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2 18: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卷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年级、班级、学号、姓名等。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书写,在问卷上作答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mò?shēng yán?tú zhǔn?què? jiǎn?chá xiū?jiàn
( ) ( ) ( ) ( ) ( )
zǔ?chéng zhǎn?shì jǐng?wù fēn?fāng zu lì
( ) ( ) ( ) ( ) ( )
二、用“——”画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干燥(zào?zhào) 灼伤(zuó zhuó) 吻合(wù?wěn)
2.概率(gài?gāi) 错误(wù?wū) 一副(fù?fú)
3.空隙(xī xì) 掀开(xiān?xuān) 拼搏(bó?bō)
4.水缸(gāng?gān) 包括(kuò?guà) 钳子(qián?gān)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花钟》一课中的“花钟”是指在时钟的周围插满了鲜花。 ( )
2.“县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说明县花开放的时间非常短。 ( )
3.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的作品《昆虫记》兼具科学和文学价值。 ( )
4.植物开花的时间只与温度、湿度和光照有关系。 ( )
5.“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里的“听说”说明作者还没有证实这种说法。( )

四、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8分)
昙花一( ) 争奇斗( ) 激动不( )
准确无( ) 荡来荡( ) 自由自( )
1.机遇往往如( ),所以我们要及时把握住它。
2.无论飞多远,蜜蜂总能( )地回到家
五、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这美妙的琴声怎能不令人陶醉?(改成陈述句)

2.小狗摇着尾巴。(扩写句子,至少扩写两处)

3.《花钟》这篇课文对我很感兴趣。(修改病句)

4.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六、先比一比,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4分)
喜欢 欢喜
1.小溪里的虾是挺( )钻到石块下面休息的。
2.看到我的作文发表在报纸上,妈妈的眼里流露出满心的( )。
吻合 适合
3.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 )。
4.妈妈在商场逛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条( )她穿的裙子。
七、照样子,写一写。(4分)
例:长沙人早上喜欢吃米粉,西安人早上喜欢吃肉夹漠,东北人的早餐常常是豆浆配油 条。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们的早餐差别这么大呢?
每天上学经过橘子洲大桥时,我发现从东往西的路况比较顺畅,而由西往东的车却排成 了一条长龙。 ?
八、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11分)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 断定)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走 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感动 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2分)
2.圈出文段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字词。(3分)
3.在文段中找出这一文段的中心句。(2分)

4.作者用做实验的方法证实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下列说法与作者的做法相一致的是( )。(多选)(2分)
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②百闻不如一见 ③诚信是金
5.有同学说文段一开头就已经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作者后面又做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这样做根本就没有必要。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2分)


九、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16分)

从前有个商人,他的一只骆驼走失了。他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心里很着急。这时候,他看见一位老人在前面走,就赶上去问:“老人家,您看见一只骆驼了吗?”
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吗?”
老人说:“那我可不知道。”
商人愤愤地说:“别哄我了,(可能 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
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吗生气呢,听我说。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所以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至于骆驼究竟往哪儿去了,你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骆驼的特征 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骇蜜,右边驴米
缺一颗牙齿
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竟然 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1.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3.第1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对于概括第10自然段的大意很有帮助,这个词是“ ”。根据这个词可以将第10自然段的大意概括为: 。(4分)
4.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2分)

十、习作。(30分)
自然界中蕴藏着许多真理,动手实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之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了才能明白真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并且拿起笔记录下来,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真理。
要求:1.将实验过程介绍清楚。
2.按一定的顺序写作。不少于300字。


人教(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陌生 沿途 准确 检查 修建 组成 展示 景物 芬芳 阻力
二、




三、1.×2.√3.×4.×5.√
四、现 艳 已 误 去 在
1.昙花一现
2.准确无误
五、1.这美妙的琴声令人陶醉。
2.示例:可爱的小狗欢快地摇着尾巴。
3.我对《花钟》这篇课文很感兴趣。
4.示例:这根皮筋不是小丽带来的,而是小红的妈妈送给小红的。
六、1.喜欢 2.欢喜 3.吻合 4.适合
七、示例:为什么不同方向的路况差别这么大呢?
八、1.蜜蜂 法布尔
2.推测 冲 激动
3.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4.①②
5.不同意。因为文段开头是说“听说”,不一定是真的,需要靠实验来证实。
九、1.找骆驼
2.可能 竟然
3.指点 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
4.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
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5.这位老者,您真聪明,我也要学习您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十、提示:可以先简写为什么我们会做这样一个小实验,再详写做实验时的步骤有哪些,最后可以写一写做实验时的心情以及做完后的感受。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