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湘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上册
《触摸美丽》的前一课是:《缤纷家用器》,后一课是:《与米罗游戏》。本课在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它是由绘画转向手工,由纸上的三维物体向空间中的三维物体的过渡阶段。
绘画 绘画与手工 手工
本课性质属于综合、探索类型。课文旨在透过生活中平凡、朴实的材料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在感受美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对艺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
(1)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让学生通过认识、感受材质,能基本掌握、运用材质来进行创作。
(2)在过程方面: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A:让学生了解材质之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
B: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1) 重点:利用各种材质进行创作
(做一张作业)
(2) 难点:在创作过程式中和谐的运用材质。
1 、教具:备好教科书、不同材质的范作、教学课件。
2 .学具:剪刀、颜料、布、树皮等不同材质。
(没有美术室,上课前还得备好课桌,二张课桌拼在一起,四人一组)
八年级学生对于《触摸美丽》一课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且他们有一定知识面和制作技能,兴趣也较大。加上我们农村有一些天然且独特的材质。可以创作出较好的作品。但有的学生基础较弱、动手能力一般,在上课时,可适当的调换坐位。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本课的教学手段采取课件形式进行欣赏与体验,欣赏作品采用本校同学创作的作品,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调查、探究。
触摸美丽的含义:(触摸感受美丽)
欣赏图片、导入新课(约 8分钟)
体验探究(认识材质)约 5分钟
学习探究(材质运用)约 7分钟
活动(学生作业)(约 20分钟)
作品展示(约 5分钟)
1、欣赏图片、导入新课(约 8分钟)A、首先三张现实中的画面。
花
三张材质图(生活中的材料与物质)
教师提问: 能不能把这三张材质有选择的放在这三张现实中的画面上,来组成新的作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目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不单单语文与英语学科要锻炼表达能力)
B、欣赏几幅用不同材质创作的作品。
2、体验探究(认识材质)约 5分钟
老师活动:
1、认识材质:要求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质体验石头、布、棉花等不同材质的软与硬、光滑与粗糙等质感特点。
2、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材质在人们心中的感受。例:石头在我们心中是什么感受,棉花是什么感受。学生举例说明。如:要表现现代感用什么材质?要表现古朴用什么材质?老师补充:不锈钢、树皮。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探究(材质运用)约 7分钟
活动(1)、
学生:欣赏书本这P16用小木条制作的(风车),用毛线、扣子 组成的(生命之泉)。
老师:能不能换作是别的材质?用棉布能不能做风车;树皮能不 能做鱼。得出结论:材质的选择要符合对象的本身的特点。
活动(2)、
学生:欣赏书本P15棕绳编织的(牛)
老师:提问:为什么非要选择粗麻绳(而不是细的)得出结论:不同的材质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与情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活动(学生制作)(约 20分钟)
老师活动:介绍制作步骤:
A、画出草稿图,B、选择适当材质,C、制作。(恰当地运用 材质、注重对象的色彩和画面的色调),
注意事项:(一种材料为主,最多不超过五种材料)。学生在训练当中,可以一人或多人为一组来进行创作(老师下讲台辅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及爱护环境,教师应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活动:将创作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学生进行自评(首先讲述自己构思意图,满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地方又不足),然后同学们互相评价)。这里的老师只是组织学生参评,不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情感。
5、作品展示(约 5分钟)
本节课以欣赏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通过欣赏作品充分调动了学生制作兴趣,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且课后还能收到相当多的好作品(因为课内时间短和材质少,学生感觉做出的作业不够完美,所以都跑到课后去完成了)。
第5课
〈与米罗游戏〉
第4课—触摸美丽
属装饰粘贴画(带手工的画)
第3课 〈缤纷家用电器〉
画立体物体(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