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音乐

文档属性

名称 汉族民间音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10-14 13: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 汉族民间音乐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演唱和对比分析,掌握不同体裁民歌(山歌、号子、小调)的特点 。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及发展,了解中国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区风格。
3.学生通过学习民歌了解民歌来源生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教学重点:
听赏不同体裁的民歌,掌握他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不同题材民歌的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展示台 钢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教师演唱湖南民歌《浏阳河》。
2、师生跟伴奏一起演唱,师生互动:用问答形式。(可用方言)
3、教师简介歌曲。
刚刚大家演唱的是我们湖南民歌《浏阳河》,民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多年前,《诗经》中就有了关于民歌的记载。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汉族的人口最多,分布地区极为广阔.今天,老师就领着同学们随着优美的旋律,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汉族民歌。
二、新课教学。
1、小调。
(1)听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小白菜》分析小调这种体裁的民歌风格特点。
(2)请同学们欣赏回答:
河北民歌《小白菜》、江苏民歌《茉莉花》、湖南民歌《浏阳河》的曲调和旋律风格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曲调细腻优美,旋律以曲折的级进为主。
(3)请同学们演唱《茉莉花》,并体会其结构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曲调概括小调特点: 1、表现手法:委婉。音乐性格曲折、细腻; 2、节奏节拍规整。 3、曲调多样,曲词明丽、婉转 。4、演唱形式多样。
(4)师生讨论以上三首歌曲的不同特点。
地域不同,各地的方言、文化、民俗民风对歌曲的影响。
2、山歌。
(1)欣赏陕北民歌《赶牲灵》。
出示歌名,设问:哪位同学从字面解释赶牲灵的意思?
解放前夕,黄土高原上的人们生活非常贫苦,男人往往靠赶牲灵给人运送货物谋生,这首民歌就是表现的家人对出外谋生亲人的思念。
聆听音乐,提出问题:
A这首歌曲在什么地方演唱的,旋律线起伏有什么特点?
起伏较大,表现了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的风景。
B歌曲音乐的风格与刚才听到的小调有什么不同?
比刚才高亢,嘹亮。
C歌词有什么语言特点?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
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2)老师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请同学们体会音乐结构特点。
师生讨论2首歌曲的共同点,概括山歌特点:
1、表现手法直接、坦率。音乐性格豪爽自由奔放;
2、节奏自由悠长;
3、曲调高亢;
4、演唱方式多样,独、和、对唱等高亢嘹亮,结构自由,多用衬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让学生用上学打招呼来体验山歌的音调特点。
(3)介绍山歌常见的类别: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4)师生讨论分析2首歌曲的不同特点。
《赶牲灵》 陕北(陕北、山西河套) 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 清新优美
(5)思考:同一种体裁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
地理环境是形成民歌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重要因素。
地方方言是形成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
生活方式、个性特点、地方风俗等也是形成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因素。
3、劳动号子。
(1)播放中国老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劳动号子。
观看影片,提出问题:
A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节奏和山歌相比有什么不同?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火热的生产场面,节奏短促。热烈,欢快
B电影歌曲2个不同的领唱节奏造成什么不同的效果?
劳动效果不同。
C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一唱众和。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概括劳动号子特点:在劳动时演唱,一领众和,铿锵有力。
(3)劳动号子:
音乐有很重要的实用功能。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板车号子,船夫号子,打麦号子等等。(不同的劳动形式产生不同的劳动号子)。
作用: 调剂、振奋精神,协调动作,组织劳动。
音乐特点:强调节奏,大多是同一节奏型贯穿始终。音乐特点受劳动强度的制约。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4)学生分组为下周运动会编创最强“拉拉队”——加油号子。
(5)学生上台展示,师生小评。
三、课堂练习。
欣赏几首民歌并说出分别属于哪种体裁。
《船工号子》 ——号子
《太阳出来喜洋洋》——山歌
《四季歌》 ——小调
《山歌好比春江水》——山歌
四、教学总结。
1、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人民的心声,他们有对劳动的歌颂,对爱情的赞美,对黑暗社会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根据以上欣赏的民歌,我们能从一下的方面概括出民歌有什么特点吗?
(1)口头创作,来源于日常生活,多以具有浓郁的乡土气。
(2)演唱形式多样,音乐风格多次多彩。
(3)汉族民歌结构短小,多采用地方方言。
五、教学延伸。
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较有影响的音乐作品。
1、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2、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花絮片段。
3、歌剧《图兰朵》选段。
民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瑰宝,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些优秀的曲调传承下去。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听、看、说和表演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家乡民歌的演唱,更加加深他们对本节课传授的知识掌握、技巧、技能的培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