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3 19:0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材料旨在说明
A.权力世袭制度在周朝日趋消亡 B.周朝开始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分封制使周天子的权位削弱 D.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2.一史书中曾记载某一官职: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下列有关该官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官职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该官职主要执行地方的军事职能
C.设立该官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设立该官职有利于分散宰相权力
3.根据右图中残缺地图,可以判定该地图所所显示的朝代为
A.汉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4.《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
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
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尸而姑免
之。”这段对张居正的记载折射出
A.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
B.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
C.内阁权力源于皇帝旨意
D.内阁已经在事实上正式统率六部
5.中书省在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列与中书省相关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的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政令 B.宋代设中书门下,长官为“同平章事”
C.元朝的中书省直辖的地区称为“腹里” D.中书省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6.道光帝收到某大臣的奏折后,下旨曰:“览奏忿懑之至!朕惟自恨自惭,何至事机一至如此?于万可无奈之处,一起不能不允所请者,诚以数百万民命所关,其厉害且不止江、浙等省,故强为遏制,各条均照议办理。”根据旨意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光帝看完大臣的奏折后下令严禁鸦片
B.此条记载可能来自于《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C.道光帝因为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给日本而痛心疾首
D.清政府自此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7.中国近代史上某战役是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这次战役后中方损失重大,但主力尚存。该战役发生于右图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8.“九江租界区域将来地位,本当授汉口英租界协定同样办理,现经双方继续讨论之结果……自3月15日起,九江租界区域行政事宜无条件移交国民政府。”材料所述事件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下列史实发生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之前的是(此题答案应该是C)
①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中国守军开始淞沪会战
③中国军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④在西北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15年9月3日是抗日胜利70周年。某同学把抗日战争过程中的战役进行了整理。下列相关事实与该战役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战役
事实
A
平型关战役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配合作战的典范
B
百团大战
发生在华中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C
台儿庄战役
日军打通津浦线,随后制造南京大屠杀
D
枣宜会战
湖北是主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相持阶段的重要战役
11.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说“人民迫切需要实行普选,好把他们自己所真正满意的和认为必要的人选举出来,代表自己去参加国家政权机关的工作”。人民的普选愿望初步实现是在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66年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分别是
A.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3.2017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互联网发展论坛12月4日在乌镇召开,国台办称网络是两岸三通后的第四通,下列关于两岸三通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两岸三通全部中断
B.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行三通
C.1992年“九二共识”推动了长达38年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D.2008年,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实施,三通变为现实。
14.1954年,中印双发签署协定,第一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整写入外交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中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部内容。据材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该原则
A.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推动亚非国家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C.促进了亚非不同制度国家的平等合作 D.使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外交高潮
15.2018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当选为第四届总统发致贺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发展,除了隔年的首脑互访,中俄定期会晤机制,还有……等多边场合,都将为两国元首会面提供大量机会。“……”处可以是
①不结盟运动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②上海合作组织
③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④华沙条约组织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6.伯里克利以后,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有学者对此指出“少数人的压迫是邪恶的。多数的压迫更邪恶。”雅典城邦出现“多数的压迫”主要是因为
①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表决权 ②解负令使奴隶重新获得自由身份
③排除妇女和外邦人的国家决策方式 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梭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他的改革①组建陪审法庭受理公民投诉 ②第四等级的公民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③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④使贵族盘剥所致的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反映了
A.罗马法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B.公民法使平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
C.万民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繁荣进步 D.自然法的推行促进了罗马经济文化的发展
19.威廉和玛丽的“双王时代”是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段特殊时期,当时“双王”受制约的权力包括
①废除议会通过的某一项法律 ②组织常备军 ③直辖内阁行使行政权 ④独立实施征税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为此,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主要表现在
①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②最高法院大法官由选举产生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  ④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模仿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模式,但因为自身国情与当时革命情势,《临时约法》中的“三权分立”与美国版的“三权分立”存在一定区别,在三大权力的归属方面,两者的最大不同体现在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弹劾权
22.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交《人民宪章》,提出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平均分配选区等要求。这一事件说明
A.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的理论武器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对立
C.英国工人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流思想
23.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4.右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以下
解读,你认为最能够揭示漫画表达的本质问题的是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B.大国霸权主义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合力抗衡发达国家干涉和侵略
D.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发展的速度加快
25.不结盟运动影响了世界的政治面貌。下列做法不属于
不结盟运动兴起阶段活动范畴的是
A.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B.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独立自主反对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
26.考古,常常会与盗墓、寻宝等词混淆,却有本质的不同。专业考古,多了时空的神秘感,少了几分恐怖。在当代埃及,木乃伊法老“复活”,古埃及文明“重现人间”,尘封的历史谜团被解开,皆因考古学技术的日渐成熟。而在中国,“探宝”和“寻秘”仍是人们印象中的“考古”。那一堆堆破土而出的宝藏,似乎也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历史。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探宝”和“寻秘”就是考古    B.“探宝”和“寻秘”不能发现历史
C.考古是证实历史的最有效手段 D.“探宝”和考古都是历史研究的途径
27.我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以下事件或机构按出现时间顺
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立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
②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的控制
③成立管辖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
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
28.汉口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地”,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均扮演过重要角色,下列哪一项与汉口有直接联系
A.《马关条约》中的开放口岸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最早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D.确定土地革命总方针
29.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
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 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 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
30.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
A.直接导致德国分裂 B.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C.推动两极格局形成 D.体现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有3小题,共40分。)
31钱穆认为,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灭亡)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它)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论述的是什么制度?材料一反映出该制度实施产生了什么后果?(4分)
(2)材料二中秦始皇设置的“若干行政区”主要指哪一制度?同材料一的制度比较,其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钱穆论述的是哪一制度,钱穆认为该制度的缺点是什么?(4分)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秦以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本源精神”是什么?(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大事记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订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决定成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一次扩大。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关系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十国正式并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摘自人民版《必修2》材料阅读和思考
(1)请结合材料指出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中规模的变化,并指出欧洲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演进趋势。(6分)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了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的内部和外部原因(6分)
33.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改变了美国处理与欧洲关系的方式,为此也改变了欧洲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方式……它播下了制度的种子,逐渐将西欧连接在一起,建立了欧洲经济与合作组织、欧洲联盟和北约等机制,为弥合历史久远的分歧奠定了基础。”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纪念马歇尔计划讲话50周年时讲话
材料二
2013年9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3年10月
习近平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10月
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国决定成立“亚投行”
2014年11月
兴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启动
——整理自“百度.百科”:“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马歇尔计划出笼的背景及其产生的影响。(7分)
(2)综合材料一、二,从实质角度谈谈你对“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的认识,结合所学举2例说明21世纪之交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为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C
D
B
B
A
A
D
B
B
C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C
B
C
A
B
D
B
C
D
A
D
B
D
二、非选择题
31. (1)分封制。(2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最终导致周王朝的灭亡。(2分)
(2)郡县制。(2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2分)
(3)行省制;(2分)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有中央无地方)。(2分)
(4)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地方割据势力。(2分)
32、(1)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2分);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2分);程度不断加深(2分)。
(2)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2分);内因:欧共体经济实力增强,要求从政治上更好地维护各成员国的利益;外因:美苏两超级大国加紧对欧洲的争夺和控制(写美苏争霸也可,各2分,共4分)
33. (1)背景:二战结束,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冷战开始(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促进欧洲的经济复苏;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推动西欧走向联合(3分)
(2)认识:“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观点是错误的(1分)
实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中国“一带一路”的实质谋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举例:在中国政府倡议下,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实现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组织2001年亚太组织“上海会议”;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设。(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