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2 23: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
一、选择
1.下列词语中的“陷”与“于物无不陷也”中的“陷”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陷到泥里 B.两眼深陷 C.弥补缺陷 D.无不陷之矛
2.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 遵守 B.道旁李 道路
C.问其故 缘故 D.弗能应 应答
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④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就难以回转身来。
B.因为孙膑合理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所以田忌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C.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D.即使孩子跳进海里,也比摔到甲板上安全一些。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其人/弗能应也。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2)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3)孩予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A.动作 语言 心理 B.神态 语言 动作
C.语言 外貌 神态 D.动作神态 心理
7.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131岁 B.151岁 C.121岁 D.141岁
二、填空
1.读拼音,写字词。
老虎和狮子的máo dùn( )整个动物界都知道。它们俩谁看谁都biè niu( )。一天它们在路上偶遇了,老虎miao( )了狮子一眼,狮子就瞪着老虎。它们mó quán cā zhǎng( ),然后打了起来。最后老虎yíng( )了,它用爪子gōu( )住狮子,挑dòu( )它,fàng sì( )地笑了。
2.解释下面的加粗字。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2)誉之日
3.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出谋( )( ) 兴( )勃勃 不动( )色
( )笑不( ) 风平( )( ) 龇牙( )嘴
心惊胆( ) ( )有成( )
(1)当一个人态度镇静,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时,我们可以用______来形容他,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
(2)选词填空。
①马戏团中表演的高空走钢丝绳节目让人看得______。
②哥哥______地说:“你尽管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三、按要求做题
1.完成句子练习。
(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照样子,选择一种生活中的体验写一写,突出时间过得漫长)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标点符号2处,错别字5处,语病1处)
王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一次试卷发下来,我接过试卷看了一眼,“99分”,便顺手把卷子塞进书包。王老师说:“你有一道题错了,改正了吗。”我慢不经心的回答:“没有。”王老师严历地说:“马上改,不要放过一道错题。”我只好拿出试卷,把错题从做一遍。从此,我端正了有错毕改的好习惯。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自相矛盾》选自《______》,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
(2)《跳水》是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的作品,文章主要讲述了______的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的船长。
(3)“娉婷及笄女公子”恰好用来形容芳芳,芳芳今年______岁了;她的堂哥今年刚二十岁,正值____之年;她的爸爸今年四十岁,正是______之年。芳芳希望爸爸能健康地活到一百岁,也就是______之年。
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 ______比作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4)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四、阅读
聪明的拿破仑
有一次,拿破仑骑马来到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了一阵紧急的呼救声。他策马扬鞭,朝着传来叫喊声的湖边跑去。
只见一个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了水里,正往深水当中漂移,距离岸边已有30米。岸上几个士兵无可奈何地叫喊着,慌作一团,他们当中谁也不会游泳。
“他会游泳吗?”拿破仑赶来问道:
“他只能划几下,现在不行了,漂到深水里,刚才喊救命哩!”一个士兵回答说。
拿破仑应了一声,随即从侍卫手里拿过一支手枪,并大声向落水的士兵喊道:
“赶快游回来,你还往当中游什么?再往前去,我就枪毙你!”
说完,果然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的士兵,或许是听到了岸上威胁的话,或许是听到了前方子弹入水的响声,猛地转过身来,拼命地划着;竟然很快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得救了,同伴们都很高兴。这时他们才发现,站在他们身边的竟是拿破仑皇帝。被救的小伙子神色慌张,赶忙向皇帝行礼。他不解地问:“陛下,我不慎掉到水里,快要淹死了,您还要枪毙我,这是为什么呀?真把我吓坏了,您的子弹差一点就打中我了!”
拿破仑笑着说:“傻瓜!如果不吓你,你才真的要淹死哩!你再往前漂去,越漂越远,你就再也游不回来了。这是一个荒野深湖,周围没有居民。你看,这里几个人有谁能下水救你呀?经过这一吓,你不就自己游回来了吗?”
经他这么一说,士兵们这才明白过来,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危急——( ) 恐吓——( ) 束手无策——( )
2.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补全故事内容。
不会游泳的士兵掉进湖里,正向深水‘漂移→______→______
3.拿破仑开枪的原因是什么?( )
A.士兵不听指挥,拿破仑想枪毙这个士兵。
B.士兵在湖里游泳.拿破仑想和他开玩笑。
C.士兵不小心掉到河里,快要淹死了。拿破仑想用开枪的办法吓唬士兵,让他往回游。
D.拿破仑很生气自己的士兵竟然不会游泳,想通过吓唬他让他学会游泳。
4.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______”画出来。
5.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效益不好,便出了一个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请你用短文中的思维模式,给这个餐厅想一个解决办法。



五、写作
有一天早晨,你睁开双眼,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这是什么地方呢?接下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赶紧开启穿越之旅,将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吧!





答案:
一、
1.D 2.A 3.C 4.A 5.D 6.B 7.D
二、
1.矛盾 别扭 瞄 摩拳擦掌 赢 钩 逗 放肆
2.(1)卖。 (2)称赞,赞美。
3.划;策;致;声;哭;得;浪;静;咧;战;胸;竹
(1)不动声色;神色自若
(2)心惊胆战;胸有成竹
三、
1.(1)什么都不能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示例:大家都在屏幕前等待看最新的电视节目,感觉三十秒钟的广告永远没有尽头。
(3)
2.(1)韩非子·难一;说话、办事情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不能故意夸大事实
(2)俄;列夫·托尔斯泰;一只猴子引逗孩子爬上桅杆而使孩子处于危险境地,船长用枪逼孩子跳入大海,最后化险为夷;冷静、机智、果断
(3)十五;弱冠;不惑;期颐
3.(1)示例:跳水
(2)孩子;炮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落水的速度快
(3)因为大家的心情非常焦急,担忧孩子,所以觉得时间很漫长。
(4)孩子跳入海中,水手们可以救他,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四、1.紧急 威胁 无可奈何
2.拿破仑开枪威胁士兵游回来 士兵游回岸上得救
3.C
4.当我们对眼前的困境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5.示例:吃剩的食物茌规定范围内,就奖励餐厅优惠券,供下次就餐使用。
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