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雁归来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雁归来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2 17:05: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统编版)初中语文
7.《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课 题 《大雁归来》 课 时 1课时
年 级 八年级 单 元 第二单元
学 习 目 标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2、通过听读,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3、激发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难点 体会文章知、情、美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 习 导 入 PPT展示: 说明文文体知识填空; 学习说明文需要掌握的要点; 强调仅注重文体特点的学习是不完整的, 应全面体会说明文所蕴含的情感和美。 跟随老师进行知识回顾,齐答说明文文体知识及要点内容; 了解全面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的意义。 巩固说明文相关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引出阅读说明文应培养的能力,并由此展开对本文的多层次解读。
作 者 简 介 PPT展示利奥波德人物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了解作者身份背景,重点部分补充在课下注释相应位置。 通过对作者身份思想的初步了解,方便对文本情感加以分析。
字 词 检 测 PPT展示: 课后“读读写写”字词及读音; 课文涉及到的多音字和形近字; 应重点掌握、积累的词语解释。 齐读;跟随老师辨析多音字/形近字的差别及用法;不知道的在书上标注和补充。 解决生字,积累字词。
整 体 感 知 播放范读带,并展示问题: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3月大雁的归来,觅食前后的鸣叫,孤雁, 4月间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的使者, 善远飞,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时间顺序 浏览问题,听读同时感知问题答案,并将相关内容加以标注;踊跃回答问题。 通过对大雁相应内容的简单总结,梳理出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文章的知识性。
深 入 研 读 PPT展示问题: 本文描写大雁用了哪些手法? 下列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 大雁冲破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在我们的农场,可以根据两个数字来衡量 春天的富足:所种的松树和停留的大雁。 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 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像,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 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 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 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所用的手法; 感受作者对于大雁喜爱、珍惜、同情、敬仰、赞颂丰富的情感。 通过对以拟人为代表的手法的分析,感受大雁的形象之美。 通过对饱含深情的语句的赏析,感受文章的抒情性,体会作者多样情感的同时,感受文章蕴含的思想。
思 考 PPT展示: “我们”在文中多做定语,去掉这些定语,语言会更精炼,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我们”究竟指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我们”一词,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相关文段的补充,进一步突破重点,并建立起与其
探 究 “当一切事物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一切事情趋向相反的结果时,它就是错误的”。 ——利奥波德《土地伦理》 作者通过本文,向人们传达了什么信息? 大雁是人类的朋友,动物使地球充满生 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动物有与人一样的家庭,与人一样的情感。人类应该与动物和平相处,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尝试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 思想性的联系。 感受文章的思想性,突破学习的难点。
归 纳 总 结 PPT展示文章主旨及板书内容:本文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尝试对文章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 通过归纳,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巩固提升。
拓 展 延 伸 PPT展示: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的叫声,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理解孟子相关名句的含义,感受古人对于动物的仁爱,“不忍”之心。 将中外相关思想加以贯通,掌握文本内容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作 业
板 书 设 计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