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7.3台湾——祖国的宝岛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7.3台湾——祖国的宝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3 10: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台湾——祖国的宝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组成以及周围的海域。
2.从历史地源关系,血缘关系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把握台湾的地形、天气、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
1.读图说出台湾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评价地理位置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2.阅读台湾地形图、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气候、河流地图,分析各自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1.台湾的地形、天气、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地理环境特色,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教学准备:PPT课件、地理图册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结合。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自然环境(地形、河流、气候及相互关系)
(一)新课导入
播放诗朗诵《乡愁》,学生在欣赏中体会诗人的浓厚的思乡情怀。旨在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反对台独,期盼祖国早日统一,以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
创设问题情境,明确问题
师:(放映幻灯片——出示祖国的宝岛台湾:在祖国东南辽阔的大地上,有一座形状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同学们,知道这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吗?
生:是台湾,台湾在地图上就像一个芭蕉叶。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祖国宝岛——台湾。
(二)讲授新课
板书:7.3台湾—祖国的宝岛
出示本节学习目标:一、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位置和范围 2.面积、人口、民族 3.用证据说明神圣的领土)二、资源丰富的宝岛(1.地势地形2.河流和湖泊3.气候)

板书:一、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一)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设计:放映幻灯片台湾地理位置图或教材图7.20台湾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和福建省等地理事物,说出台湾的海陆位置。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纬度有什么特点?
3.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说出台湾省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和民族。
5.读图说出台湾的地理位置优越性特点。
(二)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用证据说明。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入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传递——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最后,从历史、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
师出示课件a:三国时开发台湾片段。
b:隋代开发台湾片段。
c:元代疆域图。
生:观看课件。
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交往和政策
对台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此前提之下,反对“台独”,推动两岸的沟通和了解。
承转过渡:台湾的地理位置影响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着台湾丰富的物产,大家都知道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呢?(地形、地势、河流湖泊、气候及自然资源)
板书:二、资源丰富的宝岛(自然环境)
(一)地形
放映幻灯片——台湾地形分布图或阅读教材图7.20台湾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以下山脉地形区:海岸山脉、中央山脉、雪山、玉山山脉、阿里山
2.找出以下平原地形区:台南平原
3.放映幻灯片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地形类型特点是什么?(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约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
4.放映幻灯片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地形构成特点是什么?(中央山脉构成的骨架纵横南北,以该骨架为基准,西部分布着平原,东部分布着山脉。
5.阅读台湾地形图和台湾地形剖面图,分析台湾的地势特点为?(地势东高西低,地势最高点在玉山,玉山位于台湾中部,是台湾海拔最高的山脉,海拔3952米。)
放映幻灯片图片——展示台湾玉山、阿里山、台南平原。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最大的平原是台南平原。
(二)河流
放映幻灯片或阅读教材图7.20台湾地形图,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找出浊水溪、淡水河、高屏溪、日月潭等河流和湖泊。
2.台湾的河流多吗?流程如何?受什么限制?什么资源丰富?台湾最长的河流是什么?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是什么?
讲述: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长河流为浊水溪,最大的天然湖泊是日月潭。
放映幻灯片图片介绍日月潭——位于台湾中部,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台湾的名胜风景区,潭中有一小岛,把湖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形似日轮,南半部状如月沟,故名日月潭。
(三)气候
放映幻灯片——台湾所处纬度地图和温度带、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处于什么温度带?
2.台湾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此处降水多?
讲述:台湾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因此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22℃,年降水量2200 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558毫米。火烧寥降水多的原因是: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小结:总之,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台湾物产丰富和享有各种美誉奠定了基础,也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 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钓鱼岛等
C.台湾省面积3.5万平方千米 D.台湾岛面积3.6万平方千米
2.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
A.武夷山 B.玉山 C.长白山 D.阿里山
3.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市是?( )
A.浙江省   B.福建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台湾省之最
最大 岛屿 最长 山脉 最高峰 最大 平原 最长 河流 最大 湖泊

(五)课后作业
地理填充册P37第一答题(1、2)、P38第1.2小题
(六)板书设计
7.4 台湾——祖国的宝岛
一、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四面靠海
范围:台湾岛及其澎湖列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
面积、人口、民族(3.6万平方千米、人口2316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自然环境)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
河流:台湾最长河浊水溪,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暖湿润。

第二课时
资源丰富的宝岛(自然资源)
出口导向型经济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的优越的自然环境,这些自然环境为台湾的自然资源提供
了条件,因此台湾也被称为“资源宝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台湾的自然资源。
板书:二、资源丰富的宝岛(自然资源)
师:放映幻灯片——台湾岛的物产分布,说说台湾有哪些自然资源呢?又有哪些美誉呢?
(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农产品资源)
(一)台湾的森林资源
1.放映幻灯片——台湾岛的物产分布,说说台湾岛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哪里?
2. 放映幻灯片显示台湾山脉南段森林分布图,台湾岛中央山脉南段森林分布呈什么形状?影响的因素是什么?
(台湾岛山脉南段森林分布呈垂直分布,从山麓平原到高山山顶,呈现出热带到亚热带植被景观。影响的因素是海拔。)
3.阅读教材P70,台湾最著名的树种叫什么?台湾哪个出口量曾达世界首位?
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有什么美称?
5.从地形和气候分析台湾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
(二)台湾的海洋资源
1.渔业水产:台湾沿海地带是我国优良的渔场。
2.海洋盐业:(1)分布:台湾西海岸(布袋盐场)。
(2)分布原因:沙滩平布、地势平坦、全年气温高,日照充足,蒸发快,发展盐业十分便利
放映幻灯片图片天然渔场、生产海盐——“东南盐仓”的美称
(三)台湾的矿产资源
台湾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矿产资源:煤、铁、石油、金、铜、硫、锰、汞
(四)台湾的水能资源
1.台湾水能资源为什么比较丰富?
河流发源于山区,这里地势陡峭,河流受地势因素,短小而急促,且山区降水量大,河流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五)台湾的农产品
主要的农产品:水稻、甘蔗、茶叶及亚热带、热带水果等。
水稻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地带。因盛产水稻,有“海上粮仓”的美称
甘蔗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甘蔗和蔗糖产量大,有“东方甜岛”之称。
水果:香蕉、菠萝、甘蔗等,因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有“水果之乡”之称。
放映幻灯片图片(水 稻—“海上粮仓”;甘蔗林—“东方甜岛之称”;水果之乡)
台湾还有哪些美誉?(蝴蝶之乡、兰花之乡)
课堂活动——完成教材P71图上所得第2题。
板书: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承转过渡:七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东南亚时,知道亚洲有四小龙?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是什么?
1.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
阅读教材P73或教材图7.26台湾出口贸易的变化图,分析台湾出口贸易的变化过程?
①20世纪60年代前:以出产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农产品占95%。
②20世纪60年代后: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③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出口家电、轻纺,还有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器、光学仪器、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工业产品占98.9%。
2.放映幻灯片——台湾工业发展模式图,可知:台湾经济发展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为主。(进口—加工——出口)
放映幻灯片了解台湾的知名品牌(旺旺集团、多普达、统一企业、康师傅集团、捷安达)
3.放映幻灯片——台湾的工业分布及工业中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②工业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③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④台湾的主要城市
台北——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以电子电器、机械、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主。
高雄——位于台湾岛西南沿海的高雄,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重工业基地,最大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工、造船、机械等。
新竹——“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
5.阅读教材信息传递——三通的实现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PPT略)
(五)课后作业
练习册P42梳理主干、基本核心练
(六)板书设计
7.3台湾——祖国的宝岛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
1.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海上粮仓、东南盐仓
三、出口导向型经济
1.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进口——加工——出口)
2.新竹——台湾硅谷

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讲的是《台湾——祖国的神圣领土》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课的内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把内容分为两部分――“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课堂内容设计成多学科学穿插讲述,并且通过这种趣味性强的活动形式,达到了师生互动的目的,授课效果上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上完本节课感觉处理比较好的方面:
1.课一开始,我播放一首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及年龄的限制,他们对台湾尚未回归祖国的史实不太了解,很难体会到台湾同胞思念祖国及大陆亲人的心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借用一首余光中的小诗《乡愁》,创设了哀怨、思念亲人的氛围,连接龙的血脉。让孩子们通过想象,深切感受到台湾同胞和我们一样,在这里,讲述当年的历史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让孩子们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体会到思念亲人、盼望团聚的深切情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热盼台湾回归的强烈愿望。
上完本节课也有有很大的遗憾:1。师生交流不算最好2.课的容量太大,有的环节进行太快。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