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22 21: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
一、 选择题
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重工业 B.农业 C.轻工业 D.交通运输业
2.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 )
A.工业项目发展很均衡
B.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转变
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成就( )
A.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鹰厦铁路 D.南京长江大桥
4. 下面是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和年均增长速度变化表这表明( )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4.5 12.8 25.4
1953年农轻重比例(%) 52.8 29.6 17.6
1957年农轻重比例(%) 43.5 29.2 27.3

A.土地改革使农业获得发展 B.三大改造促进我国工农业发展
C.“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D.“一五”计划期间工农业均衡发展
5. 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总装备线上开出了国产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这一重大建设成果诞生于(? ? ? ? ?)
?A.“一五”计划期间 B.土地改革期间 C.“大跃进”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6. 以下建设成就的图片中,哪个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 ? ? ? )

A.长春一汽解放牌汽车 B.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C.青藏铁路 D.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7. 下列对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 )
A.由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B.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宪法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8. 毛泽东曾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建国后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9.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土地改革的完成
③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1.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我国(? ? ? ? )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C.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 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 ? ?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 C.农村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
13. 与下图的历史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 )
A.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与“生产合作社”、“赎买”、“集体化道路”等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重要意义是(? ? ? ?)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D.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15. 照片凝固历史的瞬间。右面这张照片应拍摄于( ? ? ?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6. 某学生搜集了以下资料: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推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 ? ? ? )
?A.救亡图存 B. 政权巩固 C.曲折探索 D. 改革开放
17. 如表反应了1952﹣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对其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解放了生产力,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8.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的重要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按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一些领导人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19. 历史小组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根本变化”指的是我国(? ? ? ? )
A.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 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21.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使我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地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这顺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22.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改革开放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23. 小明同学准备写一篇小论文,论文中将采用的论据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焦裕禄”“两弹一星”等内容。你认为该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2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下列科技成就属于1956~1966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有(? ? ? ? ?)
①大庆油田建成 ? ?②第一颗原子弹 ? ?③“东方红一号”卫星 ? ?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5.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进人物的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B.邓稼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王进喜﹣﹣“两弹元勋”
D.雷锋﹣﹣“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二、 非选择题
26. 某校开展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下图中人物是20世纪5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人物的名称及英雄事迹。


(2)【成就篇】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


(3)【感悟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两条即可)

(4)【改造篇】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图五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在1951年分得了土地和一头牲畜……1953年,他又将自己的土地、牲畜等入“社”的故事。孙志刚分得“土地和一头牲畜”和将“土地、牲畜等入‘社’”分别发生在哪一运动中?在这两次运动中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图六中“唐山启新公司公私合营”发生在哪一运动中?这一运动结束后,生产资料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7.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


(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分别注上属于哪个时期。


(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两条即可)。

?28.(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材料三: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根据材料一,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请例举出这一规划取得的一个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由A到B有哪两个主要原因?由B到C变化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B 3.D 4.C 5.A 6.C 7.C 8.C 9.B 10.A 11.C 12.A 13.C 14.D
15.A 16.C 17.B 18.C 19.C 20.C 21.B 22.A 23.B 24.A 25.A
二、 非选择题
(1)图一: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
图二: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烧死。
(2)两幅图片都是“一五”计划时期的建设成就(或图三:1953年底;图四:1957年)。
(3)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4)①土地改革、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中土地由地主所有转归由农民所有。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土地由农民所有转归由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所有。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占有转归由国家占有。
27.(1)图一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他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后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
图二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图三是“铁人”王进喜,他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被群众誉为“铁人”。
(2)图四和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成就;图六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成就。
(3)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等。(言之有理即可)
28.(1)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长江大桥。
(2)A到B的主要原因: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B到C的主要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农业和手工业。
试卷第8页,总9页
试卷第9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