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全国Ⅰ卷预测研究2
一 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28题(晚晴时期)
近三年高考试题
(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28.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B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近三年考点规律
2019年 近代转型(沙县名人简历)
2018年 甲午战争(史学方法)
2017年 民族工业(近代洋务民用企业)
高考基本考点
西方列强侵华(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
近代经济结构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中国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 晚晴新政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
西学东渐
2020年高考预测(此题和29题有时候考察内容互换)
中国近代化转型是考察基本方向(侧重于经济 思想 对外方面)
新情景 新认知 依托基础 知识迁移
史学论证能力涉及到史学基本素养考察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调)28.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入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入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精此可知
A.世俗理性的觉醒只存在于西方社会
B.社会环境差异造成中西方不同的理性观
C.民族危机延缓国人追求理性的步伐
D.儒家的思想意识扼杀了近代国人的现性
【答案】B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测试)2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
B.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
C.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D.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
【答案】C
(202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28下图为1872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图文广告《成衣机器出售》。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新式广告促进社会价值观更新
B.西方文明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C.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近代中国服装业已经西方化
【答案】B
29题(民国初期)
近三年高考试题
(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答案】A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A
近三年考点规律
2019年 新文化运动
2018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2017年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高考基本考点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新文化运动
2020年高考预测(此题和28题有时候考察内容互换)
借助于新材料,侧重于考察社会转型(侧重于政治方面 思想方面转型)
考察史学论证能力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调)29.下图为1812-1888年中国的国家时政税收结构变化图。该图说明当时中国
A.税收项目较为单一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关税税率不断提高
【答案】B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测试)29.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B.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C.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D.推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答案】A
(202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29、下表为1909年全国大学生分布表。这反映出
A.民主革命斗争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B.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控制范围不同
C.清末改革对各地的影响程度有别
D.新文化运动在各省发展存在差异
【答案】C
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近三年高考试题
(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C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答案】A
(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近三年考点规律
2019年 毛泽东思想(探索新民主主义理论)
2018年 筹建新中国(外交)
2017年 抗日战争(双交双减政策)
高考基本考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大革命)
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 )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2020年高考预测(该题与25题有时候互换)
抗日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你基本内容(新中国建立筹备是重点)
考察史学论证、史学观等核心素养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调)30.九一八事变后,沱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双语证据汇缩,后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李顿调查团,因这一证据汇编具有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成为国联仲截的依据。这一事件反映了
A.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B .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的调查结果决定了事变的性质
【答案】A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测试)30.1932年,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负责赣南地区的钨砂生产并将钨砂运到广东交易。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这一举措
A.调动了苏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B.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
C.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答案】C
(202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30.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路,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为此国民政府组织了会战,如下图所示。该会战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阻碍了沿海地区民族工业的内迁
C.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
D.迟滞了日军南下进攻武汉的速度
【答案】D
31题(新中国时期)
近三年高考试题
(2019年全国高考Ⅰ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答案】D
(2018年全国高考Ⅰ卷)3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答案】C
近三年考点规律
2019年 一五计划(苏联帮助)
2018年 一五计划(工业化中心)
2017年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高考基本考点
三年经济恢复和巩固政权(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和曲折(中共八大 三面红旗 三年困难 八字方针)
改革开放
新中国外交
2020年高考预测
重点考察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可能涉及经济计划体制,注意准确理解把握,客服思维定势)
继续借助经济、文化史来考察
考察史学论证、史学观等核心素养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调)31.民谣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经过淹,经过早,经过蚂蚱滚成蛋,经过土匪来捣乱,经过鬼子撂炸弹,经过食堂喝稀饭,经过“文革”大批判,如今才把盛世见,一天到晚吃白面!"这个民谣反映了
A.中国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B.上地私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国家的工作重心从城市到农村
D.农民对国家新政策的肯定态度
【答案】D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测试)31.1986年,浙江一家生产压力锅的乡镇企业与国企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联营,可以使用其技术并以“双喜牌”名义销售,市场古有率达到了48%,最后取代了沈阳压力锅厂。这种现象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这表明
A.乡镇企业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
B.国企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C.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计划经济
D.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答案】A
(202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31.1979年7月,中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一是给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给企业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附属物的体制。该方案实际上是
A.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B.放权让利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答案】B
28——31题有关数据统计一览表
中国近代史(28—30题)
? ?
必修一 甲午中日战争 2018-28
2016-29 5年2考
军阀混战 2015-29 5年1考
抗日战争 2015-30
2016-30
2017-30 5年3考
解放战争 2018-30 5年1考
必修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5-28
2016-28
2019-28 5年3考
洋务运动 2017-28 5年1考
必修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2017-29
2018-29
2019-29 5年3考
毛泽东思想 2019-30 5年1考
? 规律总结 从分析看,近代史的主干知识基本都有涉及,其中抗日战争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常考点。近代史这一块,必修一所占比例最大,必修二和必修三相同。
中国现代史(31题)
必修一 新中国的外交 2016-31 5年1考
? ?
必修二 “一五”计划 2015-31
2019-31 5年2考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018-31 5年1考
经济体制改革 2017-31 5年1考
规律总结 中国现代史的考查以经济史为侧重点,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等需要特别注意。重点考查必修一和必修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