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考试语文试题(A部)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线上考试语文试题(A部)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2 21:32:59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月考试答案
1.D. A.监生(jiàn)洿池(wū) B.间或(jiàn)砧(zhēn)C.幽咽(yè)度长絜大(xié)
2.A. B.朔漠 弯弓报怨 C.宵柝 揭竿为旗 D.藩篱 转轴拨弦
3.B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合从:从通“纵” ,与秦国“连横”之策相对,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故选B。
4.D. A.等闲:随随便便 B.夺:耽误,一:专一 C.务:致力于,从事
5.B. 无:无论,不分
6.B B 项全用作代词,①自己;②那些;③他们,复指“古之圣人”。A 项,①代词,他;②副词,表反问语气,同“岂”,难道;③代词,他们的。C 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表惊叹的语气;③代词,他们。D项全用作副词,①表揣测语气,同“岂”,大概、也许;②副词,表反问的语气,同“岂”,难道;③表商量的语气,还是。
7.B A “涂”通“途” C“受”通“授” D“生”通“性”
8.D ①.江河 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指江河一类的水系。 ②.区区 古今意义相同:小;少 形容微不足道 ③.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④憔悴,古今同义,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⑤怨恨,古今同义,有座某种原因心里充满不满或仇恨;⑥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年;⑦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⑧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业上有大成就的人;
9.C ⑤⑧为动用法: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为…办丧事 / 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④⑦名词做动词:非能水也。水,做动词,游泳。/ 瓮牖绳枢之子。用瓮做 用绳坐①⑥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太子迟之。认为…迟②使动用法: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见③名词做状语: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彩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10.B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①④⑤⑦定语后置句 ②状语后置句 ③⑥⑧宾语前置句。
11.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不胜枚举: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根据前面的“那么多展品”和后面的“文明的瑰宝”,说明东西多而且珍贵,所以应填成语“琳琅满目”。 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修饰“展品”,用成语“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洗尽铅华:铅,古代用于化妆,华,外边的华丽。意思是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机,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道家哲学思想。此处指物经过时间的洗礼后,所以只能用“洗尽铅华”,“洗心革面”是指人的。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此处指物“展品”,所以用“烟消云散”,“风流云散”是指人的。故选 C。
12.A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根据语感法、缩句法或是造句法等进行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是病句题中常出现的六种类型,学生在平时应注意归纳.B 选项语序不当,“置身其中”应放在“仿佛……”句前。 C 选项搭配不当,“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提取句子主干是“展品布置成空间”,“展品”不能布置成“空间”,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D 选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偌大的展厅”,后一句没主语,根据语境可知“置身其中”句的主语是“我”,所以偷换主语,不正确。故选 A。
13.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答题时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此处应该是一个过渡句,上面是理由,下面是“诗歌”,而且要跟后面叙述的主体保持一致,只有选项 B 是这样的结构,故选 B。
【点睛】
语句补写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的语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为:或引领下文,或总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14.D (自己主动辞职)
15.①从情节角度:推动情节发展.“两包香烟”是小说情节发生转变的关键物品。二发买回两包香烟,使大发改变了帮助他的想法。②从主题角度:“两包香烟”的故事揭示了“做人心一定要正”这样一个主题,以此为题,含义隽永。③从表达效果角度:以“两包香烟”为题,形象直观,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勾起读者阅读兴趣。(每点 2 分)
16.①为人正直,不弄虚作假。他与篡改自己设计方案并偷工减料的老板吵架,然后愤然辞职。② 坚守原则,不徇私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他拒绝了父亲和弟弟的请求。③深明大义,看重亲情。他宁愿背黑锅、挨骂名,也不向乡亲们解释拒绝弟弟的原因。④目光敏锐,善察人心。通过买烟这件小事能洞察弟弟的内心世界。(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3 点即可)
17.B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18.D 暮春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19.C “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错,杜景俭认为上天发出预警,不是因“武则天篡位”,而是因武则天的布教施令可能“有亏礼典”。
20.(1)杜景俭认为这都是形势所迫,不是他们的本意,请求全部宽宥他们。
(以为:认为;驱逼:形势所迫,或者翻译成被形势逼迫,悉原:全部宽宥。)
(2)(他)因漏泄宫廷机密,降职司刑少卿,调出京城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坐:因为,左授:降官,出:京官外调,卒:死)
参考译文:
杜景俭,少年时以明经科中举,多次升迁后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又鞭打下属官吏,想用(此)来显示自己的威严。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几天的俸禄,连皇上的圣旨也等不得,就想要处理政事,这不是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您现在拿着小小的诏书,真假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没有变数)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呵斥左右令他们各自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有诏书授房嗣业荆州司马一职,(原来的想法)竟然未如愿。益州的百姓和官吏因此说:“录事的心意(想法)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钦犯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把季秋院内长出的梨花一枝拿给宰相们看,问:“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说:“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使秋天的树木再开花,即使周文王的恩德惠及道旁的芦苇,也不能超过。”唯独杜景俭说:“根据《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有灾祸。 ’《春秋》也讲:‘冬天没有过分温暖的阳光,夏天没有反常的寒冷,春天没有凄冷的寒风,秋天没有久下不停的雨。’现在已经到了秋天,草木枯黄凋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说:“您是真宰相啊!”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为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被贼兵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把沦陷地的百姓全部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不是他们的本意,请求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最终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过了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宫廷机密,降职司刑少卿,调出京城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21.C(“伤感情绪”错误)
22.诗歌前六联写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困境,但是诗人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在尾联从精神层面进行化解。(2 分)诗人经历罢官、生活困苦,可诗人“撑住”度过凶年,并且能够“粲然”一笑。(2 分)这反映出诗人面对官场不顺、抗金被贬、人生苦难顺利化解的淡然态度,标志着其心灵修养的“深度”。(2 分)
23.(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4.作文审题
第一遍,通读材料,了解梗概。漫画,演讲稿,五四青年节。
第二遍,分层品读,概括要点。主要品读漫画。
(1)看标题:一锅烩。表层义是一种做饭做法,是用一锅把全部东西全煮了。深意是把事情全部包了。
(2)看漫画:一口锅冒着热气,锅里的汤中躺着一个人,此人用头枕着自己的两只胳膊,看起来很惬意的样子。可毕竟是躺在一锅烩的锅里,最终还不是被“烩”了!令人心痛!
(3)看文字:锅边写着一行字:庸人语录——汤中有我也有你,不要冒出舒适区。
第三遍,理性分析,确定立意。漫画常常有讽刺意味。标题就是结果:一锅烩,把庸人全给烩了!人在锅里被炖了,可之前却很惬意!原因何在?就是庸人语录:“汤中有我也有你,不要冒出舒适区。”
第一,“汤中有你也有我”。虽然人在汤中,但有我有你,大家都在,很安全啊!深层原因是随大流,不能独立思考问题。
第二,“不要冒出舒适区”。一个“冒”字,就说明如果离开舒适区,可能就是冒进、冒险,这里很舒适,干嘛要冒进、冒险啊!深层原因是不能居安思危,没有忧患意识,人生缺乏设计,没有目标,得过且过。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做法就是立意了。
“庸人”、“舒适区”、“青年”都是关键词。
推荐标题:
1. 走出舒适区,不做平庸辈!
2. 青年立壮志,走出舒适区
3. 勇做“吹哨人”,冲出舒适区
4. 走出舒适区,迎接新挑战
5. 拒绝平庸,走向辉煌
6. 居安思危,拒绝舒适区
7. 独立思考,不做庸人
8. 勇做时代弄潮儿/敢于冒尖儿/不要苟且偷安/不要随波逐流
例文:
青年立壮志,走出舒适区
——五四校庆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百年光阴弹指过,未经磨染是初心”。百年前的如晦风雨仍历历在目,如今又迎来了五四青年节。不知大家是否看过漫画《一锅汤》,画面中一个人舒适地躺在温热的锅里,锅上的庸人语录写道:“汤中有我也有你,不要冒出舒适区。”对此,我号召:青年当立壮志,走出舒适区。
青年当立壮志,于风雨中成就自我。
“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诚然如此,身为青年的我们,应在风雨中千锤万击,立下鸿鹄之志,以实现人生目标。回望过去,翟秋白立下革命之志,虽身陷囹圄依旧不忘报国之心,他本可选择像常人一般,麻木的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而非尝牢狱之苦。但他心中明白,待在舒适区中的麻木不仁不能挽救中国于水火,所以他走出了舒适区,立下壮志,践行了青年之责任,青年之担当。眼观当下,复旦附中的才女武亦姝,自小便立有非凡之志,揽尽古典诗歌,将中华文化深植于灵魂之中,她走出了同龄人“佛系青年”的舒适区,在《诗词大会》一鸣惊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风采。同学们,“光景不待人,须臾成发丝”,让我们立足当下,敢立壮志,在风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吧!
青年当走出舒适区,用拼搏成就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19 岁的毛召木,曾是一名快递小哥,成为一名同声传译是他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四川外国语大学;35 岁的李文亮,是武汉中心医院的医生,在新冠疫情来临之际,走出舒适区,冒着被“警告”的危险,敲响了及时防范新冠病毒的警钟,成为人们心中英勇的“吹哨人”;56 岁的王世金,在沈阳音乐学院当环卫工人,却离开了他的舒适区,将业余休息时间用于自学舞蹈,最终登上了《出彩中国人》的舞台。快递小哥,医生,环卫工人,这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都能够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与拼搏实现人生价值。身为祖国未来的你我,又有何理由蜷缩在舒适区内,整日以“丧”为名,以“佛系青年”自居呢?倘若毛召木,李文亮,王世金不愿走出舒适区,不愿拼搏,又谈何实现价值呢?
尼采曾言:“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同是青年人的赵珺延,在新冠疫情爆发之时挺身而出,将 1.5 万只口罩背回国内,用稚嫩的肩膀承担道义,保山河无恙。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青年人在这人生最美好的年纪,应当立下壮志,走出舒适区,在风雨中成就自我,以拼搏诠释人生真谛!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向志向理想进发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