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抽丝》
苏教版第二单元第三课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品的国家。
2.了解抽丝的基本方法。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缫丝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智慧。
二、教学器材准备:
1.有关养蚕和真丝织物图片及视频(课件)。
2.实验器材:蚕茧、炊帚、烧杯、水壶、电钻、小苏打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人们常说:人的一生有四样东西不可缺少的,这四样东西是什么呢?这四样东西就是:衣、食、住、行。“衣”被摆在第一位的。
2、大家看看自己的衣服是用什么材质的?
(二)预测古代人可能穿什么样的衣服
1、我们现在穿衣服都讲究保暖,讲究漂亮、还要讲究穿起来舒服。大家想想看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知道织布的时候,是用什么东西来当衣服穿呢?
同学们说的很好,有树叶、兽皮等等,后来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2、我们现在穿的衣服,看去很平常,其实是劳动人民甚至科学家不断研究结果。
(三)、让学生感知丝织品
1、(出示丝围巾)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有一块围巾,好看吗?你们知道这围巾什么材料做的吗?
2、老师这一条围巾是用蚕丝做的,平时我们讲丝绸、丝绸,也都是蚕丝做的。
3、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大家回家查阅有关蚕丝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四)、让学生学会抽丝的方法
1、
经过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有关蚕丝的知识,原来美丽的丝绸是由蚕宝宝吐出来用以结茧的蚕丝制成,大家想不想知道一个个蚕茧是如何变成丝织品的?想不想掌握抽丝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抽丝(板书:我们来抽丝)
2在、学习抽丝之前,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2面,认真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出抽丝的实验步骤。学生讨论并回答......
好!同学们说的已经很具体了,那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老师总结出抽丝的步骤如下:
3、(1)认真观察桌面上的实验材料,蚕茧、一只装有开水的烧杯,小炊帚
(2)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去掉。去掉的表面的乱丝可以做棉衣、棉被
(3)接着把蚕茧放在开水浸泡、并且适当加一些苏打。
(4)再用小炊帚轻轻搅动,丝头就会沾在小炊帚上,然后提起小炊帚,就可以看到小炊帚沾着蚕丝。
(5)最后,思考一根蚕丝到底有多长?
4、那么关于这个实验老师还有一点温馨提示:
(1)蚕茧上的乱丝较多,同学们可以大胆摘掉蚕茧表面的乱丝。
(2)由于蚕茧需要浸泡的时间较长,老师已经提前为大家浸泡了一段时间。
(3)一个蚕茧只由一根蚕丝缠绕而成,同学们需要细心的用炊帚找到丝头。
实验开始......
5、大家都抽到丝了吗?(学生汇报)
6、同学们都已经抽取了一部分蚕丝,那么接下来轮到老师为大家表演抽丝,(用电钻绕学生走动)
7、老师演示。
8、大家看一看老师抽的丝是不是比你们来的粗,而且也耐拉。
9、用这样的丝织成围巾,再染上图案,是不是好看,又好用。
10、现在同学们已经被蚕丝包围了两圈,可是杯子里的蚕茧上仍有蚕丝,蚕丝长不长啊?
其实好的蚕丝最长的大概有3000米,那么3000米到底多长呢?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也就是说好的蚕丝可以绕我们学校操场15圈。
(五)总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品的国家,2000多年前西汉的张骞到西域各国打开了对各国贸易的通道。使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和物质的到交流,张骞所打开的贸易通道,历史上又称为:古代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