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呛

文档属性

名称 咚咚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11-02 15: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咚 咚 呛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蛇狂舞》的结构特色,体验乐曲情绪。
2 能够与他人合作参与打击乐的演奏《金蛇狂舞》片段,并能模唱音乐主题。
3 能够从两首不同风格的《金蛇狂舞》中感受情绪、乐器音色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不同。
教学重点
能够与他人合作参与打击乐的演奏《金蛇狂舞》片段,并能模唱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能够从两首不同风格的《金蛇狂舞》中感受情绪、乐器音色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不同。
教具准备
CAI课件 钢琴 小堂鼓 钹

教学过程
一 猜一猜 接一接
1 听辨音色,猜乐器
导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件乐器,听听它的音色,猜一猜是什么乐器?
(是将乐器藏在讲台后演奏,让学生听辨)
生:小堂鼓 钹
2 感受小堂鼓和钹的音色特点
师:请你用一个字来模仿这两种打击乐的声音。谁来试试看?
(学生自由选择母音,引出“咚”“呛”)
3 节奏游戏
导语:锣鼓咚咚,铙钹呛呛,现在我们一起用咚和呛来玩一个游戏,看谁接得最棒!
(A分别用小堂鼓和钹演奏不同的节奏乐句,让学生模击)
(B运用小堂鼓和钹合作演奏节奏乐句,让学生与他人合作模击)
4 师:看似简简单单的小堂鼓和钹,却在乐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为乐曲的情绪增光添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咚咚呛”,一起感受这两种打击乐的魅力,开始奇妙的节奏之旅!

二 听一听 敲一敲
1 初听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片段
(CAI课件播放《金蛇狂舞》片段)
导语:乐曲中出现了鼓和钹的声音吗?他们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的?(生静听后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感受鼓与钹交替出现,相互呼应的特点)

2 复听乐曲,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场景?情绪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

3 介绍乐曲背景及作者
师:这首欢快热烈的乐曲名叫《金蛇狂舞》,是音乐家聂耳先生在1934年根据江南丝竹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而成。明快有力的旋律给人以热烈奔放的印象,配以激越的锣鼓节奏更表现出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4 听赏乐曲片段,了解结构旋律特点
(1)课件播放乐曲片段,请学生观察:和我们原来看过的曲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验: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层高涨)
(2)再次聆听片段,请学生听辨:哪些音符出现了很多?
(引导学生关注“1”“5” 两个音)
5 随琴模唱音乐主题(用咚和呛模唱)
6 活动参与
导语:乐曲情绪欢快,节奏鲜明,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每一位同学都听了十分激动,都想参与到音乐当中来,我们一起来为乐曲伴奏吧!
(1) 一部分学生模仿鼓,一部分学生模仿钹,看图谱随乐演奏
(2) 一生上台演奏鼓,一生上台演奏钹,,其他人用“咚”“呛”模唱旋律。
(3) 全班合作

三看一看 比一比
导语:《金蛇狂舞》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在2008年还出现在了“鸟巢”,在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以及运动员入场时都是以这首乐曲为背景音乐。就在去年,著名音乐家唐建平先生将这首乐曲重新编曲,大胆的运用了管风琴演奏,与交响乐团、打击乐团共同合作的全新版本。我们一起来看看,和前面听赏的民乐版本有什么不同之处?
课件播放影片:管弦乐曲《金蛇狂舞》现场演奏
学生看后自由讨论,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从情绪、乐器音色等方面感受:中西不同风格运用到同样的题材所展现出来的不同效果)

四 拓展
思考:是不是只有打击乐器才能敲出节奏呢?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英国的stomp打击乐团。Stomp意思是实物敲击,即敲击节奏与声音实验,日常用具等只要你想得到的均可作为乐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另类的打击乐吧!
课件播放影片:《破铜烂铁敲着玩之厨房篇》
(学生观看后自由谈感受)

五小结
今天短短的40分钟,我们认识了小堂鼓和钹,感受了不同风格的《金蛇狂舞》,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一场高水准的演出,还知道了原来厨房里甚至任何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能作为表演媒介来展现声音特质,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找一找我们身边能发出声响的小“乐器”来创编一段动人的交响乐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