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麻雀篇
習性
杂食,平時以谷物為主,繁殖時捕捉昆虫。
性群居,喜喧鬧;不甚怕人,與人類居家甚為親密。
头
身体
羽毛
尾巴
爪子
仔细观察, 从形体上主要分哪些部分
胸腹灰白
两侧有黑斑
头大,体小
颌下有缕黑色坠羽
头,背,尾呈褐色
麻雀的主要特点
俯
仰
伸
缩
飞
栖
正
侧
背
向
鸣
寒雀图——崔白
动
静
黄胄
麻 雀
画鸟时先画出鸟的主要形体(蛋形),再根据头尾的动态添加头部的小蛋形(根据头的伸、缩、扭转),最后添加翅膀、尾与足部。
结 构
1
2
3
4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麻雀俱画成。
怎样用首小诗歌来把麻雀的方法掌握住?
画麻雀的步骤:
飞翔中的麻雀
作业:
尝试画出麻雀的不同动态,
麻雀至少两只以上。并帮麻雀找到“家园”,
配上景(可配以花、草、树、石……)
麻 雀
拓有
桦力
宋准
是
密
淫乃实本
8园
山麻雀
ee
以
E任1
大山雀量法
小h写意看法界倒
图30小写意麻雀步骤图金鸿均
y
融直击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用时:三课时
【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本单元第一课通过对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的审美以及荷花的象征意义,初步尝试、体验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运用中国画技法画出各种笔墨效果。
第二课通过对郑板桥的作品及竹子诗词的学习,了解诗书画相映成趣的中国画传统及竹子的象征意义。选取了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关山月的梅花作品,其作品具有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同时教材还选取了不同风格的梅花作品,通过对梅花绘画、梅花诗词的学习,了解花鸟画中梅花绘画的特点与风格。
在第三课鸟的画法中,通过对李苦禅等画家的花鸟画作品欣赏以及对中国画的笔墨方法的学习,了解鹰的象征意义和体验画鸟的情趣,了解人们对花鸟画的绘画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绘画的要求是“活泼可爱”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欣赏历代花鸟画作品及相关诗词,了解中国画的审美、艺术特色,了解荷花、竹子、梅花等的画法及其文化内涵;体验笔墨情趣,学习竹子、梅花和鸟的画法。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体验笔墨情趣。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学习,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学习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竹子的画法、梅花的画法及花鸟的表现技法,并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竹子、梅花及鸟类。
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良好的文化情境中学习中国画,培养审美能力和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学生分析】: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三班学生,经过观察,本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爱动脑,爱动手,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是课堂纪律相对松散,尤其是对年轻的老师。
【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地学习,知识技能成为隐线,注重兴趣的培养。结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学法分析】: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赞科夫
采取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准备】:学生:书本,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报纸,中国画颜料等。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用具,范画,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范画,黑板
【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引发思考—归纳总结
学生:感知作品—分析作品—体会意蕴—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同学们,这个暑假我国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对,奥运。奥运会开幕式看了吗 那大家还记得哪些场景 (焰火、击缶而歌、活字印刷术表演、孔子三千弟子吟诵、太极、京剧昆曲、丝绸之旅、簪花仕女、飞天、水墨写意画。)刚才同学们说到水墨写意画(没说到:那同学们对开幕式中水墨写意画的表演还有没有印象)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水墨表演的画卷中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那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山、水、云朵、太阳,以山、水、树为主的从题材来分是中国画中的山水画,祖国的大好河山是文人墨客喜欢描绘的对象,人物和鸟语花香也同样是他们的最爱。那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刚才说以山水为主的叫山水画,这个以人物为主的就叫什么呢?对人物画,我们刚才讲了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国画从题材分还有一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课鸟语花香也就是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1、说到鸟语花香你们喜欢什么花和鸟。叫同学说——牡丹花、菊花、荷花、牵牛花…… ——燕子、仙鹤、喜鹊…… (没讲到: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同学们喜欢的,老师也说一种老师喜欢的花?)
2、荷花品质
大家喜欢荷花吗?不止老师喜欢荷花,历代有很多画家都以荷花为对象创作了许多画,下面我们来看一幅《出水芙蓉图》,奇怪了为什么这么多的画家喜欢画荷花呢,宋代周敦颐的一首《爱莲说》道明了一切,我们来看一下:《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zhuo)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e)玩焉。
同学们荷花生长在哪的?(生:淤泥里)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的手如果伸进泥里,再伸出来会怎么样(生:很脏……),可是荷花呢,(生:洁白……)对,生在淤泥而生得洁白,文人呢也赋予他一些人为的特质如: 出污泥而不染。
3、工笔写意,花鸟的概念
再来看两幅荷花图:比较一下:同样是画荷花,这两幅画有什么区别呢?
工笔花鸟:细腻、工整
花鸟画
写意花鸟:概括、豪放
工笔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辨认,其中有齐白石的白菜等(生:怎么会有白菜呢)得出什么是花鸟画顾名思义,就是在中国画中以花和鸟为表现对象的绘画形式。鱼、虫、禽鸟、兽类、瓜果、蔬菜等都可以成为花鸟画表现的题材。
中国画讲究笔墨二字,也就是用毛笔的不同部位和各种不同动作,再加上用不同的墨或色,就能表现出各种花鸟的形、质、量以及笔墨变化的情趣来。
4、笔法
刚才我们对花鸟画有所了解,花鸟画特别讲究用笔方法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笔墨游戏。拿出一支干净的毛笔,蘸一下墨,笔管垂直,造成的点线圆满浑厚---中锋,笔管倾斜造成的点线削利险峭--侧锋,大家试试。同时再做一个游戏,我们用笔蘸一下刚到的墨,画一下,再加水再画在另一块,把笔弄干一点画,加水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体会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
5、运墨
泼墨:将大量水墨直接或用笔泼在纸上
破墨: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大家拿起笔试试
积墨:以浓淡适宜的水墨在画纸上层层积染。
三、作业:
作业:用线条和墨色画一幅画,如:书上的 石榴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四、 构图:
1、比较下!取景,构图上有什么差别 《出水芙蓉图》和远景荷花图
2、崔白《寒雀图》潘天寿《雁荡山花》的构图解析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花鸟画知识,尝试了用笔用墨。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能够喜欢上中国画,喜欢上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
反思:第一次上课,有点紧张,所以学生吵闹时,心里很乱,有点急躁,喊了很多句“安静”不好。
就我这节课的效果来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对学生的控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画画,然后再听讲)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明白了在学生们讨论前必须讲好要求要注意纪律,在练习时也要有要求(时间、任务)。
有些画找的不是很典型,要多积累这方面的素材。
发现不能把自己以为效果很好的点发挥出来,不能自以为是,要多推敲。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今天在讲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空心树,实心芽,千年不结子,万年不开花。―― 打一植物,谜底:竹子,正好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画竹子。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注重描绘了竹子的哪部分?竹竿竹节:竹竿中空、有谦虚、虚心的比喻,有节代表气节,节节高升,有虚心有节、碧玉琅的美喻,视频的最后说明这是哪个机构的广告啊?(银行)所以啊这个广告就很好的用竹子的 一些品质表现了自己,表明自己谦虚,会节节高升的,我们上节课也说过虽然这些品质是文人赋予的,但他本身也具备一些条件,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看竹子有哪些自身的特点我们来看一下
生长特点
颜 色
形态特征
刚才我们概括的 其实有一位诗人用一首是诗很好的表明了这一切我们来看一下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贞不屈、专心致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写出这首诗歌的诗人画出的画
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郑板桥是何许人,历代不止郑板桥喜欢竹子还有很多人也喜欢,(看一下介绍一下)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手痒了吧,不过我们还有一样没具备,就是了解竹子的结构
1、竹竿
竹竿是一节一节的,认真观察图中同一竹竿的竹节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生:越往上越长) 因此,绘画时应一节一节的从下往上画,并且越往上的竹节越长,如果画成上短下长就不符合竹子的生长规律了。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这样画起来就容易了。画多根竹竿时避免平行。
2、竹节
我们上面说绘画时节与节之间留出小的空隙,竹节画完以后用浓墨勾画竹节之间的连接处,我们可以把连接处的形状看成一对单引号,竹节有乙和八字形
3、竹枝
竹枝生于节与节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竹节的竹枝左右交错生长,发枝处可生一枝也可生多枝,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不要画的太乱,要交代清楚生长规律。
4、竹叶
竹叶是竹子的画龙点睛之笔,竹竿能表现竹的质感,而竹叶则体现竹的质感。我们可以把竹叶看成一组一组的。这四组竹叶可以用“一、八、个、介”四字来概括,也就是把这四个字的每一笔都当成一片竹叶,并给予它一定的动态,将书写与绘画融为一体来表现竹叶的结构及动态。
表现茂密的竹叶时,开始要一组一组的话尽可能多画几组叶子片数多的而后在一片一片的加。用墨时要注意浓——淡、密——稀的变化,这样能体现竹叶的层次感。
4、绘画步骤的演示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想马上就动笔,要想画好除了了解竹竿、竹枝、竹叶的特征外,还需要我们对绘画过程的仔细观察。不管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准确的表现某个事物。
三、学生练习
通过以上的学习结合课本、大屏幕或生活中所见到的竹子描绘出你心中的竹子。练习中我们再播放一次绘画过程,同学们可以边看边画。
反思:在设计教案时认为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行动中并没有那么容易落实。一节课中能讲好一个重点是非常不错了。所以这方面在教案上还需改进。
在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我要改进的地方之一。就我这节课的效果来看,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远远不足的,对学生的控制不能做到收放自如。
最后在评价学生的练习时,做的非常生硬,不懂得要多方面的去评价。示范画时由于先前自己的疏忽,把优盘忘了,一时之间没有及时拉回来,所以当时示范比较乱,然后发现示范满重要的,在板书方面也要值得去改进的。
经过这节的学习,我也学到了很多,在美术课堂中,还是不能忽视教师的演示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绘画技巧和绘画方法,但是不能把学生教“死”了,没有创造性。
教学课时:第三课时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走进科学”这个节目大家都知道吗?下面老师插一段“走进科学”的小片段。同学们看看这个片段中出现了哪种小动物,它最后发生了什么事?(麻雀,最后在四川盆地小时了)麻雀是非常顽强的,去联系实际想一想,为什么会消失呢我?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了更好的保护它和表现我们的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麻雀。
二、讲授新课
1、习性
我们要我们的世界变成这样嘛?我们要保护爱护麻雀,首先我们要先让它生存下去,我们要生寸下去首先要填包肚子对吧?麻雀也是啊,那麻雀它吃什么呢?杂食,平时以谷物为主,繁殖时捕捉昆虫。还有它是怎么生活的呢?刚才短片里讲,嗡的一声来了,嗡的一声飞走了对不对,所以呢麻雀是怡群居嬉闹,不甚怕人,与人类居家甚为亲密,所以我们才能常常看到麻雀
2、仔细观察, 从形体上主要分哪些部分
那我们常看到的麻雀从形体上主要哪些部分,(头、身体、尾巴……)大家记不太清楚了对吧!那下面我们拉力看几幅图片,归纳一下:头,身体,羽毛,尾巴,爪子。
3、麻雀的主要特点
现在,请大家对着幻灯片上的那却的图片仔细观察。从形象和颜色上,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两侧有黑斑;胸腹灰白;颌下有缕黑色坠羽
4、作品介绍
崔白《寒雀图》描绘隆冬的黄昏,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作者崔白在构图上把雀群分为三部分:右侧二雀,乍来迟到,处于动态;而中间四雀,作为本幅重心,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由动至静,使之浑然一体。鸟雀的灵动在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宿鸣中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树干在形骨轻秀的麻雀衬托下,显得格外苍寒野逸。此图树干的用笔落墨都很重,且烘、染、勾、皴,浑然不分,造型纯以墨法,笔踪难寻。虽施以画上的赭石都似褪落,但丝毫未损害它的神采,野逸之趣盈溢于绢素之外,有徐熙的用笔特点。
崔白《寒雀图》和黄胄写意麻雀图的对比,欣赏两幅趣味麻雀图
5、鸟结构
画鸟时先画出鸟的主要形体(蛋形),再根据头尾的动态添加头部的小蛋(根据头的伸、缩、扭转),最后添加翅膀、尾与足部。------用蛋形图和小麻雀从蛋形开始步骤图解释
6、麻雀的小方法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麻雀俱画成。
7、画麻雀的步骤:先说再演示
8、作业: 尝试画出麻雀的不同动态,麻雀至少两只以上。并帮麻雀找到“家园”,配上景(可配以花、草、树、石……)
反思:最满意对花鸟画的学习延伸到了环保问题,教育学生要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件中作品的欣赏不是很丰富,没有很好的给讨论和发言的机会,师生对话不够。
评价不是很正确,要记住一条:评价学生的作品要以鼓励为主,要多肯定学生亮点。这样才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是让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绘画技法后,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从中体会一下画的情趣和意味。