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课是全册教材的最后一节课,其主体意思是希望学生反思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的强弱,教育学生需要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圈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者。
学生经过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已经深刻的意识到了人与生物圈“一荣俱荣”“和谐共处”的道理,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思考“我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生物圈”。尤其是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通过一些积极的思考,促使孩子们做环保的宣传者。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生物圈,也得益于生物圈的道理。但是由于人类在改造环境的时候,大大的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失衡。教材安排学生自己评价自我的环保意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关注环保,养成环保的习惯。保护生物圈,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好的环保习惯。教材中以每天都要产生的生活垃圾入手,通过探究生活垃圾有没有分类的必要性入手,使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一件生活小事,从事起来却困难重重,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垃圾其实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可以合理处理,必能变废为宝,同时又能解决环境问题,实为一举两得的益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2、说出生活垃圾的分类。
3、能够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方式。
能力目标:
1、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积极参与小组内的探究活动和讨论活动,体验人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关注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认同垃圾分类要从自身做起,增强自我的环保意识。
2、提高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能力。
3、认同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录制微课,制作多媒体课件,搜索相关新闻视频
学生准备:课前观看微课,预习新课内容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住在一个美丽的星球上,它的名字叫地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人们也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同时对所生活的环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观看视频。请学生总结,目前有哪些环境污染的问题?人类的活动超越了生物圈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
观看视频。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白色垃圾污染等学生回答问题。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环境污染有哪些?而且了解这些污染问题已经困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出课题,同时让学生明确生物圈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为引出环保话题做好铺垫。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119页-120页的内容,按照指导要求填写120页的自我环境意识评价表。然后根据119页指导要求计算自己的得分,判断自我的环保意识如何。(各人完成各人的,不对别人的分数做评价)注:请如实填写讨论:作为青少年,你们该如何关心和保护环境?
完成调查: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的评价学生讨论。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环保意识的高低。但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请学生各自完成评价,不参考别人的意见,数据更有真实性。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可以举例说出保护生物圈的方式。
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垃圾分类处理的问题。生活垃圾该如何分类?播放视频那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生活垃圾到底有没有分类处理的必要性呢?探究活动:生物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探究目的:说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探究指导:1、小组成员之间自定标准,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2、尝试提出“垃圾分类处理有没有必要”等问题。(建议考虑:哪些废弃物可以被自然降解?哪些废弃物不能被自然降解?)3、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4、小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生活垃圾能分为哪几类呢?展示生物兴趣小组之前做的实验的照片。然后说说他们的实验结果。展示垃圾分解时间表。
观看视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然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课堂上进行方案的交流。明确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了解垃圾的分类,是为了应用到生活中。通过小组活动,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方案,为了提高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数据和事实,让学生明确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图片展示:学校和小区中的分类垃圾箱反思:
在学校和家庭中,你做到垃圾分类处理了吗?讨论:
我们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哪些建议,或者采取哪些措施来促使合肥市的市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没有。学生讨论分析垃圾分类处理的执行力度太低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渗透环保意识。
新闻报道,视频展示,让学生明白合肥的生活垃圾分类已经走在前列,这其实就发生在身边的事情。你知道那一天是世界环境日吗?送给学生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给合肥晚报写一封信,呼吁合肥市民针对垃圾分类的问题,今后应该怎么做?争取在环境保护日那天能在报纸上发表。课后小结。
认识新的智能垃圾分类箱。6月5日。学生都知道这是刘备说给他儿子的一句话。
明确现在科技的进步,环保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师生共勉,为了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的城市主人翁精神,提高环保意识,做好环保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一、评价自我环保意识
二、生活垃圾分类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它垃圾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关注环保,养成环保的习惯。教学任务中,通过让学生自测自我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确自我的环保意识如何,同时更加增强环保意识。然后通过一个小小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其实他们可做的环保工作就在身边,比如生活垃圾的分类。既然人们都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明白生活垃圾其实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可是为什么施行起来难度大,执行不到位呢?还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的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如果可以加大奖惩措施,相信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机制指日可待,用新闻上报到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来引导孩子,其实做个环保达人很简单。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到环境保护的执行者跟要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
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图片的说服力还不够,虽然学生课前都看了微课,知道垃圾分类处理后能带来的好处,但是真正在上课时与课堂的知识联系起来时,表现不够明显。只记得微课中的一句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可见微课对课堂的内容的补充没有在课堂上直接用视频展现来的更为直观。
能力目标没有完全达成,学生的小组能力在我看来没有达到提高的目的。只是学生在一起讨论,他们讨论的同时,没有取长补短,完善自己小组的探究方案。还是一人为主,其他人没有真正的思考。这值得我们去考虑深究,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如何才能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