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快慢
课程标准:
1.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1.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
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1.3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2.
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
会使用秒表。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2.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会使用秒表。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
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难点、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但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探究能力:
层次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不会使用秒表。
层次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层次3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效
果
一、集中话题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二、探索和调查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学生说,教师倾听。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教师:你知道刘翔参加的是什么竞技项目?他的最好成绩是多少?学生回答是110米栏、12秒91获冠军。教师:刘翔以12秒91的获得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以13秒18获得亚军,古巴选手加西亚以13秒20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总结:相同距离看时间长短那么距离不相同,怎么比较快慢呢?(比较兔子、抹香鲸、台风运动的快慢)总结:速度就是距离和时间的比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教师,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知道什么数据呢?学生思考后回答:距离和时间。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使用秒表。教师让学生说说具体打算如何操作?要注意什么问题?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学生讨论后汇报。开始实验,教师巡视。结束后开始汇报,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教师让学生回去思考:我们的手指甲也在运动吗?你根据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能找到证据来证明吗?三、回顾和解释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