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歌

文档属性

名称 少数民族民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11-01 22: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少数民族民歌
一、课前导入
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营造课堂气氛
二、新课讲授
1、 新课导入
播放幻灯片一
问:你能说出这些图片上的服饰都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展示图片)(高山族服饰图片学生比较陌生,可以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来提示)
师:音乐服饰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展示幻灯片二)
2、蒙古族
师:我们先来听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给你展示一幅怎样的画面。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展示幻灯片三音画同步)
生答:看到一幅大草原辽阔的画面。主奏乐器是马头琴。
师:一段悠扬的马头琴的声音把我们带到了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是内蒙古著名的一首民歌《森吉德玛》。这里的民歌如同这里的牛羊一样多。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两类:长调和短调(展示幻灯片四)
(1)长调、短调
师:我们先来感受长调,长调是最具草原气息的音调。大家听一听,它的节奏是自由的?还是规整(播放《赞歌》)
师:长调旋律舒展悠扬,气息绵长宽广,节拍自由,唱时有类似马头琴演奏式的润强。具有史诗般的雄浑气魄。适于抒情咏唱。也只有在大草原上这样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环境下,长调才能如此地悠长自由辽阔。那么短调具有这样的特征吗?(播放《黑缎子坎肩》)
短调结构规整紧凑,节奏整齐,句幅较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
(2)呼麦
师:在内蒙古有一种很神秘的长调,可以说是内蒙古独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级艺术瑰宝。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罕见的喉音艺术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让气息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同时,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将气以不同方式由嘴唇呼出,激发出两个八度的泛音旋律,形成高音声部,如此一人同时唱出双重唱、三重唱等多声部。好了,老师不多说,同学们亲自来感受一下,看看 你们能不能听出两个声部来。
(播放音频《四座山》)(因低音的旋律不是很容易听出,所以教师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引导)
3、藏族
展示幻灯片六。
师问:大家看这幅图片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生答:西藏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去感受藏民的热情和豪放。到了藏民聚集地,他们会很热情地欢迎我们。给我们献上----哈达,端上----青稞酒。你接过就来马上就要喝吗?(学生疑惑)不能。我们要入乡随俗,用小指沾酒敬天敬地敬神灵。然后再喝。这时藏民就会唱起这样一首《
酒歌》。(播放音频《酒歌》音画同步)
师:这是每逢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相互敬酒时,人们都会唱起酒歌,还常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我们能够感受从清新的歌曲里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淳朴和浓郁的藏族民歌韵味。藏族的民歌的功能特别多,招待客人有酒歌,射箭有箭歌,结婚有婚礼歌,送客人有告别歌,放牧的
时候唱的极其自由高亢的山歌。大家熟悉的藏族风格的歌曲,比如说-----青藏高原等,音调非常的高亢,它就非常具有藏族山歌的风格,我们来欣赏一段原生态的山歌,(播放视频片段《山歌》)
师:我们刚刚感受了内蒙古和藏族的民歌,他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而这些特色的形成和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听下面几首民歌,看看你能不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并且思考它们都各自有什么特点,而
这些特点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4、苗族
(展示幻灯片七,播发音频《歌唱美丽的家乡》音画同步)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是在什么环境下演唱的,小河边?沙漠里?大山上?
生:高山上
师:为什么是高山上。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旋律很高亢,但又不同于藏族山歌的高亢,而是更加秀丽,婉转。刚刚有位同学说得特别好,这首歌是在郁郁葱葱、青山绿水的山林里唱的,所以和高原上的藏族山歌不一样。这首歌曲是贵州苗族的一首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在当地也叫
“飞歌”,有高声歌唱飞出大山的意思。这里再一次说明民歌形成与之生长的环境有关。
5、朝鲜族
那么这首民歌呢?(展示幻灯片八)
师:大家在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民歌是几拍子的。它的情绪是怎样的?(播发音频《阿里郎》)
生答:朝鲜族 三拍子 情绪比较悲伤激动
师:大家熟悉的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歌怎么唱呢?(学生唱)
师:几拍子
生:也是三拍子。
师:这三拍子是朝鲜族民歌的一个特点,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这首《阿里郎》在朝鲜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汉族的《茉莉花》一样,人人都会唱。是朝鲜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不论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有朝鲜人就有阿里郎,一唱阿里郎就知道是朝鲜人。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以阿里郎为号发动起义,日本人发现了,谁唱阿里郎就杀头。可是杀了一个十个人唱,杀了十个一百人唱,杀了一百个一千人再唱,越唱越多,日本人只好作罢。一首民歌就能够折射出这个不屈不挠、坚毅的民族精神。
6、维吾尔族
师:看到这幅图片,地球人都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
生:维吾尔族
师:这首歌曲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学都会唱吧!
(展示幻灯片九,播放视频克里木演唱《大阪城的姑娘》学生随乐演唱)
师:同学们听到音乐,有没有想跟着一起跳起来的感觉?音乐非常有节奏感,让我们忍不住想跳起来啊,大家可以加这样一个动作。(教师示范简单新疆舞动作,如耸肩等学生可以做的小幅度动作,让学生感受其载歌载舞的特点)新疆的可是说是一个“歌舞之乡”,这里的人们一听到歌声,一听到手鼓的声音就会忍不住跳起来,它的音乐节奏感很强,其中最典型简单的一种节奏型××× ×× ×· × ×× 这也是新疆音乐中的一个基本节奏,来我们来模击出来。(教师示范2--3次,要求打出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区别。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好可以分2组,一组击节奏,一组《大阪城的姑娘》)
师:前面听了这么多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歌,不知道它们各自的特点你们是否掌握了,下面有一个小小的听辨题,考考你们。
三、课堂互动
(1)听辨
(展示幻灯片十 )
播放音频《辽阔的草原》(内蒙古)、《阿拉木汗》(维吾尔)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看下面这段视频你们知道剧中对歌的女主角是谁吗?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吗的?(播放视频《刘三姐》对歌片段)
生:刘三姐 广西壮族
(2)对歌
师:如果我们到了广西壮族,那里的人们找你对歌你对的上来吗?咱们今天在这里也对一对。(展示幻灯片十一)我唱,你们对。我唱的和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有关。
哎~~~~~~
哪里唱歌三拍子哎,喨喨来,
哪里唱歌献哈达哎,喨喨来
哪里一人唱两人哎,
哪里唱歌最响亮哎。
生:
哎~~~~~~~~
朝鲜唱歌三拍子哎,喨喨来,
藏族唱歌献哈达哎,喨喨来
蒙古一人唱两人哎
我们唱歌最响亮哎。(最后一句鼓励学生大声唱)
师:还不错。还有呢!
哎~~~~~
哪里唱歌飞出山哎,喨喨来,
哪里唱歌打手鼓哎,喨喨来
哪里唱歌到天边哎,
哪里唱歌泪涟涟哎。
生:
哎~~~~~~~
苗族唱歌飞出山哎,喨喨来。
新疆唱歌打手鼓哎,喨喨来,
蒙古唱歌到天边哎
土家出嫁泪涟涟哎。
(教师在唱完后给学生思考时间,并可以做简单的提示。此环节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表演创作,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复习课堂的内容,是本课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教师要组织好)
四、思考探究
师: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土家族,大家都知道哭嫁歌是土家典型的风俗习惯,结婚时新娘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哭的越伤心,就预示着以后越幸福。我们湖南的歌唱家送宋祖英将哭嫁歌唱到了美国的肯尼迪有音乐厅,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播发视频《哭嫁歌》)
师:我们这节课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民歌,那么大家想想,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形成这种不同风格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以简单提示蒙古的长调、朝鲜的阿里郎、苗族的飞歌。)(展示幻灯片十二)
师:课下大家结合我们今天上课讲到的,总结我们土家族哭嫁歌的形成和那些因素有关?(基于学生大部分是土家族,所以将土家族民歌作为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思考总结,更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下节课就请大家说一说。好,下课。
课堂反思:这堂课本人觉得效果非常好。在讲课的过程中,有很多内容因时间关系都省略了。具体到某个少数民族不能面面俱到讲得太详细,一定要有所取舍。否则就没有很多时间留给学生互动思考。在对歌环节掀起了课堂的高潮,学生不但得到了锻炼,而且也同时对课堂的内容做了一个复习总结。这篇教学设计是我将上课的过程记录下来的,有很多地方的叙述比较口语化。还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点。(教学资源另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