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5自相矛盾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
【yù】载( )归来 大病初( )
【fú】( )能应 (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wú】( )日三省 悄( )声息
二、比一比,再组词。
盾( ) 誉( )
质( ) 举( )
三、写出下列粗字的释义。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填到下面的句子中。
1.用自己的矛戳自己的盾。比喻说话、做事前后不符,互相抵触。( )
2.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A.在学习中不可有____________的心理,没有什么是可以不劳而获的。
B.在警察的追问下,犯罪嫌疑人的话____________,再也编不出谎言。
五、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举例说说生活中类似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
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誉 愈 弗 夫 吾 无
二、略
三、卖 穿透 不 存在
四、1.自相矛盾 2.守株待兔 A.守株待兔 B.自相矛盾
五、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破。”
什么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这世界上的。
六、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比如在举行环保宣传活动时,有人一边向别人宣讲着环保理念,另一边却在活动中做出乱扔垃圾、浪费饮用水、使用一次性餐饮用具等不环保的行为。
七、1.A 2.因为楚人片面地夸大了他的矛和盾的作用,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无法回答。 3.说话、做事都要先认真考虑,三思而后行,不要前后抵触。 4.这篇文章的内容自相矛盾,不能让人信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9张PPT)
15.自相矛盾
语文统编版 五年级下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属河南)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的文章由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现存二十卷共计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韩非子》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吾
弗
夫
wú
fú
fú
矛
盾
誉
吾
?wú
?yù
máo
?dùn
相
xiāng (相似)
xiàng (长相)
夫
fú(逝者如斯夫)
fū (农夫)
矛:长柄尖刀,古代一种用来进攻刺杀的武器。
盾:盾牌,古代兵器,是一种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读《自相矛盾》,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通读全文,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抵触而被人问住无法自圆其说的事。
楚人错在哪?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卖。
句意:楚国有个卖矛与盾的人。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称赞,夸耀。
刺破。
句意: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破它。”。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句意: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的透。”。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有的人。
用。
句意: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呢?”
你。
怎么样?
其人弗(fú)能应也。
用。
不能。
回答。
句意:那个人不能回答。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句意: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译 文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破;接着又夸耀自己的矛锐利无比,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破。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这个卖盾和矛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是因为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楚人为什么不能回答那个人的问题?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于物无不陷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前后抵触
无言以对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抵触而被人问住无法自圆其说的事。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破。”
(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这世界上的。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