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gé mìng chè dǐ bō xuē jì tuō āi sī
( ) ( ) ( ) ( ) ( )
2.按要求填空。
“鼎”字共_________画,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第六笔笔画名称是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建立;④正当,正在;⑤大。给下列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人声鼎沸( ) 鼎力相助( ) 大名鼎鼎( )
鼎盛时期( ) 革故鼎新( ) 问鼎中原( )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①“完全”在这里指“除了_______,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在这里指“不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要_______”。
②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中李大钊面对敌人的情景为素材,用“完全”“彻底”说一句话。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①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②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讲( );第二句讲( );第三、四句讲( )。这几句话之间的意思是________ (层层递进前后照应)的。(前三空填序号)
A.“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B.“我们”要欢迎批评
C.“我们”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
③通过关联词,我们明白了: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课文综合回顾。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_______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_______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______________”,然后围绕这个宗旨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恩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引用_________的话分析了死的不同意义,一种是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①解释字义。固: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
②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______”的句子中的两个“死”字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死”字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另一个“死”字表达了对法西斯的______之情,可以换成“______ ”等。
(4)结合生活或阅读,你还知道谁的死重于泰山?谁的死轻于鸿毛?分别用一句话进行实例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练笔。
本文第二自然段用“总起句亮明观点”“引用名言托起观点”“正反两方面解释观点”“运用人物事例佐证观点”的方法论证了“死的意义有不同”。请你运用一两种方法,对出自《尚书·大禹谟》的“满招损,谦受益”进行论证。
7.读材料,完成练习。
“70后”的菲科问习近平主席:“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的国家的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结合材料说说,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无我”的状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人民服务
1.革命 彻底 剥削 寄托 哀思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时注意,“剥”的左下部分是“水”。
2.12 鼎(目) 0(7) 竖折折 D ding ① ⑤ ⑤ ④ ③ ②
解析 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对字义的理解。“鼎”字本身是一个部首,因此查字典时可以查它本身,同时,这个字通过“目”部也能查到,注意再查几画要对应正确。选择字义时,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出选哪一个最好;如果不能,可以采用替代法,尝试把该字的不同解释替代到成语中,意思相符的就是正确的。
3.(1)①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②示例:李大钊面对敌人的酷刑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彻底粉碎了敌人逼他投降的阴谋。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第①题,要理解词语在本句中的意思还要以文题“为人民服务”和全文三个版块的观点阐述为基础,体会“我们除了为人民服务没有别的目的,不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第②题,完成本题首先要回顾《十六年前的回忆》,知道李大钊面对敌人毫无惧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然后设置恰当的情境,用上“完全”“彻底”将人物精神体现出来。
(2)①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②B A C 层层递进 ③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一 为人民服务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及运用关联词的能力。第①题可以先回忆课文相关段落,也可以直接判断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填入恰当的关联词。第②题,前三空在答题前,应逐句品析,再到选项中选择相应的答案;最后一空,这几句话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意思在逐渐加深,因此是层层递进。第③题在答题时,要反复琢磨关联词,一系列的关联词使句子的语气不断加强,强调了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正确的批评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4.张思德 演讲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 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完成本题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写作背景: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其次要明确本文的论点,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再次要明确本文论述的几个层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5.(1)司马迁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感知的能力。作答时,仔细阅读选文即可直接找出答案。
(2)①本来。有的。用于比较。②人本来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可以结合字典来理解字的意思。知道了字的意思,结合自己之前学的知识,即可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3)崇敬 牺牲 献身 捐躯 痛恨 送命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中性词“死”字用作褒义时,可以说成是牺牲、献身、捐躯等,表达了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崇敬及爱戴;而解释为送命、下地狱等时,则表达了对法西斯等的愤恨和蔑视。完成后读读原句,把句子所含的意义通过朗读展现出来。
(4)示例:江姐为了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死比泰山还重。周佛海做了叛徒,出卖战友,在监狱中死去,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解析 本题考查创意运用的能力。完成本题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或查阅相关资料。“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两种人可以不出自同一故事,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具体到人名,二是要具体到事例。这样才能让自己或他人有明确的感受和判断。
6.示例:谦虚与自满,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成败。《尚书·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谦虚对人的发展是有益的,自满对人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了一首诗,经常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白居易就是谦逊的典范。
解析 本题考查表达能力。完成本题的第一步是读懂题意。第二步是读懂所给的观点。本题提供的观点是“满招损,谦受益”。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自满招致损害,谦虚让人受益。第三步是围绕观点思考事例,可以联系切身体验,也可以联系其他人的事例。最后一步就是按照题目要求的写作顺序进行创作。必要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深化观点的理解和事例的引用。写完后,对照《为人民服务》的第二自然段多读几遍,做到写法恰当,语句通顺。
7.示例:“无我”的状态就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可以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甚至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对时事的关注和对主题的感悟能力。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关注时事丰富自己的思想,课内外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能力。完成本题一是要读懂题目中的事例;二是要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学习,深入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无我”境界。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完成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