场)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1)为何当时的欧洲人会对东方有如此怪异的印象? 2分
13-15世纪,由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地中海航路,丝绸之路中断,东西方交流停滞,所以对东方充满着神奇而虚幻的主观臆想。

材料二:直至15世纪,欧洲的世界地图也很简单:基督耶稣高高在上俯视世界,从诺亚方舟洪水退却之后,诺亚三个儿子分别居住欧、亚、非三洲成为各洲始祖。地图上用圆规画出网状,网状内有代表城市和王国的旗帜与城堡,所谓“世界”即以地中海区域为主要范围的世界。
(2)为何欧洲人在15世纪前会绘制如此的世界地图,并坚持地中海中心的世界观?4分
①受基督教和《圣经》的影响
②15世纪之前的欧洲,教皇统治着地中海区域为中心的欧洲版图
③地中海是传统商路的中心
课堂总结

1、审题定位强调一个“准”字。做到四审定:
(1)划准提示语
(2)划准答项语
(3)划准主干语
(4)划准限定语
2、把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
3、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