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2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课件(2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2 13:29:58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实行过哪些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
农民交租交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导入新课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原因。
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地主、富农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贫农、雇农一个贫苦农民的住房地主收租封建土地制度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
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土地改革(1)开始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改革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革实质: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
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
制,借以解放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
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什么要废除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提示
思考“国家性质”和
“国家需要”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农民开会斗争地主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工业化铺平道路和巩固人民政权(4)改革目的:(3)改革地区:新解放区(5)土地改革的结果: 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6)土地改革的特点: 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 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经过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拓展延伸农民
土地
所有制地主阶级农民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不同点相同点土地
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新解放区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底性质: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重要的土地法小结观看视频,回顾所学,并概括说明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
(1950年10月
--1952年底)1. 原因2. 颁布:3. 内容:8. 成果:9. 意义(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
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课堂小结4. 起止时间:1950年--1952年底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①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