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甘露》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小学美术
2、年级:五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美术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活动一
5、学时数: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水的不同的形态,明白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能力目标:用深色水彩笔在已经做好底色的作业纸上,画一幅《下雨了》的命题画。
情感目标:体会下雨时轻松的气氛,养成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雨景画面中构图的处理。
教学难点:(1)构图及画面处理
(2)雨的画法(油画棒,水彩颜料)
三、教学准备:课件、白色油画棒、深色彩色笔、水彩颜料、调色盒、小水桶、12号画笔、水彩画纸
四、教学过程:
课目 生命的甘露 活动一 五年级下册 第9课 执教 梁曦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激趣导入 1、教师直接从身后拿出已画好点的纸,这就是一张白纸,现在我在上面涂上颜色,请你们看看,纸上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 2、首先,挤出适量的颜料,多加水,并尽量将颜料调匀。注意颜色不要太深。 接着涂色,一笔接着一笔均匀的涂满整张纸,边缘也要涂到。 3、请大家猜猜这个效果像什么天气? 生:雨天 4、揭示课题:我们都知道下雨是自然现象,雨是水的形态,水还会以许多不同的形态来到我们的身边,滋润万物,是我们生命的甘露。 今天我们就学习怎样画雨景。 投影仪下演示 课件出示并板书课题
尝试体验 1、猜步骤: 看了我的示范,有谁发现了我的小秘密,我在涂色之前还做了什么? 表现雨应该先用白色油画棒,按一定的方向,斜斜的画出雨点,再涂上颜色。 2、对比发现: 同样是表现的下雨,大家觉得这四张画分别表现出怎么样的雨天呢? 3、小结反馈:我们可以通过画面的色彩以及雨点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画面表现了怎么样的雨。 4、小训练:请大家按刚刚学的方法,迅速地画出自己喜欢的雨天。调色时注意颜色不要太深。 5、反馈:点评部分学生的尝试作业。作者自己说说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雨。 6、人物的形态。 我们来看看,下雨天,人们会有什么变化? 7、回顾《风来了》人物动态。简单描述人物的动态。 8、学习活动:用深色水彩笔完成一幅《下雨了》的线描画。 9、构图演示:用小人物和背景,把教师已画好的雨,添成一幅完整的雨景图。 请一个学生上台添加。教师适当引导,注意人物的前后遮挡和方向。 还可以适当添画背景。教师添画背景。 课件出示并板书步骤 课件出示四张作业 课件出示小训练要求 课件出示四张照片 课件出示《风来了》人物动态
作业欣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同学表现了怎样的雨景?简单评述。 课件出示优秀作业
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流畅的线条, 以《下雨了》为题,运用画雨景的方法,画一幅人物形像生动,构图合理的命题画。 2、学生创作 3、教师巡回指导
展评作业 点评要点:谁画的雨景最有小雨的感觉?谁画的人物最生动?谁的构图最合理?
课后拓展 我们今天感受到雨带来的欢乐,雨下到地上,形成江、河、湖、水。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大地缺少了水会怎么?人类缺少了水又会怎样? 我们一定要保护水资源,珍惜我们生命的甘露。 课件出示缺水的照片
板书设计 生命的甘露 ——下雨了 画 雨点 涂 颜色 添 完整
五、教学反思
生命的甘露这一课是学习有关水的活动。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水的多样自然形态,在欣赏水的雨形态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画雨景。画人在雨中,关键是雨滴雨丝的表现。教学时我先用小魔术导入,看看白纸上有什么?我涂上蓝色颜料后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小训练的方法来掌握雨的表现方法。
雨形态表现好了,雨的场景就好办了。画雨景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下雨时雨滴下落时为什么会是斜线的,落到地面上的情形怎样,人打伞穿雨衣怎样表现等等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雨的观察了解及对雨的感受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烟雨朦胧隐约,暴雨砸落在地上、水中,产生响声、涟漪……我们可以在通过不同的人物动态,周围的景物会发生的变化去表现不同雨的场景。
最后,让学生通过画雨体会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并展开到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