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2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2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2 19:46:23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重点: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重点: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
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
度学习目标010203040102重点: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020303难点: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难点: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020305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念(2)民族区域自治内容:①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②核心: 行使自治权立法权经济、文化管理交通执行权等③地位: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④实施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⑤自治机关: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相应的人民政府⑥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县(旗)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①从历史传统看:我国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1)原因: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②从民族分布看: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③从民族关系看: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知识回顾:观察图片,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元朝疆域图(1330 年)清朝疆域图(1820 年)西汉疆域图1.汉代:设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2.元朝:在西藏设 ,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在西域地区,设
等机构管理军政事务。
3.清朝:在西藏设置 和 管理西藏政教事务;在新疆地区设 管理西藏事务。西域都护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北庭都元帅府达赖、班禅驻藏大臣伊犁将军西域都护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北庭都元帅府达赖、班禅驻藏大臣伊犁将军3、怎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动(1)建立民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20个民族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怎样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动(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意义(1)意义: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处在奴隶社会阶段藏族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迫之下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1)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西藏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成为自己命运和社会的主人。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实现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从农奴到主人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2)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文化教育上: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4)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2、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作用: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3、知识拓展:(1)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的发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各民族团结奋斗,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直接原因。(2)面对那些“疆独”、“藏独”分子,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必须毫不动摇地维护祖国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行为!当堂训练:B1.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实行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高度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当堂训练:2.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自治地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C.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国家统一领导 D.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B当堂训练: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不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 C.云南 D.西藏
C当堂训练:4.全国已建立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这说明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5.如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对外开放 D.西部大开发战略CB当堂训练:6.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