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朗读本篇文章朗读感知 根据划分节奏朗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也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完全可以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无贼。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情境导入大道之行也《礼记》二则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文章出处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因为孔子是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了“大同”这般构想。写作背景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重、难点)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幼有所长( ) 男有分( )
谋闭而不兴( )jǔmùɡuānwùzhǎnɡfènxīnɡ字词学习疏通文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 能,
讲信 修睦。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古代政治上最高理想同“举”是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才干出众的人疏通文意故人不独 亲 其 亲,不独 子 其 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
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译文: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动词,以……为亲有终老的保障以……为子老而无妻职分、职守女子出嫁子女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为社会效力父母幼儿无父老而无夫老而无子疏通文意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
也,不必为己。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 大同。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憎恶理想社会因此兴起从外面把门合上这作乱害人的事图谋之心活动一:整体感知文章第一层:
(第1、2句)第二层:
(第3、4句)第三层:
(第5、6句)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总结语,大同社会的局面理清结构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整体感知2.“大道”和“大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大道”与“大同”之间是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施行大道,才能实现社会大同。活动一:合作深入探究1.文章紧扣哪个四字短语展开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天下为公。合作探究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①人人受到关爱
(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合作探究②人人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③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生活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合作探究(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愿望。3.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合作探究 民主选举管理者,生活救济、社会保障、捐赠、无偿援助等。4.试说说现代社会中哪些做法与孔子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合作探究 尽管“大同”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小结活动一:拓展延伸你知道有哪些名人对社会理想有何论述?拓展延伸孔子:大同拓展延伸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拓展延伸陶渊明:世外桃源“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孙中山及其题词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康有为:小康 林觉民与妻诀别书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今天的社会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吗?温家宝总理提出: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中国和谐社会 “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障,
------ 使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业。
------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系,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十六大报告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 本文通过对理想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主 旨
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既全面又有条理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写作特色通假字1.选贤与能
(同“举”,选拔)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同“鳏”,指老而无妻的人)巩固提升古今异义1.大道之行也
(古义: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今义:宽而长的路)
2.男有分,女有归
(古义:归宿 今义:回来)
3.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作乱 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1.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2.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词类活用判断句:
是谓大同。
(“谓”表判断)
文言句式翻译下面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们)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3、男有分,女有归。男的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却不一定要自己去私藏。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因此图谋之心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8、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家家户户)们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是理想社会。7、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1.完成课时练《大道之行也》部分。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