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检测卷 苏教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中检测卷 苏教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22 21: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填空。((15分,每空1分))
1、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 )。
2、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了“日心说”,得出昼夜的变化是地球( )的结果。
3、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 )。
4、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 )进行的。
5、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 )、黄、绿、蓝、( )、紫七色光。
6、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 ),表面越( ), ( )效果越好。
7、中间( )、边缘( )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凸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能使光线( )。
二、判断题。(请将正确答案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1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没有任何影响。 ( )
2、同一时间,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 ( )
3、日晷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 )
4、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的圆圆的月亮。 ( )
5、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 )
6、月亮是会发光的星球。 ( )
7、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 ( )
8、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弱。 ( )
9、要想制造彩虹,可以用背向太阳喷水的方法。 ( )
10、牛顿通过凸透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 )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总分10分,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9 10


1、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先西后东;长→短→长 B、先东后西;低→高→低
C、先东后西;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变化是( )。
A一年 B 一个月 C一周
5、新月是指天空中出现( )。
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6、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7、把一根铅笔斜着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正确。
A铅笔向上折 B铅笔向下折 C铅笔变细了 D铅笔变长了
8、当我国是夜里12点时,下列哪些国家是白天?( )
A、日本 B、美国 C、新西兰 D、印度
9、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
A、上午 B、下午 C、晚上
10、( )是自然光源。
A、萤火虫 B、激光 C、蜡烛 D、篝火
四、能力题(15分)
1、请把下下列动物活动或植物开花是在什么时间,将序号填写在相对应的横线上。(11分)
第一组:
①蜻蜓 ②蜘蛛 ③猩猩 ④狐狸 ⑤刺猬 ⑥猫头鹰
白天活动:
夜晚活动:
第二组:
①大豆花 ② 郁金香 ③夜来香 ④芍药花 ⑤昙花
白天开放的花:
夜晚开放的花:
2、请将下列计时器按发明的先后顺序写在横线上:(4分)
①沙漏 ②机械表 ③日晷 ④电子表


五、简答题。(共50分)
1、简述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太阳高度与温度变化的关系。(10分)












小孔成像(10分)
小孔成像的原因。(2分)







小孔所成的像是左右颠倒的嘛?为什么?(6分)







请画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2分)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形成彩虹?(10分)



























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10分)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10分)

















五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答案
一、填空题。
1、短 2、哥白尼,自转 3、光源 4、直线 5、橙、靛 6、反射,光滑,反射
7、厚,薄,薄,厚,聚集,发散
二、判断。
×√××√ ×√×××
三、选择。
能力题
1、第一组:134 256
第二组:124 35
2、3124
简答题
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太阳越高,温度越低;太阳越低,温度越高。
(1)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
是的,小孔内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因为物体左侧发怵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3)略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4、略。
5、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有放大、聚焦、成像地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地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