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文档属性

名称 《牧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0-12-04 15: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课山童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歌曲《牧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2、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学生是否掌握彻底。
创编《山林的歌谣》的过程中运用到节奏是否准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要有表情地唱。第三段歌词出现了“依呦”,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
五:音乐创编《山林的歌谣》
1、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小草:习唆习唆;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泉水:叮叮咚咚。
  2、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3、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4、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3)小组展示。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都能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音乐活动的喜爱之情。学生富有想象力,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在所有的学习和活动中都能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并且与自己的伙伴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的成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