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文档属性

名称 春江花月夜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10-16 12: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一、 乐 器 辨 识
扬 琴

古 筝
琵 琶
二胡
黄秋虹<秋林图
齐白石<虾趣>
音乐与联觉:
配乐简介:
这是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它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这首乐曲以动人的旋律,巧妙的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崇高声誉,曾多次在西方国家进行演奏,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内乐团媲美”的优秀曲目。
猜一猜: 这首乐曲的曲名
二、课题展示:古曲欣赏《春 江 花 月 夜》
乐曲简介:
1、《春江花月夜》最初是一首有名的琵琶古曲, 早在140多年前就以《夕阳箫鼓》之名流传在民间。
2、1895年李芳园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 谱》中,此曲易名为《浔阳琵琶》;
3、以后由浦东派汪昱庭先生等人对“浔阳琵琶”作了加工整理,易名为《浔阳古曲》或《浔阳夜月》;
4、后经郑觐文等人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改名为《春江花月夜》,他把每段小标题定为较形象易懂的五个字,突出了“春、江、花、月、夜”的音乐形象和意境。
三、听赏《春江花月夜》:
借乐遐思: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乐曲的感受(诗歌、古典舞、旋律 线、图画。。。)
学识要点(1):《春江花月夜》曲式分析
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
乐曲结构:换头合尾式的变奏
五声商调式: 2 3 5 6 1’ 2’
鱼咬尾:前一个乐句的尾音与后一乐句的首 音是相同的,文学中称为顶针或联味。
学识要点(2):乐曲结构
①江楼钟鼓 ②月上东山
③风回曲水 ④花影层叠
⑤水深云际 ⑥渔歌唱晚
⑦洄澜拍岸 ⑧桡鸣远濑
⑨欸乃归舟 ⑩尾声
拓展引导:
第一段《江楼钟鼓》:春水荡漾钟鼓齐鸣,人们在冉冉上升的 明月下,泛舟春江之上。
第二段《月上东山》:一轮明月渐升东山,把银辉洒向流动不息的春江。
第四段《花影层台》:春风吹皱江水,水中的花影层层叠起。
第五段《水深云际》:野旷天低树,江清朋近人。
第六段《渔歌唱晚》:月光下丰收的渔船破浪而归,欣喜的渔夫引吭高歌。
第七段《洄澜拍岸》、第九段《欸乃归舟》:千帆竞归,破浪回响。
第十段《尾声》:春水平缓,明月西坠,夜空幽静而安详。
分组讨论:
在我们的民族音乐和文
学作品中有哪一些是用了“鱼咬尾”和顶针的手法的
技能演练;
乐曲中多次出现了哪些中国民族乐器?
比较乐曲每段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欣赏以下图片,并在音乐中思考以上两个问题。
每段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是:
它每一段的结尾都是一样的,而前面乐句最后的音符是后一句乐句的乐曲的第一个音, 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
有 所变化。这就是中国传统乐曲中常用的“换头合尾”变奏法。
你答对了吗?本曲多次出现的乐器有:
 琵琶  二胡   洞箫   古筝                              
四、复听:情感与创作体验
配乐赏诗: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作品艺术深化
视频观赏:古典舞蹈《春江花月夜》
五、学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至两首自己喜爱的中国民族乐曲,相互推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