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下物理 第7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下物理 第7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26 19: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3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g=10N/Kg)
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这是        的生动描述。
2、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3、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烧杯)具有惯性.
4、冬季皮肤干燥,皮肤与衣服不断摩擦,容易粘上灰尘。当用手拍打衣服时,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 ? ;而灰尘由于具有???? ?? ,仍然保持静止,使衣服和灰尘分开而拍掉。
5、质量是50kg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10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向 ??,受到的重力是 N,方向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 N。
6、用5N的力握住重2N的玻璃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10N,则手与瓶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若再向瓶内加水,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7、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为 ;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9、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 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遇到冰冻天气,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 ,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10、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20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1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高空中甲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以9m/s的速度匀速下降,他们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旁边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 甲车????? B. 乙车??? ? C. 地面???? D. 路旁的树
2、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3、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m/s ???  B.4.8m/s   ? C.5m/s ???  D.6m/s
4、如图是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6、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7、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8、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划艇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来,因为惯性消失。
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 D.沿BD方向运动
10、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 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F2是一对平衡力
11、2013年2月14日,四川成乐高速上发生一起6车连环追尾事故,车速过快、未保持有效车距是追尾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速越快,汽车的惯性越大 B.刹车距离与车速无关
C.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保持车距可以减小惯性
12、小明用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 ??)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150N
13、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关于消防队员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是( ? ??)
A. 不受摩擦力 B.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 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
(3)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
24、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 ?(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 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 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计算题(共15分)
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分)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分)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3分)






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分)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4分)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33分)
1、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其中“舟行”是以 岸(或岸边的树木、山)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人(或舟上物体) 为参照物.这是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的生动描述。
2、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a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c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b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3、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烧杯随小车一起水平向右做 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b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正在做 减速 运动,做出上述判断的根据是 水 (水/烧杯)具有惯性.
4、冬季皮肤干燥,皮肤与衣服不断摩擦,容易粘上灰尘。当用手拍打衣服时,衣服由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而灰尘由于具有???惯性?? ,仍然保持静止,使衣服和灰尘分开而拍掉。
5、质量是50kg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在10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西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100 N,方向向 向东 ??,受到的重力是 500 ?N,方向 竖直向下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 500 N。
6、用5N的力握住重2N的玻璃瓶子悬空静止不动,若此时将手的握力增加到10N,则手与瓶子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5 N;若再向瓶内加水,则手与油瓶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7、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5N的水平力向右推它时没有推动,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5 N;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0N时,物体刚好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的受摩擦力大小为 10 N,方向为 水平向左 ;当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大到15N时,物体沿推力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10 N。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0.5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0.7 N。
9、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0.5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自己或(小车) 为参照物。”遇到冰冻天气,大桥上汽车追尾事故频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惯性 ,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另一方面,当路面结冰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 小 ,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冰雪时长。
10、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20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120 Km/h。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减速(或刹车) ;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向左拐弯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减小空气阻力 。
1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高空中甲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以9m/s的速度匀速下降,他们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之比为 1:1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旁边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B ?)
A. 甲车????? B. 乙车??? ? C. 地面???? D. 路旁的树
2、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D ?)
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李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
3、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
A.4m/s ???  B.4.8m/s   ? C.5m/s ???  D.6m/s
4、如图是某学生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的作用。
5、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6、在2008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7、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8、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划艇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来,因为惯性消失。
9、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C??)
?A.在B点保持静止??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 D.沿BD方向运动
10、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 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
C.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F1、F2是一对平衡力
11、2013年2月14日,四川成乐高速上发生一起6车连环追尾事故,车速过快、未保持有效车距是追尾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车速越快,汽车的惯性越大 B.刹车距离与车速无关
C.汽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保持车距可以减小惯性
12、小明用150N的水平力,推着重500N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 ?C??)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150N? B.小车所受合力为350N
C.小车受到的阻力是150N D.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150N
13、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消防队员抓着竹竿从楼顶向地面匀速滑下,关于消防队员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是( ?C??)
A. 不受摩擦力 B. 受摩擦力,方向向下
C. 受摩擦力,方向向上 D. 没有告诉队员质量,无法判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远 。
(3)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非平衡力(摩擦力) 。
25、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相反 ? ,并通过调整 钩码的数量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 ?(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将卡片 剪成两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 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变 ??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计算题(共15分)
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京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l0h15min.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h45min.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分)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分)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京需要多长时间? (3分)
解:(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30min=0.5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s=120Km-70Km=50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s/t=50Km/0.5h=100Km/h
(3)据图可以知道从B到达南宁的距离s=70Km,
轿车从B地到南宁所用时间t=s/v =70Km/ 100Km/h =0.7h
答:略
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分)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4分)

(1)100Km/h (2)600m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