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
1.看拼音,写词语。
水手开怀的笑声,使得猴子更加fàng sì( )地sī yǎo( )帽子,这一行动激怒了孩子。猴子又爬上wéi gān( ),逗孩子生气,孩子气得失去了理智,走上了桅杆最高的横木上,处境十分危险。幸亏船长用打hǎi ōu( )的枪miáo zhǔn( )孩子,逼迫他跳海,才让他安全脱险。
2.下列词语中的“模”与“模仿”的“模”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模板 B.模具 C.模样 D.模拟
3.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量词。
一( )炮弹 一( )爪子 一( )横木 一( )步枪 一( )帆船
4.根据课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 )平( )静 ②( )( )不得 ③心( )胆( ) ④龇牙( )( )
(1)写出词语①的反义词:____________。词语①中“平”和“静”是一对近义词,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a.这一天(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b.孩子( ),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
c.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 ),光着头站在那里。
5.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说明孩子所处的境地。
A.绝境 B.乐境 C.险境 D.窘境
(1)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 )
(2)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
(3)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
(4)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
6.课文综合回顾。
(1)本文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用合适的词语表现事情起因的发展过程。
( )的水手→( )的猴子→( )的孩子
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判断下列根据画“____”的部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孩子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无法从横木上下来,可能会摔到甲板上。( )
②如果人群中再有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就可能会吓得摔到甲板上。 ( )
③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可能会失足摔到甲板上。 ( )
④如果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可能会轻松地转身并从桅杆上下来。 ( )
(2)有人说画“ ”的部分可以改为“孩子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你认为可以吗?请你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到水里。下面哪一项不是船长已经考虑到的? ( )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掉到水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这反映出船长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小练笔。(选做题)
请你展开想象,从下面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试着围绕其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一下孩子被救上来后会发生什么。
孩子和船长 那个逗猴子的水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生活实际完成练习。(选做题)
如果船长没有出现,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能让孩子安全地回到甲板上吗?请你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7跳 水
1.答案 放肆 撕咬 桅杆 海鸥 瞄准
2.答案D
解析 “模”表示规范、仿效、模范、模特儿时读“mó”,表示模子、形状、样子时读“mú”,因此,“模样”“模具”“模板”的“模”都读“mú”,“模拟”与“模仿”的“模”都读“mó”,所以本题选D。
3.答案 示例:颗 双 根 支 艘
4.答案 ①风 浪 ②哭笑 ③惊 战 ④咧嘴
(1)示例:波涛汹涌 见多识广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2)a.① b.③ c.②
5.答案 (1)B (2)D (3)C (4)A
解析 从“笑得很开心”可以看出是“乐境”;从“哭笑不得”可以看出是“窘境”;从“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可以看出是“险境”;从“也难以回转身来”可以看出是“绝境”。
6.(1)答案 俄 列夫·托尔斯泰 示例: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2)答案 示例:哈哈大笑 更加放肆 哭笑不得
7.(1)答案 ①√ ②√ ③√ ④×
(2)答案 不可以。理由:①“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是侧面描写,体现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②“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孩子本来注意力是放在帽子上的,听到叫声才往下望,然后两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使孩子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了。如果删去,情节就会不连贯。
(3)答案 B 思维敏捷、考虑全面、遇事情不慌张、爱护孩子
8.答案 示例:
孩子和船长:
“爸爸!爸爸!你在哪里?”孩子睁开了眼睛,眼中含着泪水,委屈地叫道。
船长紧紧地抱着他,哽咽地说:“孩子,别怕。你已经安全了!你不要再爬那个桅杆了,多危险啊!”
孩子用力地抱着船长,说:“嗯,我再也不贸然行事了。”
那个逗猴子的水手:
那个逗猴子的水手紧张得发白的脸色终于恢复了些红润。他边拍着胸脯,边庆幸地说:“幸好你没事,不然我怎么向船长交代啊!如果今天不是船长机智,想了妙法救你的话,那不知道多危险呢!我为今天逗猴子的行为向你道歉,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做了。”
9.答案 示例:派几个水手上去营救孩子,剩下的水手分成两组,一组回去拿棉被等软的东西铺在甲板上,另一组用渔网在下面接着孩子,以防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