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言文二则 一课一练(word版,共8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文言文二则 一课一练(word版,共8页,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23 18:5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文言文二则
1.区分易混字。
“辩”与“辨”的读音相同,都读__________;两个字的部首也相同,都是______。但这两个字的字义不同,其中“_______ ”是对不同事物的区别,可组词为____;“____”是用言语提出不同观点,可组词为______。与它们的字音和部首都相同的字还有______。
2.写出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并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使弈秋诲二人弈 字音:______ 字义: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字音:______ 字义: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 字音:______ 字义:______
3.给“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一人虽听之。 ( )
(3)思援弓缴而射之。 ( )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A.代词,指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代词,代指鸿鹄。
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孰/为汝/多知乎?
D.思/援/弓缴/而射之。
5.先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____________,此不为 ____________?”
一儿曰:“日初出___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
(1)解释下列字词。
及:____________ 探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替第一个小孩儿说明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个小孩儿各持己见,是因为第一个小孩儿是从( )的角度判断的,第二个小孩儿是从( )的角度判断的。
A.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4)科学证明,两个小孩儿的观点都是错的,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与太阳看起来的大小
和日出、中午时感受到的温度无关。“孔子不能决也”正应了《论语》中的名句( )。
A.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______ 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____________?曰:非然也。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文中加粗的字词。
通国:____________ 使:____________ 援:____________ 然:__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
①其中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二个人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4)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怎样?用“ ______”在原文中画出来。
(5)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一句话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小练笔。
《学弈》一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分别刻画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从而揭示了一个道理。认真阅读下面的素材提示,然后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二人的不同表现和
不同结果,并在结尾处明确地揭示一个道理。
篮球训练场 挥汗如雨的小明 偷懒休息的小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辩论的艺术。
下面是“机遇与奋斗哪个更重要”的辩论中“正方”“机遇更重要”的观点,请你以“反方”
的角色,紧接对方的阐述进行辩论,阐明“奋斗更重要”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正方:我认为机遇更重要,恰到时机的一个机遇,能够为一个人提供成功的条件,给一个人
搭建成功的阶梯。比如,诸葛亮“巧借东风”,如果不是因为恰好的一场东风,诸葛亮
怎么能够完成“火烧曹军”的计划,怎么会有“火烧赤壁”的成功?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言文二则
1.答案 biàn辛 辨 示例:辨别 辩 示例:辩论 辫
解析 本题考查区分形近字。“辩”和“辨”的读音相同,部首相同,两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结合两个字的中间部分可知,“辩”重在用言语,“辨”重在辨别、区分,根据区分即可组词。写同音同部首的字时,根据自己的积累进行回想,必要时可查字典完成。
2.答案 (1)huì 教导。(2)jué 判断。(3)wèi 同“谓”,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义。“诲”的意思是教导、教诲,“诲”只有一种读音“huì"。联系上下文可知,“决”的意思是“判断”,“决”的读音是“jué”。“为”有两种读音,在“孰为汝多知乎”中,“为”同“谓”,是“说”的意思,读“wèi”。
3.答案(1)C(2)D(3)B(4)A
解析 本题考查一字多义。“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字,完成本题首先要弄懂整句话的意思,之后再按照选项的释义代入句子,对号入座。
4.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文言文的朗读停顿要联系句子的意思来判断。D项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援弓缴”是一个整体关联的动作,不应该分解开。
5.答案 如盘盂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沧沧凉凉 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的能力。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注意默写完检查一下,不要写错别字。
(1)答案 到,到了。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
解析 本题考查字词义。作答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来完成。
(2)答案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盂,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把每个词的意思弄明白,然后把词义串联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了。
(3)答案B A
解析 本题考查通过对比阅读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完成本题,要联系上文读懂两个小孩儿的观点,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两个小孩儿的理由,从而发现他们分别是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阐述理由的。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和主题的感悟。完成本题要联系故事结局和孔子的生平。故事的结局是“孔子不能判断两个小孩儿说的对错”,联系孔子的博学多才和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A项表示名实相符,B项表示谦虚好学,C项表示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D项表示良好的学习方法。综上分析,C项是符合的。
6.(1)答案 善弈者 专心致志 其智弗若与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能力。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2)答案 全国。让。引,拉。这样。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必要时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来完成。
(3)答案 ①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②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鸿鹄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③示例:心不在焉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完成第①②题,首先要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然后翻译成现代文即可。第③题,本文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第一句话中的“专心致志”反映了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那么与之对比的第二个
人的表现,就是与“专心致志”相反的词语了,可以是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心猿意马等。
(4)答案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我们要将这则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来理解,把它看作是一篇现代的小故事,这样本篇文章就分为了四个版块:一是故事的起因“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棋”;二是故事的经过“两个人不同的学习状态”;三是故事的结果“两个人不同的学习结果”;四是主题的升华,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这样,就能够从文中找出原句了。
(5)答案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
解析 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作者通过两个人跟着弈秋学下棋,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7.答案 示例:烈日下的篮球训练场,阳光正无情地照在小明的身上,汗水从他黝黑的脸颊上流下,背心已经被汗水浸透,而他却挥汗如雨地练习着投篮。此时的小刚已经受不住这酷热,偷懒躲到了树荫下。在校队选拔赛中,小明入选校篮球队,小刚却被淘汰出局。是因为他们俩的身体素质有差别吗?不是的,有差别的只是一个人的努力程度。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完成本题首先要读懂题意,题意的关键词是“对比”“道理”“素材提示”;其次要读懂素材,素材提供了地点、人物、事件主要的情节,根据素材推想结果,确定所要揭示的道理;最后就是进行表达了,注意要将事件主要的情节展开,使最后的道理揭示能够水到渠成。
8.答案 示例:这个例子举得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别忘了在“只欠东风”之前,还要有“万事俱备”。如果诸葛亮不是靠个人的奋斗,提前预测气象,他怎么能知道东风会在什么时候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个“准备”就是我们平时努力奋斗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解析 本题考查思辨和语言表达。完成本题首先要明确:辩论双方虽有正方和反方之分,但是只是观点的不同,不存在观点的对错,辩论的关键在于双方是不是能够有理有据、有礼貌、有说服力地反驳对方的观点。本题中正方的观点是“机遇更重要”,他选取的事例是“诸葛亮巧借东风”,那么反方在阐述“奋斗更重要”的观点时,要在对方的事例基础上进行反驳,而不是只顾说自己的观点和事例,这样才能起到“辩论”的作用。写完后,要将正方和反方的观点读一读,对比一下,看是否合理、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