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并用“√”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阳的脚步轻轻悄(qiāo qiǎo)悄地nuó yí( ),我也茫茫然跟着太阳旋转(zhuǎn zhuàn),尽(jìn jǐn)管我尽(jìn jǐn)力去抓住它,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还是在我的tàn xī( )里闪过了。
2.关于“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藏”的第十笔的笔画名称是“竖”
B.“藏戏”和“藏匿”中“藏”的读音是相同的
C.“宝藏”和“保藏”两词中的“藏”都是“储藏”的意思
D.“包藏祸心、绵里藏针、笑里藏刀、深藏不露”这四个词语都是贬义词
3.给下列加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
(2)他的成绩一直在七十分左右徘徊,总也上不去。( )
(3)当我在歧路徘徊时,是他给我指明了方向。( )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对画“_____”的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们的时间太少太少了,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之情
B.过去的日子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C.时间多的是,就像汪洋大海一般
D.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消逝得无影无踪,想寻觅也无济于事
②在文中“涔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潸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①第一句话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过去的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三句话中的“痕迹”是指__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了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__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感到_____________。
5.课文综合回顾。
《匆匆》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和诗人_______创作的一篇_____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各出现了一次,这种表达方法叫_______。作者通过本文旨在告诫自己和世人,时间_______,要__________。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①“去的”指的是_______的时光;“来的”指的是______的时光。
②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_____的强烈感叹。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①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段中与这句话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是哪一个分句?请用“ ______”画出来。
②“茫茫然”写出了( )。
A.大干世界的广阔无边
B.阳光的耀眼充足
C.眼前光景的模糊不清
D.内心的迷茫
(3)选段中画横线的部分,作者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抓住了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写出了时间在生活的____________间匆匆流逝。
7.小练笔。
读了课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请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按照由慢到快的顺序写一写时间的流逝。
8.“珍惜时间”公益广告。
某学校要做一条关于“珍惜时间”的公益广告,请你认真读图,把握画面的主旨,帮他们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语,用凝练的语言提醒、劝诫同学们要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匆匆
1.qiāo 挪移 zhuǎn jǐn jìn 叹息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悄”是多音字,用于叠词的时候读“qiāo”。“尽”是多音字,当表示“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等时,读“jǐn”;当表示“全,达到极端”等时,读“jìn”。“转”是多音字,“旋转”有“改变方向”之义,读“zhuǎn”。书写“移”要注意右边的两个“夕”的均匀分布。
2.A
解析 本题是字词的综合练习。A项中,要准确书写“藏”的笔顺,该字的第十笔是“竖”。B项中,“藏戏”中的“藏”读“zàng”,“藏匿”中的“藏”读“cáng”,因此错误。C项中,“宝藏”的“藏”读“zàng”,指存储大量东西的地方;“保藏”的“藏”读“cáng”,指收存、储藏,因此错误。D项中,“包藏祸心、绵里藏针、笑里藏刀”属于贬义词,“深藏不露”是褒义词,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性格内敛,不爱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的才能,因此错误。本题选A。
3.(1)① (2)③ (3)②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题目中给出了词语的意思,我们结合词语的意思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解释即可。
4.(1)①C ②汗流不止的样子 泪流不止的样子 为时光匆匆逝去,自己却无所作为而感到忧郁、彷徨、伤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能力。第①题,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通过对比,说明了自己的日子过得如此快,C项说“时间多的是”,很明显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不相符,因此错误。第②题,理解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含意,要联系上下文,并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
(2)①轻烟 薄雾 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得无影无踪
解析 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判断和赏析。前两空从句子中很容易就能找出“轻烟”和“薄雾”。这样写,把无形的时间化为了有形的“轻烟”和“薄雾”,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之快。
②做有意义的事 任何细小 深深的自责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理解“痕迹”,要结合句子和上下文。结合句子和上下文可知,作者是在慨叹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在慨叹自己为什么白白走这一遭,因此“痕迹”在这里指的是“做有意义的事”。“游丝样”说明痕迹细小,作者在句中反问自己“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体现了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深深自责。
5.朱自清 散文 首尾呼应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本文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的开头抛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思考,而后以八千多日子的匆匆而过、每一日的匆匆而过和生命没有痕迹的匆匆而过深化了自己的思索,最后在思索中作者再次叩问“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得出“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的结论,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
6.(1)①过去 未来 ②时间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第①题,从字面意思即可得出答案。第②题,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的来去无法掌控,体现出自己深深的无奈之情。
(2)① 拟人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从句子中的“有脚”“挪移”等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知道了修辞手法,在选文中找出一个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分句,画出来即可。
②D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茫茫然”的意思是“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的样子”,这里体现了作者在看到太阳挪移时,内心充满了迷茫之感。
(3)排比 洗手 吃饭 默默 不经意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这部分是由三个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分句组成的,因此是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个排比句,我们能清楚地找到作者使用的三个意象,并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不经意间时间流逝的慨叹。
7.示例:愁苦的时候,日子从愁绪中过去;争吵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眨眼的时候,日子从眼皮上闪过去。我想留住时间的脚步,当我起身追赶落日的余晖时,他便不着痕迹地从我头顶掠过,从我的影子里逃过了。等夜幕降临,我告别一个白天,他又躲藏在夜色中匆忙行转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仿写的前提是读懂被仿文段的写法特点。第三自然段写的是时间在生活的细节中不经意地流走。其中洗手、吃饭、默默的生活情境更加细腻地体现了时间的不经意流走。之后以“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为承转,运用跨、飞、溜、闪等动词,写出了时间就这样无法挽留地飞快而逝。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按由慢到快的顺序写出时间在生活的细节中匆匆而过。仿写的时候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仿照“于是——洗手的时候……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的排比句,通过三个方面写生活中的时间流逝,如“流泪时”“看电视时”“散步时”等;第二步仿照后半段,运用动词或拟人化的手法,如用掠、逃、藏、溜等动词,体现时间在生活中的流逝之快。完成后,多读几遍,确保语句通顺流畅,标点使用正确。
8.示例:只有跟得上时间脚步的人,才能行走在时间的轮盘上。
解析 本题考查写广告语的能力。完成这道题首先要读图,解图;其次要理解题目要求。这幅图的画面分为两部分,一是时钟画面的连续呈现,二是在时钟之上的行进奔跑。题目要求有两部分,一是表达珍惜时间的主题;二是要用公益广告的方式,要求语言凝练,积极向
上。综合以上考虑,作答时,要做到主题突出、积极向上、语言凝练,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