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10时等噪声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 M、N两处噪声值向外迅速减小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盛行风的影响 B.绿化带的作用 C.河流的影响 D.声波传播自然减弱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2.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3.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住宅和绿地为主
C.丙功能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下图中X轴示意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职工的百分比,Y轴表示人均GDP(美元)。完成各题。
4.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箭头最有可能代表的是
A.原材料 B.资金和技术
C.高科技产业转移 D.人口迁移
甲为我国华北某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示意图,乙为环保学者提出的修改方案示意图(如图)。
完成下列小题。
6.绿化种植池内最适宜种植的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7.与甲相比,乙方案有利于( )
A.增加绿地 B.美化环境 C.节约土地 D.汇集雨水
8.环保学家提出修改方案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 )
A.热岛效应 B.城市内涝 C.交通拥堵 D.大气污染
9.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B.人口迁移
C.城市功能分区 D.交通条件的改善
读我国某年各省(市、区)城镇化、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图中三个城镇化水平高值区的城市群,它们的共同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B.多侨乡,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D.土地广阔,农耕业发达
11.造成北京、海南和西藏工业化率偏低的原因分别是( )
①经济结构和城市职能②开发晚③自然条件和工业基础差,技术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A.二环路 B.三环路 C.四环路 D.环城路
13.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种或某几种职能的。大城市往往承担多种职能,服务范围广,因此其人口规模大,城市等级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与图中大城市的形成条件最相似的城市是
A.济南 B.上海 C.拉萨 D.北京
15.影响城市规模和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是
①资源条件 ②交通条件 ③地理位置 ④地形条件 ⑤气候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关于二战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遥遥领先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低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D.全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已大大放慢
读图“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Ⅰ、Ⅱ、Ⅲ、Ⅳ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8.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较小 B.距市中心远
C.交通通达度高 D.地形较平坦
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
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
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
20.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
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
21.世界城市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以前 B.产业革命一-20世纪初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近年来,流动商贩作为非正规经济,其数量在城市内部呈线性增长态势。巨大需求是导致流动商贩的根源,城市用地性质及其代表的城市功能对流动商贩有显著影响,而宽马路对商贩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解决就业、服务社会和城市监管三者间的矛盾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千米,2013年常住人口384.1万。下图为在朝阳区498个社区中,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早市、午市和晚市聚集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 ( )
A.居民住宅 B.工业 C.娱乐康体 D.外事
23.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 )
A.党政机关附近 B.城市干道两侧 C.公园绿地内外 D.学校医院附近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24.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5.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 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 200万人口中有1 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
(2)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3)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7.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5408.8 1.6 47.4 51.0 40627
B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C 4340.9 19.5 40.0 40.5 6565
D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 ____,判断理由是 。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_______和_______,判断理由是 。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 。
28.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自然区:A_________;B_________;C和D同属于________;河流的名称:E______;F_______;C和D两个亚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图中ABCD四个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3)C和D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项地理要素重合___________(单选)。
A.400mm等降水线 B.600mm等降水线
C.7月份15℃等温线 D.1月份0℃等温线
(4)C和D的分界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单选)。
A.此线以北草地为主,主要发展畜牧业
B.此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此线以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线以南的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A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_______(单选)。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6)A、B两区内部的差异表现为:A_______,B_______(填地带性规律)。
29.读“某区域发展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图中所示地区空间结构的变化特点。
(2)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区域发展的早期,该地 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区域发展的中期, 比重迅速上升;在区域发展的晚期,三次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探索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下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 ???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
(3)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4)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发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B 7.D 8.B 9.B 10.C 11.A 12.B 13.B 14.B 15.A 16.C 17.A 18.C 19.C 20.B 21.D 22.C 23.D 24.A 25.D
26.(1)麻涌位于珠江口,产品便于出口;有城际轻轨、高速公路、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区际协作或区际联系条件好;劳动力资源丰富。
(2)①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②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③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④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
(3)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城市用地紧张;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27.
(1)A 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最低
(2)A B 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
(3)D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28.(1).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 青藏高寒区 (3). 东部季风区 (4). 黄河 (5). 长江 (6). 秦岭 (7). 淮河 (8). B (9). D (10). A (11). D (12). 经度地带性 (13). 垂直地带性
29.
(1)交通线路不断增多,交通网络不断完善。(2分)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周围出现卫星城。(2分)
(2)农业经济或第一产业(2分) 工业经济或第二产业(2分)
30.(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或问题②: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