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高一生物开学摸底考
人教版·A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考试范围:必修二前2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四川眉山期末)下列关于性状分离及分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相互影响
B.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固定的
C.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固定的
D.在雌雄动物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可能有着性别的差异
【答案】 D
【解析】 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相互不影响,A错误;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如果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则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一般较稳定,如果该性状在遗传过程中存在致死现象,则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不固定的,B错误;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有所不同,C错误;在雌雄动物的杂交实验中,如果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性状分离有着性别的差异,D正确。
2.(2019·德州高一检测)菜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无色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则第四年时,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答案】 C
【解析】 自花传粉说明自然情况下只能自交,Cc在自交3年后杂合子占1/8,而剩余的7/8中有一半是显性纯合子,一半是隐性纯合子,即各占7/16,故有色花占1/8+7/16=9/16,有色花菜豆与无色花菜豆的比例为9∶7。
3.豌豆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若让这一株高茎红花豌豆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9/16 B.8/16
C.4/9 D.8/9
【答案】 D
【解析】 由“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可知,该高茎红花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有9种配子组合方式表现为高茎红花,除AABB为纯合子外,其余8种均为杂合子。
4.水稻有香味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遗传因子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的“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亲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有香味的遗传因子为隐性
B.F2中无香味的植株全部自交,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为5∶1
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有香味“粤丰B”和无香味“320B”杂交,后代均是无香味个体,其自交后代F2出现性状分离,且无香味与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因而确定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且控制有香味的遗传因子呈隐性,控制无香味的遗传因子呈显性。F2中无香味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和Bb,比例为1∶2,2/3Bb自交后代中,产生有香味个体bb的比例为2/3×1/4=1/6,其余为无香味。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F2无香味植株所结种子中既有有香味也有无香味的有128株,约占2/3,故可知杂合子有128株。测交法可以检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但不能得出产生配子的数量,所以D项错误。
5. 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F1的基因型是AaBb
C.F2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2种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5种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可知,种群内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型为黑色,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黄褐色,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和aabb的个体表现为白色。根据题意,亲代均为纯合子,F1为黄褐色,且子二代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是9∶3∶3∶1的变形,可推导出P1的基因型为aaBB,P2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AAbb(1/16)、Aabb(2/16);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2/16)和aabb(1/16)。综上分析,A错误,B、C、D正确。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定律的假设是遗传因子独立存在,互不融合,A项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项错误;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项错误;对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项正确。
7.(2019·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期末)鸡的羽毛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B是有色羽基因,b是白羽基因。已知A_B_、aabb、A_bb均表现为白色羽,aaB_表现为有色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
B.若一白色羽个体测交后代全表现为白色羽,则该白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若一有色羽个体测交后代中有色羽∶白色羽=1∶1,说明该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D.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的个体占3/16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只有在B基因存在、A基因不存在时才表现为有色羽,而当B基因和A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白色羽,由此可以推测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A项正确;基因型为AAB_、aabb、A_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都全表现为白色羽,B项错误;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中只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才会出现有色羽∶白色羽=1∶1,C项正确;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aaB_)的个体占1/4×3/4=3/16,D正确。
8.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9∶3∶3∶1
B.4∶2∶2∶1
C.3∶3∶1∶1
D.1∶1∶1∶1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亲本为YyTt×YyTt,在不考虑致死现象时,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_T_∶Y_tt∶yyT_∶yytt=9∶3∶3∶1。其中不能存活的为YYTT、YYTt、YyTT、yyTT、YYtt,Y_T_中能存活的只有YyTt,Y_tt中能存活的为Yytt,yyT_中能存活的为yyTt。
9.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且独立遗传。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答案】 B
【解析】 一个个体中基因组成最多含有显性基因4个即R1R1R2R2,含有显性基因最少为0个,即r1r1r2r2,由于上述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自交得F2的基因型为9种,有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由4个到0个,所以后代有5种表现型。
10.(2019·马鞍山二中高一期中)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答案】 C
【解析】 假设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玉米的有、无色子粒由两对基因控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如果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不可能是1∶3,而是1∶1,C错误;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
11.(2019·武汉华中师大附中期中)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4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占1/4,B正确;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错误;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D正确。
12.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睾丸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选材标准是易获得且能够观察到全部的分裂时期。
13.(2019·晋城高一检测)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EF和KL
【答案】 D
【解析】 由图中曲线可知,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CG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HI段表示受精作用,IM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E段)和有丝分裂后期(JK段)。
14.(201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期末)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 C
【解析】 丈夫的基因型为Aa,其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含有2个白化病基因,且这两个白化病基因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
15.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该生物体的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项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若①上有基因A,则④上可能有A或a,B项正确;染色体③和②是同源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项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16.(2019·江苏盐城中学期末考试)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表示有标记基因,据此图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Ⅰ和基因Ⅱ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Ⅱ与基因Ⅳ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基因Ⅴ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答案】 D
【解析】 母亲携带基因Ⅰ和基因Ⅱ,而子女中只有其一,可能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Ⅰ和基因Ⅱ随之分离;母亲和女儿2都同时携带基因Ⅱ和基因Ⅳ,其他家庭成员不携带基因Ⅱ和基因Ⅳ,故基因Ⅱ和基因Ⅳ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父亲携带的基因Ⅲ通过含X染色体的精子可以遗传给两个女儿;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传给儿子,不可能遗传给女儿。
17.(2019·山东武城二中高一期中)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 )
亲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正常
↓
子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退化
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
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1∶1
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3∶1
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2∶1
【答案】 B
【解析】 如果飞行肌退化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用A和a这对基因表示,则子代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Y,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XAXa,即后代全为飞行肌退化,A错误;根据A项中可得,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Y、XAY,分离比为1∶1,B正确;子代雄性个体为XAY,亲代雌性基因型为XAXA,它们交配,后代雌性全为飞行肌退化,C错误;子代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AXa,亲代雄性基因型为XaY,它们交配,后代雄性基因型为XaY、XAY,分离比为1∶1,D错误。
18.(2019·黑龙江绥化肇东一中期末考试)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有2/3会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
A.1/8 B.1/21
C.1/3 D.1/4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该女性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无该病患者,所以基因型为aa,又已知该女性母亲基因型为AA,可判断该女性基因型为Aa,丈夫的基因型为aa。则这对新婚夫妇的子女基因型为Aa或aa,其中Aa的概率是1/2,由于基因型为Aa的人有2/3患病,所以这对夫妇的儿子患病的概率与其子女中患病的概率相同,都是1/2×2/3=1/3。
19.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属于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Ⅱ3个体的两种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个体
B.Ⅲ5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若Ⅲ4与Ⅲ6结婚,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
D.若Ⅲ3与Ⅲ7结婚,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的孩子
【答案】 D
【解析】 由Ⅱ4和Ⅱ5婚配生下Ⅲ7,Ⅲ7为女性且表现正常,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性遗传病。Ⅱ3个体患两种病,其甲病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Ⅰ2个体,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个体,A正确;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Ⅲ5的基因型可能有两种,即AAXbY或AaXbY,Ⅲ8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即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B正确;Ⅲ4的基因型是AaXBXb,Ⅲ6的基因型是aaXbY,二者婚配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2aa×1/2XB_=1/4aaXB_,C正确;Ⅲ3的基因型为aaXBY,Ⅲ7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则Ⅲ7为aaXBXb时和Ⅲ3婚配后代可能患乙病,D错误。
20.(2019·陕西咸阳期末)下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的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
B.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图一细胞基因型是AaXBXb,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即AXB、aXb、AXb、aXB,其中三种带有致病基因,A错误;由Ⅱ5×Ⅱ6→Ⅲ11,可知Ⅲ11和Ⅱ4都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即白化病,Ⅱ7患色盲,B正确;Ⅱ5和Ⅱ6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Aa和Aa,所以Ⅲ1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AAXBY或2/3AaXBY,Ⅲ10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XBXB(1/2)或AaXBXb(1/2),Ⅲ10和Ⅲ12结婚,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4=1/6,后代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则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1-(1-1/6)×(1-1/8)=13/48,C错误;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色盲,所以基因型是XbXbY,说明两个X染色体都来自母亲,即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错误。
2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C.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答案】 B
【解析】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细胞分裂,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
22.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前期时,④与⑦、⑤与⑥联会,形成两个四分体
B.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D.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也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均位于赤道板两侧,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23.(2019·唐山高一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 )
A.2∶1和2∶1
B.1∶1和2∶1
C.4∶1和4∶1
D.4∶1和2∶1
【答案】 B
【解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故减数第一次分裂中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均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DNA含量不变,故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1∶1和2∶1。
24.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和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类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数目
998
1 001
1 999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或AaBb×aabb
C.aaBb×AaBb或AaBb×Aabb
D.aaBb×aabb或Aabb×aabb
【答案】 A
【解析】 据题意可知,A_B_为正常株,aaB_为雄株,A_bb和aabb为雌株,要使某对亲本组合产生的后代满足正常株∶雄株∶雌株=1∶1∶2的结果,只要符合测交类型即可,即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A正确。
25.(2019·菏泽期中)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 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
A.9/16 B.3/4
C.6/7 D.9/14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则灰色鼠基因型为AAbb,黄色鼠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 _)=9∶3∶4,由于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所以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9/14,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10分)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的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做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科研人员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
(1)所选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让二者进行________(交配方式),得F1。
(2)对F1进行________处理,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纯合黑鲤 纯合红鲤 杂交 (2)测交
(3)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鲤∶红鲤=3∶1
【解析】 (1)正交、反交子一代均为黑鲤,则黑鲤为显性性状,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选纯合亲本,即纯合黑鲤、纯合红鲤;让二者进行杂交。
(2)两亲本杂交F1全为黑鲤,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对F1个体进行测交,观察F2的性状表现。
(3)F1(AaBb)测交后代F2有AaBb、Aabb、aaBb和aabb四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结合题中信息可知,相应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鲤∶红鲤=3∶1。
27.(16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耐盐与不耐盐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选择纯合耐盐植株甲、乙杂交,所得F1均为不耐盐植株。F1自交得F2,F2中不耐盐植株∶耐盐植株=5∶7。已知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分析,该植物的不耐盐对耐盐为________性。
(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分析,F1产生的不育花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从F1、F2中选择材料(利用纯合耐盐植株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别)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F2中不耐盐植株作父本,通过一次测交实验能否确定F2中不耐盐植株的基因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
(1)显
(2)AB ①甲组:用F1植株作父本,耐盐隐性纯合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乙组:用F1植株作母本,耐盐隐性纯合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4分) ②甲组:子代全为耐盐植株。乙组:子代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3∶1
(3)不能,测交子代都是耐盐植株(4分)
【解析】 (1)据题意分析,该植物的不耐盐对耐盐为显性性状。
(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分析,F1产生的不育花粉的基因型是AB;若要从F1、F2中选择纯合耐盐植株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并且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别,可利用测交实验验证,据此可知①实验思路:甲组:用F1植株作父本,耐盐隐性纯合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乙组:用F1植株作母本,耐盐隐性纯合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②实验结果:甲组:F1为AaBb,若AB花粉不育,则可育花粉为Ab、aB、ab,与aabb杂交,子代为Aabb、aaBb、aabb,全表现为耐盐植株。乙组:F1为aabb,与AaBb杂交,子代为AaBb、Aabb、aaBb、aabb,子代中耐盐植株∶不耐盐植株=3∶1。(3)F1为AaBb,则F2中不耐盐植株有AABb、AaBb、AaBB,由于AB花粉不育,若让F2中不耐盐植株作父本,则AABb产生的花粉是Ab,AaBb产生的花粉是Ab、aB、ab,AaBB产生的花粉是aB,与aabb测交产生的后代都是耐盐植株,故通过一次测交实验不能确定F2中不耐盐植株的基因型。
28.(12分)图1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A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B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
(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在图2中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1)有丝 减数第一次
(2)睾丸 2
(3)如图所示(4分)
【解析】 A细胞中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且每一极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判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则是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则B应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为该动物为雄性哺乳动物,体内同时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器官应是睾丸,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应有2条染色体。画柱形图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结合各时期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可予以解决。
29.(12分)(2019·河北馆陶一中高一期中)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D、d表示,乙病基因用E、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________。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由于Ⅲ7号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6%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图2,标号为③的染色体着丝点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裂。图2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该男性的不正常配子占________%。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ddXEXE或ddXEXe
(2)1/8 1/64(4分)
(3)次级精母 3
【解析】 (1)据题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号的基因型是ddXEXE或ddXEXe。(2)因为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4,所以为Dd的概率是3/4。又4号为Dd的概率是2/3,所以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3/4×2/3×1/4=1/8;关于乙病,Ⅱ3和Ⅱ4生一个患乙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因此,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1/8×1/8=1/64。(3)图2 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说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所以6%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会产生3%的异常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男性的不正常配子占3%。
2020年4月高一生物开学摸底考
人教版·A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4.考试范围:必修二前2章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四川眉山期末)下列关于性状分离及分离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相互影响
B.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固定的
C.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固定的
D.在雌雄动物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可能有着性别的差异
2.(2019·德州高一检测)菜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无色为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则第四年时,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
A.3∶1 B.15∶7
C.9∶7 D.15∶9
3.豌豆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若让这一株高茎红花豌豆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红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9/16 B.8/16
C.4/9 D.8/9
4.水稻有香味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遗传因子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的“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亲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有香味的遗传因子为隐性
B.F2中无香味的植株全部自交,后代性状表现比例为5∶1
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5. 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F1的基因型是AaBb
C.F2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2种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其基因型有5种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7.(2019·山东青岛二中高一期末)鸡的羽毛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B是有色羽基因,b是白羽基因。已知A_B_、aabb、A_bb均表现为白色羽,aaB_表现为有色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A基因对B基因的表达可能有抑制作用
B.若一白色羽个体测交后代全表现为白色羽,则该白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若一有色羽个体测交后代中有色羽∶白色羽=1∶1,说明该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D.两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为有色羽的个体占3/16
8.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A.9∶3∶3∶1
B.4∶2∶2∶1
C.3∶3∶1∶1
D.1∶1∶1∶1
9.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且独立遗传。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10.(2019·马鞍山二中高一期中)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11.(2019·武汉华中师大附中期中)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4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
D.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
12.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
①蚕豆的雄蕊 ②桃花的雌蕊
③蝗虫的睾丸 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2019·晋城高一检测)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 )
A.AB和KL
B.DE和JK
C.HI和JK
D.EF和KL
14.(201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期末)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5.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16.(2019·江苏盐城中学期末考试)下图是一对夫妇和几个子女的简化DNA指纹,“”表示有标记基因,据此图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Ⅰ和基因Ⅱ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Ⅱ与基因Ⅳ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基因Ⅲ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D.基因Ⅴ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17.(2019·山东武城二中高一期中)人们在果蝇中发现有飞行肌退化的现象,这种果蝇即使有正常的翅也无法飞行,实验过程如图。通过下列的哪种检验方法和结果,可以确定飞行肌退化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 )
亲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正常
↓
子代:♀飞行肌退化、飞行肌退化
A.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个体的分离比为3∶1
B.用子代雌雄个体杂交,后代雄性个体的分离比为1∶1
C.用子代雄性个体与亲代雌性交配,后代雌性分离比为3∶1
D.用子代雌性个体与亲代雄性交配,后代雄性分离比为2∶1
18.(2019·黑龙江绥化肇东一中期末考试)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有2/3会患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儿子患病的概率是( )
A.1/8 B.1/21
C.1/3 D.1/4
19.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其中一种属于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Ⅱ3个体的两种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个体
B.Ⅲ5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若Ⅲ4与Ⅲ6结婚,生育一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
D.若Ⅲ3与Ⅲ7结婚,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的孩子
20.(2019·陕西咸阳期末)下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的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种类有四种可能
B.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2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
C.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22.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前期时,④与⑦、⑤与⑥联会,形成两个四分体
B.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D.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3.(2019·唐山高一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之比和DNA含量之比分别是( )
A.2∶1和2∶1
B.1∶1和2∶1
C.4∶1和4∶1
D.4∶1和2∶1
24.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和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类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数目
998
1 001
1 999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或AaBb×aabb
C.aaBb×AaBb或AaBb×Aabb
D.aaBb×aabb或Aabb×aabb
25.(2019·菏泽期中)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 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
A.9/16 B.3/4
C.6/7 D.9/1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 (10分)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的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做杂交实验:
a.黑鲤和红鲤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皆表现为黑鲤;
b.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F2既有黑鲤,也有红鲤,且黑鲤∶红鲤约为15∶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科研人员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
(1)所选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让二者进行________(交配方式),得F1。
(2)对F1进行________处理,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耐盐与不耐盐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选择纯合耐盐植株甲、乙杂交,所得F1均为不耐盐植株。F1自交得F2,F2中不耐盐植株∶耐盐植株=5∶7。已知某种基因型的花粉不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意分析,该植物的不耐盐对耐盐为________性。
(2)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分析,F1产生的不育花粉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从F1、F2中选择材料(利用纯合耐盐植株和F1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别)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F2中不耐盐植株作父本,通过一次测交实验能否确定F2中不耐盐植株的基因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图1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2表示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A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B细胞表示________分裂后期。
(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________(器官)。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3)在图2中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柱形图。
29.(12分)(2019·河北馆陶一中高一期中)图1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基因用D、d表示,乙病基因用E、e表示,其中有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Ⅱ5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7号为甲病患者的可能性是________。Ⅱ3和Ⅱ4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3)由于Ⅲ7号在一次核泄漏事故中受到核辐射,其睾丸中约6%的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如图2,标号为③的染色体着丝点不能分裂,其他染色体正常分裂。图2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该男性的不正常配子占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