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小结复习(同步课件+练习 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小结复习(同步课件+练习 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24 10:39:47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人教版数学八下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小结复习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x,则使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的值是()
A.5
B.6
C.
D.5或
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的形状为()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1
B.-+1
C.-1
D.
4.在△ABC,∠ACB=90°,AC=40,CB=9,M、N在AB上且AM=AC,BN=BC,则MN的长为()
A. 6
B. 7
C. 8
D. 9
5.在下列条件中:1:2:3,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6.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6)2++|c-10|=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7.如图,四边形ABCD中∠A=60°,∠B=∠D=90°,AD=8,AB=7,则BC+CD等于()
A.6
B.5
C.4
D.3
8.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且DA=DB=5,又△DAB的面积为10,那么DC的长是()
A. 4
B. 3
C. 5
D. 4.5
9.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可以为()
10.在三角形ABC中,D是边BC上的一点,已知AC=5,AD=6,BD=10,CD=5,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A. 30
B. 36
C. 72
D. 125
答案解析:
D
解析:;
故选:D
A
解析:∵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
∴BC==2,
AC==,
AB==,
在△ABC中,
∵BC2+AC2=52+13=65,AB2=65,
∴BC2+A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A
C
解析: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1和2,
∴斜边长为:=
∴-1到A的距离是,那么点A所表示的数为:-1.
故选:C
C
解析:∵在△ABC中,∠ACB=90 ,AC=40,CB=9,
∴根据勾股定理得:AB==41,
又AM=AC,BN=BC,
则MN=AM+BN AB=AC+BC AB=40+9 41=8,
故选:C
C
解析:三角形;
D
解析:≥0,,
又∵(a-b)2++|c-10|=0,
B
解析:如图,延长AB、CD相交于E,
计算得AE=16,DE=8,
∴BC=3,CE=6,
于是CD=DE-CE=2,
BC+CD=5.
故选:B
B
解析:∵在Rt△ABC中,∠C=90 ,
∴BC⊥AC,即BC是△DAB的高,
∵△DAB的面积为10,DA=5,
∴DA·BC=10,
∴BC=4,
∴CD===3.
故选:B
C
解析:设第三边为c,
若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为=5,
B
解析:作CE⊥AD,AF⊥CD,
在△ACD中S=·AD·CE=·CD·AF,
∵AC=CD,∴AE=DE=3,故CE==4,
∴AF==,
∴△ABC的面积为×(10+5)×=36,
故选B(共13张PPT)
授课:李卫老师
人教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706010202R8217030101LWJ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
第十七章小结复习
学习目标
 1.回顾本章知识,在回顾过程中主动构建起本章知识结构;
 2.思考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发现证明和应用过程,体会出入相补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背景介绍:我们知道,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在西方,勾股定理又称
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他
的家乡建了这个雕像.)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
那么a2+b2=c2.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
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边
长的数量关系  
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
形的判定  
互逆
定理
 练习1 在Rt△ABC中,已知a=1,b=3,∠B=90°,
则第三边c的长为    .
 变式 在Rt△ABC中,已知a=1,b=3,则第三边c
的长为        .

练习2 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3,4,5;②5,12,13;③8,15,17;④4,5,6.
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①②③  
解(1)
(2)
(3)
(4)
练习3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
m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
A.8
m  
B.10
m
 
C.12
m 
 
D.14
m
x
x+1
5
x=12
C 
解:设旗杆长度为x,则绳子长度为x+1,由勾股定理得
 例1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与周长;
(2)∠BCD是直角吗?
A
B
C
D
解:(1)
∴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A
B
C
D
S=25-2.5-4-1-2-1=14.5
(2)链接BD,则
又∵

所以△BCD是直角三角形,∴∠BCD是直角
例2 如图所示,测得长方体的木块长4
cm,宽3
cm,高4
cm.一只蜘蛛潜伏在木块的一个顶点
A
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处,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并求最短路径.
A
B
C
H
G
F
B
R
解:AR=3+4=7
∴最短距离为
.
两个定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种重要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边
长的数量关系  
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
形的判定  
互逆
定理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个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
下节课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