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全国Ⅰ卷预测研究5
二 非选择题
42题
近三年高考试题
(2019年全国高考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略
(2018年全国高考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12分)
评分标准:
分值
评分要素?4分?3分?2分?1分
(1)提取的情节和反映的历史现象?————?情节提取于小说,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史现象属于该时代。?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二个。?只符合三项要求的一个。
(2)对历史现象的概述?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不够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
(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全面合理。?评价较全面合理。?评价不够全面合理。
(4)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一致。?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部分一致。
示例: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017年全国高考Ⅰ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略。
近三年考点规律
2019年 评析钱穆《国史大纲》中的观点(现代国民应当正确认识本民族历史)
2018年 概述和评价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现象(近代西欧崛起)
2017年 提炼“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中的信息,自拟题目论述(明清中国与欧洲对比)
42题解题基本套路
第一审题:确定时间、空间和核心事件
第二确定主题(观点鲜明,根据具体题型,灵活处理,要有材料中的观点,还要有自己对该材料观点的看法,更要有自己对该问题分析的结论观点)
首先看试题的要求
第二看材料出处
第三看材料背景
第四看材料内容(最主要依据)
第三利用常规模板,构建论述论证的基本框架
概述评价类 概述历史现象(从背景+过程两个角度,言简意赅)+评价(影响)
评价类 积极+局限
论证类 从背景 过程 结果 影响等角度展开
说明类 从背景 过程 结果 影响等角度展开
背景、影响类集中常规基本模板
历史 现实(背景)现实 后世(影响)
国际 国内
政治 经济 思想
理论 实践
第四结论即要照应开头,还要拓展提升
第四注意布局形成规范文本
第一常规形式 论题+论述+结论
第二标准论文 题目+三段论
论述论证过程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成若干段落,最忌讳一大段不分点
第一……第二……第三……(或①……②……③……)
首先……其次……再次……
从背景……从过程……从影响……
高考基本考点
近现代中西力历史对比,宏观视野开阔,纵向可以展开,横向对比中外
2020年高考预测
近代现代中外国家治理能力(监察 救灾防疫应急能力 舆论管控 民法典法律完善 )
中外近代化(古今中外土地变化 城市化中的大湾区模式 国家管理经济能力模式)
思想文化(国家情怀)
(202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一调)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电影《摩登时代》于1936年在美国上映,被认为是美国电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电影梗概如下: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理卓别林饰)是摩登时代大工厂中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他在单调而疯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业的查理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紧了监狱,出狱后,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勇敢面对人生。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准确、全面)(12分))
【答案】
示例:
情节一: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分)
概述和评价: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空前规模的经济大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历史进入大萧条时期。
这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民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助长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又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8分)
情节二:查理在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2分)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2分
)概述和评价: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先后经历了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式。同时,工业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社会矛盾尖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也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人类劳动强度过大和精神失常等问题。(8分)
情节三: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员工首领抓进了监狱。(2分)
历史现象: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2分)
概述和评价: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先后经历了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为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下生产锐减,大量工人失业,工人示威游行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危机。(8分)
(2020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测试)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纽约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约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市成了主导世界的城市,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根据李三虎《纽约与广州:一种城市变迁的历史透视》等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纽约的历史变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答案】
42.评分标准:
①提取的信息和反映的历史现象:提取的信息和历史现象有关联,历史现象属于这一时代;(3分)仅有提取的信息或指出历史现象;(1分)信息、历史现象与材料无关或错误。(0分)
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5分)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3分)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1分)
③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全面合理;(4分)评价比较全面合理;(2分)评价不合理。(0分)
示例:
信息: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
历史现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概述和评价: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发生。这场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英、美等国则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维护了现有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020年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下表是其中三个情节。
内容使概
情节一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自称“齐天大圣”,偷吃蟠桃。搅了王母了王母的蟠桃宴;玉帝派李天王帅天兵捉拿,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降旨请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情节二 唐僧孙悟空师徒继续向西天前进、来到了西凉女国,女王见唐僧
仪容俊美,情愿以身相许,让位于唐僧,这下可急坏了唐僧。幸亏
孙悟空机灵乖巧,用计稳住了女王,并乘机得到了通关文牒,师徒
四人终于逃离了西凉女国
情节三 六耳猕猴不甘心失败,三番五次假扮孙悟空,迷惑了唐僧。唐僧中
计,在大念了一通紧箍咒后,要将悟空赶走。孙悟空遭此冤枉后,
忠心不改。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求助于观音菩萨、玉
皇大帝,直到在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才原形毕露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梗概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进行简要说明。(12分)
【答案】
42示例
答出其中2条12分,其中每条内容的细节2分,历史现象(事件)2分,写出1点说明2分或者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细节(2分) 历史现象(事
件)(2分) 说明(写出1点即可)
(2分)
唐憎、孙悟
空师徒继续
向西天前进 唐憎到印度
求佛法 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中国
人养于学习的精神:促进
了中国佛教和文化的发展
西凉女国 少数民族地区
存在母系氏族
部落 中原汉文化的先进性,少
数民族地区的相对落后
孙悟空遭
此冤柱后,
忠心不改 偶学的教化
作用 儒学的发展和世俗化(理
学):教化作用的积极与
消极
直到在如
来面前、六
耳称股才
原形毕露 佛教的流行 唐代的开放:统治集团的
态度:社会发展对佛教的
需求
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大闹天宫 反封建专制斗争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
必做题分析42题有关数据统计一览表
主观论述题(非选择题第42道题)
年份 知识点 材料来源(类型) 设问类型
2015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齐世荣《世界史》 探讨公式,并加以论述
2016 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代议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
2017 14——17世纪的中外历史 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 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
2018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小说节选 提取情节,指出现象,并进行概述和评价
2019 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发表的中国历史观 钱穆《国史大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
规律总结 以中外历史纵横为主,兼及社会热点 从史学专著到文学作品节选再到史学专著,体现了史学的生活化与现实性,并做到文史结合,这是以后应注意的问题。 设问方式越来越开放,学生在试题的作答上自主性越来越强。但同时对学生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