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叫XX,来自XX中学。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青春的旋律》第一课时《爱的奉献》。
【说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意图、 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属于自选歌曲演唱部分,《爱的奉献》是本单元的第一首歌曲,表达了编者希望学生通过歌曲的学习懂得: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爱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爱的奉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自信的独唱或与其他人合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爱是奉献不是索取,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3)教学重点:鼓励学生以真挚情感大方自然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能全身心地投入各种活动中体验和感受。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音乐学习,在歌曲的学习和演唱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在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上仍存在一定的欠缺。本节课就是利用爱——这一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来让学生增强理解歌曲含义以及表达歌曲内涵的能力。
【说教材处理】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此类抒情歌曲的演唱方法,准确把握歌曲的意境,导入部分利用同主题的《让世界充满爱》作为背景音乐加上教师动情的讲述,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以便使学生自然的过渡到歌曲的学习上来。在新歌学习部分,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根据音像资料进行模仿,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再由学生充当小老师来点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更生动,更有趣。
【说教法、学法】
(1)教法分析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过程中自主掌握歌曲的演唱,并能对歌曲进行初步的艺术处理。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引导法、对比法、讲解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穿插渗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达到最佳效果。
(2)学法分析
如果说作者是歌曲的第一创作者,那么演唱者就是歌曲的第二创作者。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更好的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模仿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的大致教学流程为:课前在背景音乐中,教师动情讲述全国人民和台湾同胞共同面对风灾的事迹导入课题,接下来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探究,通过一系列的模仿、问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的掌握歌曲的演唱以及艺术处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演唱,通过学生点评来巩固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爱心感悟”的活动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我的具体教学流程是:
(一)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对我国宝岛台湾遭受重大风灾的图片,伴着音乐我动情的说到:“今年,我们的宝岛台湾遭到了台风‘莫拉克’的侵袭。在飓风呼啸声中,台湾人民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就当他们惊慌失措时,我们的祖国人民向他们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台湾人民坚强的挺过来了。爱是一种力量,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这样的事,面对这些,你有怎样的感触呢?”接下来请两位学生发言后,我总结到“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分享、爱是荣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爱的奉献》”。(二)新歌模仿
简单的歌曲介绍后,进入新歌学习环节。在新歌学习过程中,我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改进,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再加上这首歌曲大家都很熟悉,因此,模仿过程不会太难。虽然模仿可以使大部分的学生学会歌曲,但仍然可能会存在问题:课本上有看不懂的乐理知识;颤音记号、倚音的演唱;节奏、旋律问题等等。
(三)问题探究
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后,我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讨论,并让他们将遇到的问题表述出来,学生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第一乐段节奏的把握上。如第一句的“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在类似的乐句中,学生对休止符难以掌握。我将这些问题作为重点在全班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融会贯通。新歌的学习已经初步完成。这时,我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并轻声跟唱,加深印象。
(四)分析指导
然后,我鼓励学生单独演唱并请学生点评,学生会给出很多意见,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开始时学生讲述的爱的含义,指导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怎样在情绪变化上、速度和力度上以及结束句上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让歌曲得到第二次创作。接着我又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仔细欣赏,去体会演唱者所表达的情感,再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通过反复的欣赏和自我练习,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和对歌曲的处理上有了一定理解。此时我便请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演唱:有独唱、小组唱等,并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点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了歌曲情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歌曲艺术处理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
趁着欢乐的气氛,我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拓展延伸部分——“爱心感悟”活动。“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关心的事。当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时,你会怎样做呢?”这一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学生发言过后,我进行归纳总结:“爱是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的一种奉献,一种付出。今年,我们祖国母亲60华诞,在国庆阅兵式中,不论是少年合唱队两个多小时保持微笑的演唱,还是人民子弟兵为了接受检阅而进行的刻苦训练。这些都是他们对祖国的爱,他们都以能为祖国奉献爱而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我们的国家也因为有了无数奉献者而充满希望!”此刻,学生的爱国情绪得到很好的调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最后,全体师生同唱《爱的奉献》,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歌曲的学习。
(六)课堂小结
接下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所在。比较完整的归纳和小结标志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已圆满完成。
【说板书设计】
为了表现教学流程,我设计了如下板书,该板书形象、生动、具体、合理,体现了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教学评价】
这节课我从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贯彻了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教学理念,以教材为平台,鼓励学生从模仿中发现歌曲艺术处理的方法,并用自己的方式表演出来。全过程学生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整堂课显得非常的生动和活泼,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人对这节课的思考,敬请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