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2.1性状和性状的传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2.1性状和性状的传递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23 14: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
《性状和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教科书首先引导学生从对生物体性状观察开始,通过举例给出“性状”的定义后,安排一个观察活动“观察自己身体的一些性状”从而建立“相对性状“的概念。又通过豌豆的遗传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显性性状”、“隐形性状”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遗传” 的概念。然后介绍“染色体”,通过一个“资料分析”活动学生可以明白性状的传递过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
2、尝试用图解分析性状的传递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概念。
2、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态精神。
2、通过观察、品尝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性状; 2、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
难点:性状的传递。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讲解法等。
五、教学准备:
盆栽花、小柿子、课件等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两句俗语反映了生物界的什么现象?
生: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师:正式因为遗传和变异,自然界的每个物种才能既保持基本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遗传和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吧.(板书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
师:大家经常跟随父母拜访过亲朋好友吧?他们见面常跟你说些什么?说你长得很像你父母。你来说说,你哪些地方长得象父母?
生:积极发言。
师:刚才我们谈到的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叫做性状。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知道自己有许多和父母相似的特征,此时你有哪些疑惑呢?
生:为何我和爸爸妈妈长得那么像?
生:为何也有许多地方和爸爸妈妈又不一样呢? 师:好,这位同学的问题很有代表性,也就是说为何父母有的性状我们也有,而父母没有性状我们也可能会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性状和性状的传递探究之中。
板书: 性状和性状的传递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生物的性状,请同学观察窗台上的盆花,主要呈现了哪些特征?
生:看到了花的颜色 、花叶的形状、花柄的粗细,种子的形态。
师生:这些指的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师: 在超市我随手买来一些小柿子(有红色、有黄色),请同学们说说它哪些特征属于性状,(大小,颜色,形状等),
师:还有哪些是性状呢?请同学品尝一下,看我卖的小柿子如何?
生:二位同学进行品尝。
师:味道怎么样?
生:一生说很甜的,一生说很酸的。
师:它的味道、吃起来的口感甜、酸这种生理特征是观察不出来的,需要品尝才知道,它也属于生物的性状。
师:哪位同学来给性状下个定义?
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
师:阅读第29页第二自然段,举例说说哪些是性状。
生:人的血型、小麦的抗旱性、豌豆的高度等。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对方的这些明显的性状。

师:通过观察你有哪些发现呢?
生:我们小组有四个人是单眼皮,一个人是双眼皮;有三个人不会卷舌,二个人会卷舌;有二个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三个人不能弯曲;有一个人有耳垂,四个人没有耳垂。
师:人与人之间在眼皮、耳垂等性状上都存在着差异,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有耳垂和无耳垂等。
师:像这样,不同的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谁来总结什么是相对性状?
生: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师:请同学们思考:判断单眼皮和有耳垂是否是相对性状?为什么?
师:相对性状的要点包括哪些方面?一,二,三。
考考你(现场抢答):下列各对性状中,那些属于相对性状打对号,那些不属于相对形状打错号?
1.圆滑的豌豆和皱缩的豌豆。 ( )
2.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 )
3.人的身高和体重。 ( )
4.狗的短毛和卷毛。 ( )
5.羊的黑毛和兔子的白毛。 ( )
大胆猜测:
豌豆高茎和矮茎是不是一对相对性状?(生答是)接着继续说:将二者进行杂交,植株长出来的将是什么样的呢?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诱导同学进行大胆地猜测。
生:积极猜测。一种可能是高茎的; 一种可能是高矮都有; 一种可能是矮茎的。
师:结果是什么呢?其实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科学家已经验证过了,它们杂交在后代中全部表现为高茎。看来我们不能停留在猜测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生: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师:我看到大家产生了疑惑。说说你的疑惑是什么?
生:为何后代只有高茎?难道矮茎这一性状消失了吗?
师:你想的和科学家想的一样,这结果也是出乎科学家的意料。在此科学家并没有放弃停止实验,而是不畏艰难,继续实验。矮茎这一性状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隐藏遮盖起来了。显现课件,继续讲解科学家就把在子一代中呈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高茎称为显性性状,没有呈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矮茎称为隐性性状。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师:显现课件,让学生分析思考:豌豆花颜色的图解,说出哪种性状是显性性状,哪种性状是隐性性状?
生: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师:亲代的高茎在子一代中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和自己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自主学习:
师:生物的性状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呢?学生阅读第31页第三自然段,完成课件中学习活动二的问题:
1.生物体的( )内存在着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即( )。
2.染色体在体细胞中( )存在的。
师:带领学生看课件中染色体的图片,加深学生对染色体的认识。
师:出示课件:果蝇、蝗虫、蚕豆、玉米染色体的图片,分析染色体在不同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什么规律?
生1: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生2: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是不同的。
生3: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生4: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出现的。
性状的传递:
学生自主探究资料分析:第32页想一想:

1、父母的性状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生: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各自的一半染色体传给后代,从而使其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2、染色体数目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是怎样保持恒定的?
生: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形成受精卵后的染色体数目又与体细胞相同了。
师:通过下面练习巩固性状传递的知识:

师:小结:人类如此,其他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也以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方式形成生殖细胞,在通过受精作用恢复到原来的染色体数目。这样代代繁衍,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达标训练:
1.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体现了生物界什么现象(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2.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
A.有的人天生金发 B.有的茶树开粉花 C.有的玉米是甜的 D.有的石头是红的3.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B.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D.鸡的玫瑰冠和单冠
4.下列染色体数目不可能是体细胞的( )
A.23条 B.24条 C.46条 D.48条
5.人的受精卵中的23对染色体来源于( )
A.女孩来自母方 男孩来自父方 B.父方
C.一条来自母方 一条来自父方 D.母方
八、课堂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在知识方面的你学到了什么?在能力方面你学会了什么?
生:如何区分相对性状,基因成对存在于体细胞的染色体上中。
生:我知道了我为何会与父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生:通过小组讨论,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处理信息,如何利用图解解决实际问题。
生:我学会了科学家的事实求是的探索精神,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布置作业:
新教材 同步练P13 -15
结束语:起遗传作用的究竟是哪种物质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探究。

九、板书设计: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遗传

显性性状
性状-----相对性状<
隐性性状

染色体 染色液数目减半形成生殖细胞
遗传----------性状传递<
受精作用恢复原来数目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共分两部分,一是生物的性状;二是性状的传递。本节课的重点是生物的性状,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叶片形状、花的颜色、茎的高矮、小柿子的味道等入手,理解性状的含义。难点是第二部分“性状的传递”这部分内容也是中学生物教材的重点,也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些困难,在教学活动中,借助资料分析、课件等学习方法,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本节课内容。
成功之处
导入,我用的是俗语导入,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对于性状概念的理解,我事先准备了颜色不同的小柿子让学生品尝,有的说甜,有的说酸,理解味道也是性状。
3、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从三方面理解: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很快理解了含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每学习一个内容,进行一个小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二)遗憾与不足
有些问题处理的过于急躁,多给学生充足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完善这方面的设计。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侧重学法的指导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抽象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