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课件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版课件必修三 第四单元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课件 (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08: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课标要求: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瓦特改良实用蒸汽机之前的主要发明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遇到了什么阻碍?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大规模的工厂一个接一个建造起来,但这时的动力主要是利用河流里的水力,在这方面,有很多缺点,因为工厂都必须建在河流湍急的偏僻的山谷等处。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动力问题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人们都希望找到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不同机器。
主要表现 年 代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



域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69 水力纺纱机 英国 阿克莱特
1779 骡机(水力) 英国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第一台成功
运作的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制造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只能用于矿井排水。


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
⑴冷凝管单动式蒸汽机:
18世纪60年代,在蒸汽机的汽缸之后加了一个冷凝管,大大减少了热量浪费,效率成倍增长;但是,它还是不能驱动工厂里的机器。
⑵联动蒸汽机:
80年代,将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还在蒸汽机上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于是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1705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纽可门机的缺陷:热量浪费太大,效率不高;只有简单的往复式线性运动。
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
1769年,瓦特在前人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并取得了专利。经过十多年的改进探索,1782年,他又制成了功效更高的复动式蒸汽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成就, 1784年以后,蒸汽机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7世纪末,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科学技术为生产提供许多发明和 发现
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机器应用
及其生产成为可能。
1、背景:
政治:

经济:

技术:
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
万能蒸汽机
早期蒸汽机主要用于哪方面?促使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早期蒸汽机只能用于矿井排水
工业革命开始后,社会生产对于动力的需求
问题探究
3、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纺织、采矿、冶金、造纸、交通运输等
2、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出现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富
3)促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手工工场→工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城市化进程开始,出现工业国家;
5)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日益联为一体;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蒸汽时代”到来的影响
⑴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⑵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⑶经济机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⑷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
⑸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形成
⑹社会意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三个自由)
⑺世界市场: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⑻消极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结
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资源浪费等.
工业革命
瓦特蒸汽机与工业革命 有什么关系?
瓦特蒸汽机
动力需求
促进
加快
问题探究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电气时代)
(一)过程
1、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2、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使用——电力成为新能源
3、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不同地方人使用电
4、电器的发明
(二)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完善和改进:
发电机的发明和改进:1866年德国 西门子
电动机的发明和改进:1873年比利时 格拉姆
(2)长距离输变电技术的成熟;
(3)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

材料一: 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二: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材料三:

19世纪巴黎路灯
20世纪初的纽约街头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三)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时代为何称为“电气时代”?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促进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
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和资本集中促成
垄断组织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③社会财富大大增加和人类生活丰富多彩。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概念诠释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发明人莫奇来和爱克特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的简称,英文全称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它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宣告诞生。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集成电路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
1、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
(1)背景
?①1946年,美国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②直接原因: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处于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促使美国加紧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过程
?①产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②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WWW是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亦作“Web”、“WWW”、“'W3'”,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环球网"等,常简称为Web。
■网络的主要功能■
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
网上聊天
信息导航
2、互联网的功用:
提供文件传输、电子信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出现。称为“第四媒体”。
3、互联网的特点: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具有界面直观、音色兼备、链接灵活和高速传输的特点。
大家好,我是唐三藏,奉唐王之命到西天取经,这一路上还真是艰辛哪~~
学校计算机教室
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化
今天是七月初七,终于又可以见织女啦~真不容易啊~
最近比较憔悴,哎,都是让美国人给害的,一言难尽啊~
惩奸除恶,为民除害,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美国出生:1955.10
学历:哈佛大二
供职机构:微软
职务:微软公司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资产:900亿美元,占了微软的21%
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
带来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发电机

法 国
襟翼滑架

德国
电气配线

西班牙
加、散热器

奥地利
下垂机头
英国

金属部件
比利时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病毒及网络安全问题
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
上网真有趣呀,就是鼠标太大,不好使~

(1)、互联网可提供许多服务,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各地发展,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
(3)、促进传统产业发展
(4)、改变人的工作、社会交往方式
(5)、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及社会稳定;
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③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4、互联网的影响:
办法:我们要兴利除弊
爱因斯坦得知美国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失败。”他甚至懊恼当时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一个修表匠”。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次科技的进步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共同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使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影响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环境问题等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经济形态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基本要素
土地、劳动力
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
知识、人才
可持续发展
2011-5-17
乌市54中杨露
*
探究:
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科技成果?
②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
①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材料: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思考:莱比锡大学学科的设置有什么趋势?给德国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认识?
趋势: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
影响: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认识:要加强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1)从发展的历程中概括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中国为何没有及时赶上近代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自然经济、闭关锁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顽固派的阻挠
国共内战、受到敌视、封锁、 “左”倾错误等
科学技术发挥的效益和作用取决于社会环境,
必须不断地创新科技发展环境,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经济因素 政治环境 思想基础
知识文化因素 个人条件 等
1.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蒸汽时代到来;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气时代”到来,
2.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3.不仅增加了社会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化进程加快。
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事例,简要谈谈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