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风韵w

文档属性

名称 瓷器风韵w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0-11-06 19: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China
中国的意思
陶瓷;
为什么西方人会用这样的意思来指称中国呢
瓷器风韵
陶器:陶器是以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实用器皿,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不超过摄氏1000度 。
瓷器:
瓷器是以高岭土等作为原料,经过摄氏1200度的高温,并涂以高温釉烧制而成。
原始陶器
《宽带纹三足钵》 大地湾一期文化
《变体鸟纹盘》 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的彩陶纹饰以几何形和自然形两种。此件彩陶由抽象化的鸟形变化而成,黑白相间、阴阳双关、疏密有致、律动的弧线显示出蓬勃的活力。
马家窑文化是半坡文化派生出的分支。此件彩陶是典型的马家窑文化类型,表面打磨光滑,纹饰动感强烈。
原始陶器
《波浪形纹瓮》 马家窑文化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白陶、印纹陶、红陶、原始陶等
这件陶器没有刻意的纹饰,但在制作过程中自然留下的纹饰使器物表面显得丰富多变。
夏商周时期
《灰陶双耳兽瓶》 商
《灰陶蓝纹鼎》 夏
这件砂质灰陶高29厘米,表面拍印斜横肌理蓝纹,是这一时期最常见的装饰手法。
夏商周时期
《印纹硬陶瓮》周
这件陶器小口圆肩、鼓腹平底。造型庄严原实,密集的小方格纹更添加了厚实感。
《鸭形陶壶》商
这件陶壶似鸭身状,外壁拍印细绳状,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
秦汉时期
秦代陶器以兵马佣为最,形象逼真、神态各异,身高一般在175cm-196cm,从服饰、相貌上可分辨出将军、武官或武士及他们各自的分工。
汉代陶器整体造型风格比较端庄,腰腹多用几条弦纹装饰。陶佣以表现生活为主,造型与制作上不受拘束,神态准确,表情丰富。
秦汉时期
绿釉罐 (汉)
灰陶骆驼 (汉)
青瓷双系壶,东汉,高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
青瓷扁壶 (三国)
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以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替代了金属、竹、陶、漆器而成为人民最主要的生活用品。当时的青瓷种类丰富,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
三国两晋时期
青瓷提梁罐 (三国)
青瓷武士佣 (西晋)
三国两晋时期
青瓷盘口壶 (东晋)
青瓷泡菜罐
(西晋)
江南的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在东汉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青瓷刻花单柄壶 (南朝)
这种器物造型特殊,只有在南朝出现过,表面青绿色玻璃质釉,器体上刻有装饰颇有佛教艺术色彩。
青瓷莲花尊 (北朝)
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
唐朝的装饰上出现了来自外域的装饰纹样,如大象、狮子、胡人形象、卷草纹等。
隋唐时期
唐、“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秘色瓷追求釉色如玉,以釉装饰作为装饰主流.
越窑秘色瓷
类玉类冰
类银类雪
刑窑白瓷
南青北白
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最为著名的窑址有汝、钧、官、哥、定、等。。
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宋朝时期
汝窑
 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
钧窑
  钧瓷烧成工艺不同于其它,为二次烧成,其第一次为素烧,然后施加釉彩,再进行第二次窑烧。钧窑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 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定窑又称粉定,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灵山镇,古名定州,所以称定窑,是继唐代邢窑之後,生产白瓷最好的窑。一般的装饰手法有划花、印花、雕花等各种图案包罗万象,其制作细腻精致、线条流畅、胎质坚细、呈乳白或象牙色,以碗盘较多,胎薄而圆正。为避免烧制变形,多采覆烧,再镶以金属作缘。
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瓷器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特点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
元朝时期
为什么元代会出现青花瓷?
瓷器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明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
明朝时期
清代瓷器,仍以景德镇为中心。这一时期的产品有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胎体比较厚重,制作略显粗糙,一般底部斜削草率,还粘有砂粒。
珐琅彩、粉彩瓷器是这一时期的重大发明。珐琅彩是国外传入的一种装饰技法;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
清朝出现了专门论述陶瓷、研究陶瓷的著作
清朝时期
宋~青釉提梁倒灌湖
瓷器欣赏
青釉三足炉
越窑青瓷 莲花盏托
刑窑白瓷执壶 类雪类银
青花缠枝莲大罐 明洪武
镶锡口青花人物纹罐 明正德
背花开光山水人物尊 清 康熙 青花龙凤纹字罐 清 雍正
青花折枝花果梅瓶 清雍正
青花花蝶纹象耳方胜瓶 清嘉庆
青花缠枝花卉赏瓶 清宣统
说一说:
你能说出,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各自不同的特点吗?
瓷器的美
釉色美,装饰美,造型美
瓷器的装饰工艺
瓷器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彩装饰和釉上彩装饰两种基本类型.
釉下彩装饰是指直接在泥胚上用色料绘画,上釉后入窑以高温烧成.特点是彩是在釉下,光滑平整,如青花瓷.
釉上彩装饰是在烧成瓷器的釉面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特点是彩在釉上,有凹凸感,如粉彩.
陶瓷的制作过程
瓷器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关系
在瓷器上运用中国书画进行装饰称之为瓷画艺术,它是中国瓷器的显著特征之一。瓷画内容题材广泛,有花草雀鸟,小桥流水,层峦叠嶂等,书画用笔简练生动,洒脱流畅,使瓷器独具风韵。
瓷器欣赏
瓷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