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精神

文档属性

名称 梅竹精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0-10-13 12: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梅竹精神
一、基本说明
1模块: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2年级:初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课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体会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2、使学生能简单把握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浓淡关系。
3、发展个性,理解中国画托物言志,传达人文精神。
2、内容分析:本课是学习中国画,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画托物言志,以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比较讲究,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引导学生协同探究的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中国画表现水平差异明显,对学习中国画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以及中国画水墨表现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观看录像与老师示范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临摹,思考、讨论,探究。最后创作出优秀作品,体会和感受中国水墨画的魅力,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投影:推出一首赞美梅花的诗。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导入: 同学们,老师一直很欣赏的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 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已是悬崖百丈冰,   待到山花烂漫时,犹由花枝俏。     她在从中笑。同学们,这首诗是歌颂了什么 是谁写的 象征着什么 寓意着什么 学生齐诵;毛主席的诗,《咏梅》 学生解答并可提出问题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梅竹精神课程有所了解,在心里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初步印象。探究梅竹有那些精神。
欣赏 投影:展示梅花优秀作品,进一步使学生进入托物言志,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梅花在严寒中开放。它倔强的枝干好似铮铮铁骨,纤柔的花朵在寒风中飘散着清香。人们心目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着高洁挺拔的不屈的精神。人们通过赏梅、咏梅、画梅来表达心灵中美好的意愿。人们通过赏梅、咏梅、画梅来表达心灵中美好的意愿。梅花的品格傲骨凌雪的坚强意志高洁挺拔的不屈精神 设问:还有那些诗词,音乐是歌颂梅花的。播放《梅花三弄》背景音乐。 这个欣赏教学设计,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从文学,音乐中体验艺术之魅力。
观看课件、录像《画梅》片断 师:怎么画梅花 了解梅花(课件展示)讲解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高可达5一6米。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小枝细长。叶宽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短。花梗短,生于1、2年生枝梢,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多在早春1一2月先开花,后发叶。核果近圆球形,黄色或带绿色,5-6月成熟。梅花又名“五福花”,她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师的“用笔”和“用墨” 1学生认真观察大师的“用笔”与“用墨”。2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作品找梅花的各方面特征。做到“胸有成梅”。 让学生们产生尝试用中国画工具,学习运用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来画梅花的欲望。
老师示范 画梅步骤 第一步 .动笔前,想好布局,最好做到“胸有成梅”再下笔构思 第二步 深入刻画 A.画干:酌浓墨画老干暗部的边缘线,要注意枝干的转折,画亮部枝干的边缘线时要把笔上的墨吸干,尽量让留在笔上的墨少而淡。画树皮时要把笔上多余的水吸干,然后酌浓墨由暗至亮皱檫。 B.点花:分点深花和点浅花,点深花墨要浓、点浅花要用淡墨。 C.画花蕊和小的枝干 D.画背景(背景可以最先画也可以最后画,这要根据画面来安排) 第三步 落款 钦印 1、学生在教师边讲边示范下思考怎样表现梅花特征。 1 老师示范教学,让老师的德才魅力去亲和学生。2学生潜移默化,感受和了解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魅力。
协同探索 分学习组讨论。 1画梅花枝干; 画梅枝干要“嫁女”,你能从作品中找出这一规律吗? 2找出作品书法“用笔”、中锋、侧锋、等用不同线条的表现。有那些规律。 3画梅花花朵: 1探究勾花中花瓣朝向和前后关系。 2点朵时花瓣采用“二次蘸墨法” 找笔锋到笔肚、笔根的浓淡关系探讨怎样“用墨” 学生讨论中由组长记录,推荐一名同学在组作总结发言。 1、根据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胸有成梅”的重要性。 2、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对“画梅”受众不同,结果也不同。同时,同学们在争论中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 3、让学生在探讨中充分体会怎样“用笔”和“用墨”并结合个人学习经验深入思考。
课堂练习 学生动手画梅花-------临摹课本作品或范画(老师引导、听音乐《梅花三弄》) 注:1.画梅花的基本步骤 2.课堂纪律及卫生、资源的 节约。 老师巡视教学,及时表彰优秀作品和学生。 学生动手尝试传统绘画表现的乐趣。 学生在创作中由组长推荐一名代表准备上台 讲述。 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自己选择临摹作品,画自己喜欢的梅花。因材施教。也可以合作完成。培养协同探究,的学习习惯。
课堂总结作业返馈 实物投影:学生作品 教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本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点: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讲构图,讲用笔,讲用墨学生一起评价 回顾本课,根据学生作业讲评,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学生再回忆一遍,加深印象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教学课件比较充分,教学录像和老师示范使学生知道该怎样画梅。刚开始学生对画梅有畏难情绪,无从下手。看到录像大师表演和老师示范后,同学们蠢蠢欲动,个个欲试。都想尝试传统绘画表现的乐趣。
2、本堂课在协同探索讨论中非常激烈,例如:对于用吹画和指画算不算中国画?
讨论中老师要正确引导,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
3、本堂课内容较多,由于时间问题,有些探讨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前面环节要控制时间短一点。
4.、学生作画时要强调讲究卫生,辟免到处是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